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航新征程 书写新华章|张小康在赣南医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 2023-12-05


在赣南医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





亲爱的2023级新同学,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金秋九月、艳阳高照。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迎接4320名本科生和527名硕士研究生加入赣医大家庭。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和全校师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023级莘莘学子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有缘千里来相聚,跨越山海到赣医。今年是我们学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本科生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00人,首次突破4000人;研究生也增加较多,招生人数突破500人。学校录取分数持续攀升,今年江西理科录取最高分数达到589分,超过一本线71分。

同学们,你们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的第一届新生,你们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考验,成功走出疫情阴霾,成为了一名赣医学子。你们的到来,让赣医这所具有82年办学历史的巍巍学府,变得更加青春洋溢、活力四射,赣医校园也因此更加熠熠生辉、焕然一新。赣医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高校,是全国老牌的医学院校,也是赣州创办时间最早的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4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医事职业学校,1958年设置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更名为赣南医学院,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与中国医科大学、苏州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2021年获批立项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重点建设单位。建校82年来,一代代赣医人扎根赣南老区办学,坚持用红医精神育人,培养了近11万名高素质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融合,办学特色和优势较为突出的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赣医建设发展的生力军和贡献者。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并出台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校上下正铆足干劲,朝着实现“三个目标”、推进“八大建设”、落实“40项重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团结奋进。相信在你们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学校更名赣南医科大学、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水平江西省“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将逐步变成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你们与这个伟大时代同向同行,见证了党和国家的辉煌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你们也将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借此机会,我想给同学们提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用信仰指引青春方向。

“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总有源”。我们的根、我们的源,就来自于我们崇高而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我们披荆斩棘、闯关夺隘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广大青年,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104年前,面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局面,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冲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比如,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25岁的他与蔡和森等志同道合的好友成立新民学会,致力于“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青年周恩来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

作为新时代赣医学子,你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青春航向。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理想信念在学习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要担当时代重任,砥砺青春壮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伟业之中,与祖国和时代同行,砥砺奋斗,不负青春,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为维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二、希望同学们练就过硬本领,用智慧浇筑成长基石。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当前,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难以干成事。勤学苦练是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的关键。比如,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位女军医韦荣,虽出身贫苦、命途多舛,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投身革命道路,在红军部队的熔炉里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和医学知识,年仅16岁的她成为红军军医学校第一期19名学员中唯一的女学员。“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学校1972级优秀校友肖卿福,一生致力于麻风病防治研究,将毕生心血贡献给了麻防事业。学校1977级校友、“赣鄱英才555工程”首批入选专家姚钢青,凭借扎实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攻克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发明了抗病毒新药克拉夫定。今年暑假,学校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康复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等多名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全国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喜报不断、捷报频传。学校康复学院2020级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黄汉明、袁杰同学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所学的医学技能,对落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挽救了两个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赣医学子扎实学识和过硬本领。

作为新时代赣医学子,你们要勤学笃行,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在潜心求知问学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养、塑造专业能力、养成专业思维,成为一个本领过硬的大学生。要勇于探索,在已知中创新创造。积极向专业领域的前辈学习,不断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以科学的态度追求真理、以科学的精神探索未知,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把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摆在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新突破。

三、希望同学们矢志艰苦奋斗,用拼搏书写人生华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唯有奋斗,才能书写精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谆谆教诲青年,不断激励广大青年,要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矢志奋斗中谱写青春之歌。他强调,“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今年8月18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丁樱、刘永生等9名个人和中国援外医疗队1个集体的先进事迹。他们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畏艰辛的大爱、不辞劳苦的奋斗,始终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书写着守护人民健康、护佑群众生命的动人篇章。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典范。比如,学校康复学院2020级康复物理治疗班苏新达同学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自强不息,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作为新时代赣医学子,你们要锤炼高尚品格,昂扬奋斗姿态。善于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历史英雄、时代楷模、身边榜样感受和学习道德风范,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要锐意拼搏进取,书写精彩人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淬炼自己,用拼搏和奋斗,书写人生精彩的华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想把颜真卿的《劝学诗》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珍惜少壮年华,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在赣医求知岁月里,传承学校“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勇攀科学高峰。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1.张小康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
2.融媒体中心招新 | “融”入力量 ,一起向前,未来因你更“媒”好!
3.张小康深入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调研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赣南医学院—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玉琪

   初审:罗跃县

   复审:周书奕

责编:陈涛

   审核:汪行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