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生和猫家长互怼的日常:我家猫长了个包?疱?痘?疹?

幺九 猫研所 2019-10-10

  本文章由【无法拯救发际线的幺九】倾情贡献


今天的学霸小知识

从一位家长和一位医生的“互怼”说起吧!



作为一个好的铲屎官,至今有个疑惑,医生我到底该不该怼?!(真心觉得有些时候医生有点卵用)


之前,我家公主背上长了几个小疙瘩,有点红,周围有一些红点点。


很小,真的很小,所以我觉得没准它都要好了。


我就是以防万一问下医生,它这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蚊子咬的也说不定呢)

结果医生东拉西扯问了半天说:


没~法~确~定~

让我再~观~察~

不行就去医院做~检~查~ 


好了,好了我知道这是医生不出错三件套!!!





作为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兽医,我必须要在此表示,没有见过奇葩的猫只有奇葩的主子!


一只两岁半的长毛母猫主子,疫苗完全未绝育。


暂时“仅在背部发现几个小的凸起,局部有轻微脱毛,凸起周围有零星红斑”,初次发病时间不确定、有无感染性不确定、病灶是否扩大不确定、“没觉得最近是否有刺激和异常”,出生之后未做过检查。


没有照片,靠以上描述,希望找到事情的真相。


我,呵呵。



     “小包”又是哪个小妖精?     

  叫人家的名字! 


家长口中的“小包”是很多牛鬼蛇神的统称,无奈医生也只能以“小突起”来统称它们。


可是人家个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主,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你快来get一下:

点击查看大图


这张表格当然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再遇到“小包”君,跟上图比对一下,就能粗略排查出几个可疑目标啦~



当然,如果真的是上面这张表格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些“小包”就不会被归入“难诊断疾病”目录下了。


有时哪怕是做过详细检查、开过内服外用的药后(或者检查没发现什么大问题,也没开药),医生还是会讲“回家再多观察观察”。




     医生说“再观察观察”    

  到底是要观察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整理了家长们在去医院咨询和诊断之前,以及从医院回家之后,主要需要观察的几点。


有了这个,下次医生再提小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就能对答如流了(鸡汁boy)。当然,最关键的是,知道这些还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你家主子的病情。


▼▼▼


当然,我们只是列出了家长能做的辅助工作,以及预后协助工作,正儿八经的诊断,还是得靠医生和正规的仪器设备。


就等于说自己生病去看医生,医生了解完一堆基本情况后,还是得该抽血的抽血,该验尿的验尿……(来自幺九的怨念)


所以,请各位家长牢记,辅助工作和准确检查二者缺一不可!



下课!如果你有什么关于猫主子的问题想要我们回答进入社群向我们提问吧!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K L. Small AnimalDermatology Secrets.[J].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 2004, 82(6):345-345.

[2] Oldenhoff W. Small AnimalDermatology: A Color Atlas and Therapeutic Guide[J]. Veterinary Dermatology,2012, 23(5):463-464.

[3] Wedderburn P. Dermatology in companion animals[J]. IrishVeterinary Journal, 2001, 54(3):108-109.

[4] KarenHeltonRhodes, AlexanderH.Werner. 小动物皮肤病诊疗彩色图谱[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本文为猫研所原创,谢绝任意转载


  往 期 回 顾

恕我直言,人类对铲屎这件事普遍缺乏应有的荣誉感!


震惊了!隔壁老王技术比我好?逗猫技能我究竟差在哪儿了?


猫言猫语 | 不想撸猫的铲屎官不是好兽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