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冰柜藏尸案更新1:朱晓东的杀人动机究竟是什么?

何袜皮 没药花园 2019-04-27

由于朱晓东始终未承认自己是预谋杀人,所以他的动机依旧成谜。这篇主要讨论下:他究竟为什么要杀妻?A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不重复案件经过了。看不懂的请看之前这篇:

【全文】《冷血动物》杀妻藏尸106天始末


在讨论之前,先看几个重要细节哦。


细节1:朱晓东在106天内究竟花了多少钱?

在开庭后几天,杨父发给我看他们新收到的一张催款单。

朱晓东在蚂蚁金服已杨俪萍的名义贷款近36000(这个应该已经含了利息),并在万达平台也贷款4万6000多。在杀人几个小时后就把支付宝中的3万多转移到自己支付宝中,此后又把杨俪萍工资卡中的4万多转移到自己卡。(杨俪萍的工资卡和奖金卡至今未找到,警方发现这笔转账是因为查了朱晓东自己银行卡的明细)。招商银行信用卡刷卡十一万八千多(现在含利息已经变成15万多了)。所以加起来应该在近30万。


一种思路是,他用杨俪萍名字盗刷骗贷,是因为他还想活下去,他还在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并最终可以制造出杨俪萍遭遇经济困境、骗钱潜逃或自杀的假象。


但是问题来了,朱晓东母亲在采访中说,她也收到了上百个催款电话。我去404时,也看到门上贴了催款条,写了“朱”,是兴业银行。可见朱晓东以自己的名义也贷款、刷卡消费了,这个具体金额不明。


听银行朋友说,银行每年都会允许一定比例的坏账。所以如果知道朱被抓,杨去世后就不会再追究其家人了。


那么总体来说,朱晓东在106天内花了至少30万。我认为总数应该在30万到50万之间。他在这期间频繁旅游,买奢侈品,住的一般都是上千的五星酒店,根据家人说,带女孩吃饭就花5000,三个月究竟能挥霍掉多少,这个难以判断。要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偷偷留下10万,在自首前交给父母用来支付律师费,这个得给他算一笔非常详细的账目,需要警方更细致的调查。


可是,据我所知,哪怕京东购买记录都是在杨家人极力要求取证冰柜购买时间,警方才去调了京东记录,随后有了重大发现——那几本书和摄像头。可惜,听说警方至今没有调他的支付宝等明细以及杨俪萍被盗刷的信用卡明细。如果他们勤快一点,去调一下记录,我相信一定会有重大发现,而且可以凭这些记录基本可以给他算笔帐,他到底花了多少。


细节2:A和朱晓东在自首前夜打游戏联系?


杨家人最新给我的线索。根据一位网友向杨父提供的消息,朱晓东在自首前夜打了通宵游戏。他是和一个好友(ID阿绵儿,网络身份女性)合作。而他自首后,那个女性ID也没再打过这个游戏。


阿绵儿是不是就是A?英文名发音还有点像。朱晓东在自首前夜扔掉手机后,通过游戏和A保持最后的沟通和联系?


(谁可以解答下,好友在打游戏时可以聊天吗?这个聊天记录是私密的吗?会留存吗?)



细节三:A和朱晓东的微博账号?


之前有网友问我A的微博是什么,想帮忙一起去找线索。A的微博一直在改名,以至于中间一度让家人和网友以为她注销了原来的账号。因为微博似乎是这样的,如果之前他叫A,朋友@A,而她改名为B,那么再点击那个@A的连接,会显示如下图:


我最近用微博不多,如果有错,请纠正。


但实际上,他们并未注销,只是改名了。朱晓东之前的微博名如下:

注册时间2012年1月9日。他之后曾改为和A对称的情侣名“买牛奶的RED”,大约在分手后又改回这个名字。现在点击买牛奶的RED,显示用户不存在。如果点击最早的“神5个兜”,那么就显示以上截屏。性别、地址什么都变了,里面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了。


我十分好奇: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朱晓东的微博账号清空甚至改头换面以混淆视听的呢?他如此细心在2月1日自首前就改了吗?还是他在入狱后,有某个掌握他账号密码的人登陆,帮他进行了修改?


而A一路改了大约五个名字,才改成现在的名字。一个细节让我确定目前这个微博,就是她之前那个,只是也修改了性别、地点等等混淆视听。(这两人都把男改成女,女改成男)。A的微博上有一句自我介绍:“请适可而止。”


如果你点击她现在的微博,内容全部删光,只有这么多年来点的赞还在。我翻了半天,之前爆料中的得到家人证实的2016年10月18日点赞西藏旅游的那个赞也不见了。剩下的是倒确实有一个对西藏的赞,发生在2016年10月9日,也就是朱晓东紧锣密鼓地筹划杀人之际。


那句话也颇有意味:“它一直在这里,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2016年10月14日杨俪萍辞职,10月17日遇害。那么,如果西藏是一种对两人关系的怀念,是不是代表在朱晓东杀人之前,他两已经重新恢复了联系?或者,她只是纯粹一直都在怀念西藏而已?


A到底叫什么名字,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杨家人已经掌握。但也仅仅是这些信息而已,至于她现在做什么工作,在哪儿活动都不大清楚。杨家人要求警方查A的出入境记录,警方没去查。(吐槽下,警察蜀黍是不是有点太懒了?)


目前我不知道她是受害者或朱晓东杀人的动机一部分,不想侵犯个人隐私,因此不会在这里公布关于她的微博账号。(在我的微博下的评论中,有些网友已经提及了她的名字,公布了她的照片。但他们提到的L开头的微博账号并非A。)


A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朱晓东对她如此念念不忘?


细节四:A是个什么样的人?

1,家境。

我从她的微博中得到的信息:她的微信账号地点是静安区。她在微博中也提到“我家那个伊势丹有卖好看的饰品”。(应该是“我家附近那个”)也提到帮朋友去南京西路买东西。我猜测她的家庭住址在静安区闹市区地段。再从照片中看到她的房间背景,装潢,家境应该不错。


2,长相。

从篱笆网到微博,已经有其他人发出她的照片。据说整过容。


3,性格。

A毕业于一所上海民办大学。从她和朋友的互动中可以看出,她是比较热络,情商颇高,说话温柔,解语花类型的人。和父母关系比较亲近,屡次提到“我爸爸……”。品味似乎也是比较主流的,喜欢的就是李克勤啊什么一些歌星。无法想象她如果和朱在一起,会接受朱养冷血动物。


朱应该是和她分手后,内心和喜好变得越来越黑暗。


总之A的性格与杨俪萍也形成对比。杨老师智商高,情商并不高,也不大会说话。(感叹一句,这世界上情感高的人总比智商高的人活得容易哎)杨老师或许本身就有这样的喜好,再加上她“自以为的”投合朱晓东,后期越来越喜欢一些叛逆的黑暗的东西。


换言之,杨俪萍以为自己遇到了灵魂伴侣,她认为自己一直无人理解的内心和朱晓东一致,比如和父母的疏离。他们表面达到了某种趣味一致,但其实相差十万八千里。杨俪萍并不知道,朱晓东喜欢的是和他自己相反的人;他内心向往的女性是肤浅、有钱、温柔、原生家庭幸福、网红脸。


4,关系。

据网友信息和杨俪萍家人对我所说,她应该是为朱晓东怀孕,但遭到家人极力反对而分手。所以她本身应该是很爱朱晓东的,两人被迫分开。在A与A和朱晓东共同的朋友互动中,她也处处流露出对朱的感情很深。




以上红色划线的是A的话,方方应该是朱晓东的小名。这是她和朱晓东之间的玩笑话吧。个中意味,大家自己体会。


另外,在朱晓东杀人后,A的几条点赞也颇有意味。


2017年11月25日,朱晓东30岁生日前夕,他点赞了以下一句话。出自《白夜行》。看过此书的人或许都知道,男主为女主杀人,为了不牵连女主,他们一直保持地下关系,不让任何人知道两人之间的联系,并到最后一刻都保护女主的秘密。

2017年2月6日,朱自首后,虽然A删光了微博,但他点赞了这样一条。



毋庸置疑,A和朱在2014年分手后互相怀念,藕断丝连。但具体有没有在婚姻期间保持实质性关系不清楚。在我看来,A和朱犯案的关系有2种可能。一种,她是朱晓东动机的一部分,朱杀人和她有关系。


另一种她只是朱愿望清单上的最重要的一项,朱在以杀人摆脱杨俪萍后,迫不及待联系她,说自己离婚了之类,并在106天中密切联系。


细节五:朱晓东在106天中活得如何?


以上是朱晓东的微信。

朱晓东除了带各种女性约会外,他还参加了一些群的聚会,看起来他的生活一切正常,心情也不受杀人影响。


总结:朱晓东为什么杀人?


朱晓东和A分手后,对杨俪萍的感情应当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种,也找不到更好的结婚对象。杨俪萍太爱他,太迁就他,也让他更无视她的优秀。从各种合影中都可以看出来,他对杨俪萍没什么感情。


但是他的杀人动机依然令人不解。我最早一篇写过我认为他不想活了,想享受一把就等着被枪毙或者自杀。为什么说杨俪萍之死是朱晓东精心策划的?


但后来A的出现,以及其他处理尸体的可能性(具体见之前文章),又让我觉得他或许最早有盘算过脱罪或者跑路的。


一,脱罪么可以参考那本书。但这个操作方法在上海这么多监控头的地方太难实现,而且基本拖延几个月已经积攒了很大疑虑,一发现尸体,朱就是最大嫌疑人。


二,跑路么可以学北大弑母案吴谢宇,拖延时间找机会跑路,至今消失人间哦。


这两种都需要非常强的脑力和执行能力。举个例子吧,你逃韩国日本,都是有引渡条约的。你逃没有引渡的加拿大美国,英语总要会几句吧?这么吃不起苦的朱晓东,还真去餐馆打黑工?可能朱晓东冰冻尸体就是留了条退路,但没想清楚到底怎么做,而且智力和能力实在有限,最后就是收拾不了烂摊子,自我麻痹,活一天算一天了。


而如果他不是自毁式的,他杀人动机无非两种,一种是压力(杀人可以避免的坏处),一种是动力(杀人好处的诱惑)。


先说动力吧。

1,钱。冒着被枪毙的风险,为了得到那近30万挥霍上几个月?(他精神鉴定可是正常的)。


2,为了和A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从他杀人后的种种做法看,也没见他有这个长远规划)


那么压力呢?

1:杨俪萍发现了他和A的秘密交往,为了保护A的名誉,朱晓东先用种种忏悔和讨好稳住妻子,然后杀人。(A不是名人,所谓名誉也不过是A父母发现恼怒吧?)


2:发现他其他秘密罪行,杀人灭口。警方调查并没有发现。


3:他婚前我行我素惯了,杨俪萍不愿意离婚也不让他偷情,他嫌她是障碍。当然,这个许多人都说了,他可以一意孤行,可以起诉离婚,可以离家出走。何必杀人呢?


4,杨俪萍发现后想要离婚,他面临失业,如果再离婚等于失去生活来源,杀人是为了阻止她离婚,并拿到她的钱。(但这个也是矛盾的,担心生活来源是基于长远的理性打算,但他杀人后拿到钱挥霍是一种短期的非理性行为。)


说实话,仔细推敲,以上单独一条都是没有说服力,所以才让人如此困惑他的动机。


在我看来,他杀人应该是以上多种原因的综合。一边是欲望(钱和性)的诱惑,另一边是想要摆脱难以忍受的现实,最终导致他心理扭曲、走上自毁式的道路。


这判断也是基于以下几点:1,出国及各地旅游并未逃跑,2,钱(至少大部分)用于挥霍,不像有长远打算,3,自己名下也贷款,4,有大把时间却未完全处理尸体,而是留在完全指向他的家中。


我在此前写过的一段话:


早年我曾构思过一个小说,神惩罚一个人的方式是让他365天每晚做一个美梦。那人最终不堪现实和梦境对比的痛苦,结束生命。世界上最大的痛苦不是你没有,而是你以为自己差点就得到了,却没有。

         案发后我在上海几个热门论坛上看网友的评论。以婚恋市场上条件匹配的原则,许多人为杨俪萍感到不值。在他们看来,长相甜美,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家境小康等条件,足以使上海女孩杨俪萍匹配到一个家境好、学历高,优秀的本地男孩。而她最终的结局似乎应证了那些流行于世的观念,当你没有去用自己的价值去匹配你该得到的,你并不会因此被善待。

         但令我惊讶的是,也有人持另一种看法。他们觉得有好卖相的朱晓东混得太差,竟然落魄到和一个小学老师蜗居在三十平米的老公房。他们认为,如果他趁年轻去傍个富婆或者搞定一个富二代女孩,他现在的生活不至于如此窝囊。他们把他和其他因选秀成名的当红小生做比较,后者住着半亿的房子,开着豪车,挥一挥手就无数掌声。

         两个漂亮的人的结合,本当是一个爱情故事。可最后它却又似乎和爱情没有关系。在世俗的眼光中,两个主人公都可以用自己的优势去换取一些东西,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网上的那些声音一样,或许朱晓东自己也这么相信,自己本可以换到更多的、更需要的。

         朱晓东以为那种飘在天上的日子曾经触手可及,跳一跳就够到了,差一点,只差一点。这种欲望和现实的落差让他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正确判断,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沉浸在破碎的美梦中的朱晓东,对杨俪萍的深情和付出视而不见。

         2016年整个上海实体百货行业陷入困境,三十岁的他看不到前方的出路。他的失业,终于让他的现实跌到了谷底。于是,被欲望困住心智、被现实困住身体的朱晓东,开始了一条精心策划的杀妻和自毁之路。


(陆续更新见微信:wapiwap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