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 课程思政育人路上的“潜行者”

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 2023-12-05


编者按

 躬耕教坛显初心,强国有我志不渝;培根铸魂育新人,桃李芬芳满园香。今年是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赣南医学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9月-2026年8月)》,大力宣传学校教学、科研、医疗、管理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以榜样为镜、向先进看齐,在实现“三个目标”、推进“八大建设”、落实“40项重点工作”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作出新贡献。今日起,将陆续刊播部分先进典型的事迹。


她是“课程思政的”潜心研究者



2023年7月底,备受关注的2023年全科医学教育与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国际论坛暨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校联盟学术年会在浙江温州召开。本次年会云集了包括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国医师协会等重要机构的专家学者,旨在探讨面向未来的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之路。会上,来自赣南医学院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罗晓婷教授做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红医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将红医育人融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是罗晓婷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个缩影。罗晓婷是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江西省首届高校金牌教授、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赣州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20多年来,罗晓婷一直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她擅于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枯燥复杂的课程演绎得生动有趣,并以此激发学生人文情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多年来,罗晓婷始终以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要求为指引,创造性构建“四融入四结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第二课堂中,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案例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专业课,它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深度揭示生命的奥秘、探讨生命本质的科学。但是有一句调侃的话在医学生中广为流传,那就是“生理生化,必有一挂”,这里的“生化”指的就是这门课,因为复杂深奥,学生们学起来往往感到吃力,挂科风险较高。

“我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努力提高课程的可学性、趣味性,并且潜移默化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挂科风险。”罗晓婷说。

在这门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案例分析与德育教育相互交融,并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交流等互动方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比如,罗晓婷带领教学团队每年举办“赣南医学院德技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微课视频大赛”,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参赛,学生们紧紧围绕“生化发展史、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生化知识点”的教学主题,主动了解我国生命科学发展现状,主动发掘课程背后所蕴含的人性考量、价值关怀、战略定位,培养学生具有胸怀祖国、服务民众的家国情怀,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罗晓婷的课程思政还走出校门,通过线上线下讲授走向全国各地广大学子的心坎里。

罗晓婷主讲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元素组成”课程思政慕课被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慕课”栏目选用;先后被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山东省潍坊职业护理学院、云南省德宏职业学院等学校邀请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指导与讲座。2021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获评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又被评为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她是“战疫复学”的最美奉献者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罗晓婷教学团队积极响应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部署,凭借专业特长,为战疫复学贡献赣医力量。

在这期间,罗晓婷作了三件值得一提的事。

战役公开课重磅推出。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病毒学》《流行病学》两门有关防疫公开课的设计、打磨、录制,并在校内教学资源平台、江西省高校课程资源平台和“学习通”平台上线,所学人员涉及20个省份22所高校学生及社会人士,本校学生访问学习43516人次、覆盖率90%以上,校外人员选课学习17万余人次、点击量650万余次,为普及防疫知识发挥积极作用。

生化课程全网免费共享。罗晓婷将负责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教学资源全部免费开放共享,供全国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在防疫时期开展线上教学与自主学习。据统计,共有来自全国96所学校1188名学生通过学银在线MOOC平台选修此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累计页面浏览量达1808万次,选课7194人次,互动92443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荣获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一等奖。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全程参与。罗晓婷教学团队参与《基于临床医疗与疾病防控深度融合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虚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以新冠疫情为例》的研发与制作,利用虚拟仿真手段模拟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以互动式的故事情节展示传染病爆发、临床诊治、疫情上报、疫情防控、病毒实验技术、法医检验鉴定等方面,描绘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部门参与协作的丰富情景,展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及处置的完整性与复杂性,为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做出赣医应有的贡献,该项目荣获2020年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023年,罗晓婷受邀在第四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进行“基于临床医疗与疾病防控深度融合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虚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构建与应用”讲座,并在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培训班上进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课程思政建设”讲座。


她是“三全育人”的生动诠释者


“罗老师的课实用而有趣,而且为人和蔼可亲,感觉比较容易亲近。”上过罗晓婷课的曹同学谈起她来,总是滔滔不绝。

多年来,罗晓婷坚持以“父母之心”对待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严格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恪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职业信条,对学生严而有度、耐心辅导,成为学生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

作为赣南医学院全科医学学院院长,罗晓婷带领全科医学学院以“健康中国”和“健康江西”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能力的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构建了以“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六位一体”全科医学课程体系,推进“五年不间断”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

罗晓婷还依托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让本科生进入自己科研团队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科研活动,悉心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课题,帮助学生完善课题设计思路和实验细节,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罗晓婷教学团队每年举办赣南医学院“德技杯”大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与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和生物化学歌曲大赛,以赛促教、以赛督学,为学生搭建促进专业能力拓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罗晓婷多次在督导评教中排名全校第一,深受学生推崇。2021年6月,罗晓婷及所带领的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人的一生很短,希望学生们能站在我的肩膀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罗晓婷动情地说。




往期回顾




1.“医”味书屋(22)|《医生的修炼》
2.2022年度“医”味书屋栏目优秀作品评选结果
3.从“新”出发!多图+视频直击迎新现场!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赣南医学院—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图:熊辉

编辑:刘苑

初审:刘辉

   复审:祝令娜

责编:陈涛

   审核:汪行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