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图文讲解+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练习

上册学习资料免费领▼

大家好!我是小语老师。根据教育部文件,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将统一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教材,老师整理了“统编新教材同步课文微课堂(包括知识要点、课文朗读、视频教学和图文解读)”,希望对老师教学和孩子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转发、分享、收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一、我会认组词

延:yán(延安、延长、延迟)

昔:xī(昔日、往昔、今非昔比)

笋:sǔn(春笋、竹笋、笋干)

茅:máo(茅屋、茅草、茅舍)

炕:kàng(火炕、土炕、上炕)

旦:dàn(元旦、一旦、危在旦夕)

媚:mèi(妩媚、明媚、一笑百媚)


二、多音字

厦:shà(大厦)xià(厦门)

露:lù(雨露)lòu(露怯)


三、近义词

昔日一一往昔 茁壮一一繁茂 犹豫一一迟疑 

明媚一一明净 奥秘一一奥妙 温热一一温暖

满目琳琅一一美不胜收 顶天立地一一威风凛凛


四、反义词

破旧一一崭新 辉煌一一暗淡 昔日一一今朝 

首壮一一柔弱 明媚一一昏暗 犹豫一一果断

美妙一一丑陋 顶天立地一一低头折节


五、理解词语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往日;从前。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叮咚: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

清香:清淡的香味。

开荒:开垦荒地。

镢头:刨土用的一一种农具,类似镐。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茅屋: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小。

犹豫:拿不定主意。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六、句子解析

1.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2.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七、问题归纳

1.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3.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答:追寻延安精神。


4.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课文主题

本课是一首诗,诗的第一、二两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扬和对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的希望。


九、拓展积累:

表示颜色的词语:

火红  雪白  橘红  橘黄  鹅黄  桃红 

杏黄  枣红  孔雀蓝  象牙白  翡翠绿 


“X天X地”式词语:

顶天立地  冰天雪地  翻天覆地 改天换地  欢天喜地  昏天黑地 惊天动地


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名言:

1.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2.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 衡

4.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5.毅力是永久的享受。——布莱克

6.发明的秘诀在不断的努力。——牛 顿

7.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本诗结构严谨,节奏和韵律鲜明。整首诗共六小节,每小节四行。第1~2小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3~4小节写虽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代化的生活依然需要延安精神。第5-6小节,突显全诗的主题:时代呼唤延安精神。六个小节内容清晰,层次清楚,首尾照应。全诗押“ang"”韵,多处采用了工整的句式,声韵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本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第1小节,作者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来表达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2小节,作者用“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处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表达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和真切的呼唤。“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杨家岭”都曾是中共中央驻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期间,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此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第3小节用“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破旧的茅屋”代表贫穷的生活条件,用“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表达革命者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峥嵘岁月。第4小节用“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化,“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塔,延安精神的扎根之地,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跟第3小节里“永远告别”和“忘不了”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样,这一小节中的“毫无犹豫丢掉”与“不能丢”也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5小节从反面说明没有了延安精神就仿佛没有了灵魂。“灿烂辉煌”表明延安精神光芒四射,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第6小节从正面再次咏叹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画龙点睛,用“理想”“春光”“太阳”表明,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不仅仅是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赞美,更是面向祖国美好的明天,令人振奋和鼓舞。





第一课时 答案

一、延安---yán  昔日--- xī  春笋---sǔn  茅屋---máo  

辉煌---huáng  一旦---dàn  明媚 mèi

二、茁壮成长  破旧  温热;美妙  明媚  火红

第二课时 答案

一、1.D  C  B  A  2.B  A  C  

二、1.佛  未   2.C    3.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4.示例1:追寻坚持,追寻自己的梦想。 示例:2:追寻时间,追寻光阴的脚步

5.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节约粮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点+微课领取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关注后回复消息“微课

即可领取

统编四(上)全册微课堂+预习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