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维特效应及其感悟

黎丽华 复旦MBA读书会
2024-09-22

书名:  影响力

作者:  [美] 罗伯特·B·西奥迪尼 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豆瓣评分: 8.6


编者按:

《影响力》是一本经典的商业和心理学著作。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本书不仅对于商业人士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众多现象,都能做出科学严谨的解释。


书评作者风采 


黎丽华,复旦MBA17级3班,10年以上HR工作,现就职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喜欢旅行,美食。


威特效应及其感悟 


菲利普斯对当代的维特效应做了跟踪研究。

【威特效应: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他的研究证明,只要报纸头版一登出自杀新闻,在新闻曝光率高的地区,自杀率就会激增。菲利普斯认为,一些内心饱受折磨的人读了别人的报道,就会效仿这种做法,了断自己。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人陷入困境的人任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模仿是其中的关键。


菲利普斯的想法还引出了另外一些有趣的预测。要是自杀新闻后增多的事故真的意味着有人在蓄意模仿,那么,这些跟风模仿者最可能效法的是跟自己类似的人。


当我看到上述文字,倒吸了一口气。想起刚从业HR工作不久,深圳富士康“8连跳”的事件。当时有大批的专家、学者研究富士康,网上也有非常多的言论和热议。最居心叵测的是说,这些跳楼的孩子选择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是知道富士康将会给家属补偿一大笔钱,他们这样做可以帮补家计等。我当时就感觉这些言论是违背道德底线和不耻的,这些孩子们本身无知而懵懂,不会想那么长远和处心积虑,帮补家计也绝非要用这种方式。


相反,用书中的理论,我认为是解释得通的。


首先,这些跳楼的大都是青少年,认识有缺陷,思想充满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身边有工友跳楼了,这是和他们非常相似的人。他们会根据和自己相似的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昨天还和自己一起下班的人选择了这样的行为,可想对当事人的思想冲击有多大。这就为‘跳楼’这件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因为其他人也么做了。


其次,在社会证据层面,不止一个工友喔,是三个,四个以及更多。“知道别人自杀之后,一大批人觉得,对自己来说,自杀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工作单调乏味、领导冷漠无情、遥不可及的未来….于是,余下的人采取了更加直接的行动,不加掩饰地自杀了。


对工作而言,本书带给我的积极意义在于“如何运用社会认同,营造大家喜爱的工作氛围”,比如树立优秀典型,对有积极贡献的员工不遗余力地加以认同、褒扬。当某些部门出现离职现象时,多组织活动等尽可能多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不要让离职风潮在组织中传播,避免更多的人跟风离职。


当然,书中的丰富和精彩观点也绝不止于此。上述文字仅是抛砖引玉,期望跟大家共同交流如何将影响力高效运用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黎丽华

PS.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以及《先发影响力》均有纸质版/电子版供借阅


每周书单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0期):大咖人生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1期):1984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2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3期):海底捞你学不会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4期):跌荡一百年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5期):1Q84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6期):暑期特刊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7期):十一种孤独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8期):遇见未知的自己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19期):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20期):钟表馆事件

读书会推荐书单(第21期):《论语别裁》

读书活动

☞春暖花开日,正好读书时(读书会第2期活动速递)

关于高效阅读,“学霸”们的回答 | 世界读书日

读书派第3期活动速递 | 影单推荐

读书派第4期活动|探访杭州晓书馆


微课堂

MBA微课堂第1期:商业模式新生代

MBA微课堂第2期:IC产业和那一碗牛肉面

MBA微课堂第3期:从A股市场看ROE和资本成本

MBA微课堂第4期:债券市场的那些事儿

MBA微课堂第5期:漫谈5G


原创书评

HOW TO WIN FRIEND AND INFLUENCE PEOPLE

☞书评:从优秀到卓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复旦MBA读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