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1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香港又一11月大婴儿染疫离世,没有中医药参与抗疫的悲剧

壬岷 人民健康论坛 2022-04-18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为防失联,请大家关注小号健康哨所。




据22日报道,香港21日通报新增的13名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包括一名年龄仅11个月大的女婴,这是疫*情暴发2年来年龄最小的死亡病例,也是香港这轮疫*情以来,第3名确诊死亡的儿童。


这太让人心痛了!


 

媒体今天报道了这名11个月女婴染疫死亡时间表及家人情况。报道显示,这名宝宝以往健康情况良好,2月19日凌晨4点发烧及抽搐,当天上午送到将军澳医院急诊室,入院后的核酸检测呈阳性,CT值17(病毒含量高),需要插喉。随后宝宝由救护车转往伊利沙伯医院儿科深切治疗部,处方瑞德西韦抗病毒药物,情况持续恶化,心肺功能一度停顿。


2月20日晚上6点59分,宝宝不治离世。


从媒体报道的这个简单的治疗过程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所用药物仍然是瑞德西韦,仍然只有支持疗法,而没有我国内地抗疫2年来行之有效的中医药的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


截至2月21日,香港这轮疫*情已经有106例死亡病例了,这实在是让人心痛,而且这里面还有此前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基础疾病的幼儿,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内地武汉疫*情后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对比。


微博博主摘日者身在香港葵涌,他指出:港府现在治疗新冠,用的是鸡尾酒激素疗法辅以瑞德西韦,无论轻症还是重症都会吃。无论男女老少,基本都是这套方法的加减。难听点地说,用这套治疗方法就好像没通网。且对于确诊者的生活质量极不负责……


香港治疗新冠的方法和内地有中医药全程介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相比还真的是“捉襟见肘”,似乎2年来也没有太大的进步。瑞德西韦的效果并不怎么样,2020年的时候就有不少的研究结果出来,感兴趣的都可以翻出来看看。但是他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新冠“特效药”也还一直在研发当中,虽然去年报道了好些“特效药”,但在真实世界的新冠救治环节,这些“特效药”有没有用上,用上后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并没有怎么见到报道。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由香港一3岁女童感染新冠离世引发的思考》中写过,香港这轮疫*情出现超百例死亡病例,很重要的两个原因是“很多病例得不到及时的早治疗”以及“没有全程深度介入的中医药治疗”。现在,香港的确诊病例仍在激增,死亡病例也仍在增多,仅从对确诊病例的救治环节来看,难以做到早治疗以及没有中医药参与,是死亡病例仍在增多的关键原因。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不承认或是不知道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虽然有海外诸多国家的情况做对比,但毕竟那些国家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感受没那么直观强烈。但香港这轮疫*情却是一次非常现实的经验教训。香港的制度和医疗更接近西方,但在疫*情暴发后却抗疫乏力,情况糟糕,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地方。


此外,中医药抗疫要想取得较大的效果必须是有中医思维的中医人参与抗疫,而不仅仅是中药参与。笔者在关注香港疫*情时看到,有人表示香港市面的连花清瘟胶囊一盒难求,但也有中医老师分析,香港的疫*情是寒湿疫,其预防方案要以祛寒除湿补气为方向。如果是寒湿疫,连花清瘟胶囊就不一定对症了,要想效果好,还得辨证用药。


所以当有人看到出现幼儿死亡病例,痛心地指出香港未能第一时间用中医药抗疫时,也会有人表示疑惑:感觉香港的成品中药做得很好,怎么就没用中医治病呢?——这便是“废医存药”的问题,必须指出,“废医存药”是要不得的!香港一定要吸取教训!



还有医疗体制的问题,香港的医疗私有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平均一个区只有一间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不接收感染新冠肺炎病人,大多数百姓也消费不起私立医院,所以收治病人的效率很低,这便很容易出现确诊病例得不到及时的早治疗这种情况。


有人说,香港这轮疫*情的表现有些接近西方国家的“躺平”状态,这个代价是不小的,未来抗疫之路怎么走,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









扩展阅读:

由香港一3岁女童感染新冠离世引发的思考

看到这个病例,又想起北京市教委对“变相强制接种”的回应…

医务人员举杯祝“事业蒸蒸日上”,再次刺痛了老百姓的心!

专家承认疫苗防感染效果非常有限,别再“强制”接种了!

感染奥密克戎都靠自愈了?海外国家“终结危机”的方法是躺平

迎战奥密克戎,张伯礼院士说中医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清泉:中医大夫还有声音吗?

“喝中药汤是虐待儿童”?新冠肆虐下黑中医的新高度

某大V借新冠黑中医反被打脸,啪啪啪!力证!德叔用中医药让西安一重症患者免插管!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人民健康论坛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END



作者:康和

首发:人民健康论坛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小编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留言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