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 “地毯式”过关自查表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六年级(下)第五单元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科学与发现。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习作要求: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14.《文言文二则》
(1)《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下棋。
②通国:全国。
③善:善于,擅长。
④援:引,拉。
⑤弗若: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有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鸿鹄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是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主题:
《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①游:游历,游学。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故:原因,缘故。
④沧沧凉凉:寒凉。
⑤决:判断。
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论,便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正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却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主题:
《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讲述了两个孩子辩斗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判断。体现了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敢于质疑、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说明了学习是无止境的。
【课后习题】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拨:可以抓住课文叙述的顺序来帮助背诵。
《学弈》的顺序:介绍老师——一人如何学习——另一人如何学习——交代学习结果——点明原因。
《两小儿辩日》的顺序:孔子问其故(起因)——两小儿的观点——两小儿的依据——事情的结果。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孔子不能决也。
参考答案:
善:善于,擅长。
之:代词,代指鸿鹄。
决:判断。
二、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点拨:首先结合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推测关键字词的意思,接着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参考前面的“译文”,把故事的内容说给大人听。
二、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参考答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离人近一些。
他们都是根据平时对事物的观察或某种常识来进行推测的。第一个小孩根据一个事物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这个现象,推出早上太阳看起来大所以离得近,正午看起来小所以离得远;第二个小孩根据一个事物远的时候感觉凉而近的时候感觉热这个现象,推出早上感觉凉所以太阳离得远,正午感觉热所以太阳离得近。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重点字词
①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②追根溯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③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④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二、易错音、易错词
字音:机械(xiè)漩(xuán)涡 领域(yù)
字形:“司空见惯”的“惯”和“一以贯之”的“贯”字要区别;“诞生”的“诞”字右边是“延”,不要写成“廷”。
三、多音字
著(zhù)著名 著(zhuó)执著
解(jiě)解释 解(jiè)押解 解(xiè)解数
四、本文主题
本文开篇直接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通过酸碱试纸的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三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这一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只有具备见微知著的观察力、独立的思考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发现问题,发现真理。
五、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想获得真理,就要做到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坚持不懈地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参考答案: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范文示例:
玩也能玩出名堂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 六年级二班 白丽娜
“玩”这个字,常常和“调皮”联系在一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叫玩。其实,玩也是能玩出名堂的。先别急着反驳,听我举几个例子。
说到玩出的名堂,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列文虎克发明放大镜的故事了吧!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有一天,他偶然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对着书看,惊讶地发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他又磨了一些这样的镜片,结果都一样,字都被放大了。他将这种镜片命名为“放大镜”。放大镜的出现,为后来人们发明显微镜打下了基础。
贝尔发明电话,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实发明电话的灵感,也来自于玩。贝尔的助手沃森不过摆弄了一下芦苇,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隔壁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来,从而开展进一步实验,1876年3月10日,第一台电话发明成功,人类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
玩也可以玩出名堂,这是一句真理。玩,不一定要和没事干挂钩,若能在玩中发现、学习,那必定是好的。
16.《表里的生物》
一、重点字词
①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②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③和谐:配合得适当。
④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⑤唯恐:只怕。
二、易错音、易错词
蛰(zhē)伤 钵(bō)子
蟋蟀左窄右宽,“蟋”右上部与“采”要区分开,“蟀”的右边第三笔是撇折,不是点。
三、多音字
调diào(单调) 调tiáo(调整)
四、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
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参考答案: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文中相关的语句举例: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看法:对表的好奇,首先在于它与“我”之前的推断是不符的,这引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兴趣。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有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加神秘,因此“我”对表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3.(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示例: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我是她从垃圾桶里捡回的孩子。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别人说自己的这个“神奇”的来历。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不再说了,那是因为我逐渐知道了自己的幼稚可笑。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重点字词
①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②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③憎恶: 憎恨,厌恶。
④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二、易错音
憎恶(zēng wù) 鄙(bǐ)夷不屑(xiè)
三、多音字
屏 bǐng(屏气凝神) 屏 píng(屏幕)
四、本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述2155年孩子们在家“上课”,机器人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验,妈妈在家监督学习等,反映了孩子们对这种学习生活的厌恶,启发我们在发展现代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
四、课文导读探究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科幻小说,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今天的学校有专门的集中上课的地方,未来的学校是在家里。今天的老师是真人,未来的老师是机器人。学习模式上,今天是同龄人学习同样的课程,教法固定;未来是根据个人情况学习不同的课程,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是不同的。
2.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示例:我认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应该是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如积累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用机器老师和真人老师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人才。
■口语交际:辩论
(参见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小学创意写作》第六单元“学辩论”,郭学萍主编)
辩论的方法与技巧:
1.论辩双方
2.确立论点
3.阐述论据
4.总结陈词
温馨提示:
①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证明自己应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应该:一要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二要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文明。
③辩论后,和同学交流经验。
《语文园地五》
一、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参考答案:
走马观花:“走”在文言文里是“跑”的意思,所以“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在文言文里是“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在文言文里是“全、都”的意思,所以“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在文言文里是“是的,对的”的意思,所以“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在文言文里是“到”的意思,所以“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汤”在文言文里是“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跳进热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点拨:上面这两句都引用了名家名言,不同的是第一句话采用转述的方式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说明实干对于科学的重要性;第二句则直接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了人死有不同价值。在习作中如果引用一些名言、诗句、歌词和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增强说服力,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书写提示
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临帖注意形神兼备:一是运笔方法,用笔时点画需圆润多姿,笔路清楚,方向明确,尤其注意各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和对行笔速度的把控。二是结构方面,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心安稳。
三、日积月累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理解:上面都是古代关于改革创新的名言,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释义:
1.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2.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从而不间断地更新。说明我们应该及时反省,不断革新。
3.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后人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前人更有成就。
4.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我们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事业的成功为重,而不必拘泥于陈规旧习。
拓展积累: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
惟进取也,故日新。——《少年中国说》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技法指导:
怎样写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编写的,故事中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甚至将来世界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些内容又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一般比现代科学要先进许多年的科学依据。
一、打开幻想的思路
1.将目光转向外太空。在幻想的世界里,你可以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更广阔的空间,去寻找外星人的踪影,与嫦娥携手游月球,和日月星辰一起散步……
2.将目光瞄向未来的科技发展。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未来的任何时空,可有到神秘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藏;可以想象我们在科技发达的未来社会中,怎样做事,怎样学习,怎样生活……
二、想象要能给人带来希望
科学幻想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带来无限的希望,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并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紧紧抓住这一点,你的幻想才有价值。比如:有的同学幻想有一支笔随心动的意念笔,神奇的功能可以像神笔马良那样扶弱救难,可以为盲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帮助等等,这样的幻想就很有价值。反之,如果幻想有了这支笔,自己就可以不用学习,不动脑筋,天天玩耍,最后的考试成绩还能够名列前茅,这样的幻想,你觉得有价值吗?如果真的存在了,只会让人渐渐失去学习和自理的能力,也就毫无希望可言了。
三、科学技术的想象要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当前世界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同时也给地球带来负面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技还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要遵循故事的写作要求
“科幻故事”也是故事的一种,所以也要遵循一般故事的写作要求,不仅要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介绍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刻画鲜活的形象和设计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
范文示例: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解读.语文.六年级下册》)
未来的生活
樊沐
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一睁开眼,就看见机器人管家拿着牙刷、毛巾等东西向我走来。
忘记告诉你们了,现在是二十三世纪,我家住在南极,早在五十年前,已经将南极的冰转移到非洲沙漠和月球上面了,在南极上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核子太阳,很温暖。
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去月球看我的哥哥,他是一位植物学家。由于重力等原因,在月球上生长的植物与地球上生长的植物很不一样,哥哥就是研究这些植物的科学家。
坐着火箭,不一会儿就到月球了。只见月球的马路两边种满了月球树。月球树很奇怪,长得歪歪斜斜的,要不断用机械臂来调整它的生长方向。
终于看见哥哥了,他带我们去参观她的植物园。里面有会跳舞的跳舞树,有会发出笑声的笑笑树,还有最新品种走路草。
“为什么叫走路草呢?”我好奇地问哥哥。
哥哥笑了笑回答:“当然是因为它会走路啊。”
后来哥哥解释道:“这些新培育的草能自动走向阳光和水分比较多的地方,不是真的走路,而是靠根部缓缓移动,看上去就好像在走路一样。”
啊,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月球植物园。我长大了也要当个植物学家,培育更多有趣的植物。
名师点拨:小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未来世界。在这里人类已经可以在南极自由生活,可以在月球上栽种植物,一切都令人大开眼界。最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的幻想没有离开基本的科学常识,既提高了故事的可信度,又体现了科幻故事要尊重科学这一特征。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科学与发现。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习作要求: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
14.《文言文二则》
(1)《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下棋。 ②通国:全国。 ③善:善于,擅长。 ④援:引,拉。 ⑤弗若: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有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鸿鹄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是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主题: 《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①游:游历,游学。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故:原因,缘故。 ④沧沧凉凉:寒凉。 ⑤决:判断。
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论,便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正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却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主题: 《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讲述了两个孩子辩斗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判断。体现了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敢于质疑、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说明了学习是无止境的。
【课后习题】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拨:可以抓住课文叙述的顺序来帮助背诵。 《学弈》的顺序:介绍老师——一人如何学习——另一人如何学习——交代学习结果——点明原因。
《两小儿辩日》的顺序:孔子问其故(起因)——两小儿的观点——两小儿的依据——事情的结果。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孔子不能决也。 参考答案: 善:善于,擅长。 之:代词,代指鸿鹄。 决:判断。
二、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点拨:首先结合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推测关键字词的意思,接着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参考前面的“译文”,把故事的内容说给大人听。
二、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参考答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离人近一些。
他们都是根据平时对事物的观察或某种常识来进行推测的。第一个小孩根据一个事物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这个现象,推出早上太阳看起来大所以离得近,正午看起来小所以离得远;第二个小孩根据一个事物远的时候感觉凉而近的时候感觉热这个现象,推出早上感觉凉所以太阳离得远,正午感觉热所以太阳离得近。
|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重点字词 ①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②追根溯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③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④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二、易错音、易错词 字音:机械(xiè)漩(xuán)涡 领域(yù)
字形:“司空见惯”的“惯”和“一以贯之”的“贯”字要区别;“诞生”的“诞”字右边是“延”,不要写成“廷”。
三、多音字 著(zhù)著名 著(zhuó)执著 解(jiě)解释 解(jiè)押解 解(xiè)解数
四、本文主题 本文开篇直接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通过酸碱试纸的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三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这一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只有具备见微知著的观察力、独立的思考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发现问题,发现真理。
五、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想获得真理,就要做到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坚持不懈地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参考答案: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范文示例: 玩也能玩出名堂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 六年级二班 白丽娜
“玩”这个字,常常和“调皮”联系在一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叫玩。其实,玩也是能玩出名堂的。先别急着反驳,听我举几个例子。 说到玩出的名堂,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列文虎克发明放大镜的故事了吧!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有一天,他偶然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对着书看,惊讶地发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他又磨了一些这样的镜片,结果都一样,字都被放大了。他将这种镜片命名为“放大镜”。放大镜的出现,为后来人们发明显微镜打下了基础。 贝尔发明电话,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实发明电话的灵感,也来自于玩。贝尔的助手沃森不过摆弄了一下芦苇,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隔壁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来,从而开展进一步实验,1876年3月10日,第一台电话发明成功,人类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 玩也可以玩出名堂,这是一句真理。玩,不一定要和没事干挂钩,若能在玩中发现、学习,那必定是好的。
|
16.《表里的生物》
一、重点字词 ①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②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③和谐:配合得适当。 ④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⑤唯恐:只怕。
二、易错音、易错词 蛰(zhē)伤 钵(bō)子 蟋蟀左窄右宽,“蟋”右上部与“采”要区分开,“蟀”的右边第三笔是撇折,不是点。
三、多音字 调diào(单调) 调tiáo(调整)
四、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 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参考答案: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文中相关的语句举例: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看法:对表的好奇,首先在于它与“我”之前的推断是不符的,这引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兴趣。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有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加神秘,因此“我”对表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3.(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示例: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我是她从垃圾桶里捡回的孩子。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别人说自己的这个“神奇”的来历。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不再说了,那是因为我逐渐知道了自己的幼稚可笑。
|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重点字词 ①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②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③憎恶: 憎恨,厌恶。 ④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二、易错音 憎恶(zēng wù) 鄙(bǐ)夷不屑(xiè)
三、多音字 屏 bǐng(屏气凝神) 屏 píng(屏幕)
四、本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述2155年孩子们在家“上课”,机器人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验,妈妈在家监督学习等,反映了孩子们对这种学习生活的厌恶,启发我们在发展现代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
四、课文导读探究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科幻小说,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今天的学校有专门的集中上课的地方,未来的学校是在家里。今天的老师是真人,未来的老师是机器人。学习模式上,今天是同龄人学习同样的课程,教法固定;未来是根据个人情况学习不同的课程,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是不同的。
2.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示例:我认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应该是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如积累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用机器老师和真人老师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人才。 |
■口语交际:辩论 (参见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小学创意写作》第六单元“学辩论”,郭学萍主编)
辩论的方法与技巧: 1.论辩双方 2.确立论点 3.阐述论据 4.总结陈词
温馨提示: ①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证明自己应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应该:一要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二要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文明。 ③辩论后,和同学交流经验。
|
《语文园地五》 一、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参考答案: 走马观花:“走”在文言文里是“跑”的意思,所以“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在文言文里是“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在文言文里是“全、都”的意思,所以“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在文言文里是“是的,对的”的意思,所以“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在文言文里是“到”的意思,所以“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汤”在文言文里是“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跳进热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点拨:上面这两句都引用了名家名言,不同的是第一句话采用转述的方式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说明实干对于科学的重要性;第二句则直接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了人死有不同价值。在习作中如果引用一些名言、诗句、歌词和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增强说服力,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书写提示 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临帖注意形神兼备:一是运笔方法,用笔时点画需圆润多姿,笔路清楚,方向明确,尤其注意各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和对行笔速度的把控。二是结构方面,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心安稳。
三、日积月累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理解:上面都是古代关于改革创新的名言,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释义: 1.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2.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从而不间断地更新。说明我们应该及时反省,不断革新。 3.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后人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前人更有成就。 4.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我们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事业的成功为重,而不必拘泥于陈规旧习。
拓展积累: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 惟进取也,故日新。——《少年中国说》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
|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技法指导: 怎样写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编写的,故事中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甚至将来世界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些内容又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一般比现代科学要先进许多年的科学依据。
一、打开幻想的思路 1.将目光转向外太空。在幻想的世界里,你可以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更广阔的空间,去寻找外星人的踪影,与嫦娥携手游月球,和日月星辰一起散步……
2.将目光瞄向未来的科技发展。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未来的任何时空,可有到神秘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藏;可以想象我们在科技发达的未来社会中,怎样做事,怎样学习,怎样生活……
二、想象要能给人带来希望 科学幻想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带来无限的希望,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并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紧紧抓住这一点,你的幻想才有价值。比如:有的同学幻想有一支笔随心动的意念笔,神奇的功能可以像神笔马良那样扶弱救难,可以为盲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帮助等等,这样的幻想就很有价值。反之,如果幻想有了这支笔,自己就可以不用学习,不动脑筋,天天玩耍,最后的考试成绩还能够名列前茅,这样的幻想,你觉得有价值吗?如果真的存在了,只会让人渐渐失去学习和自理的能力,也就毫无希望可言了。
三、科学技术的想象要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当前世界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同时也给地球带来负面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技还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要遵循故事的写作要求 “科幻故事”也是故事的一种,所以也要遵循一般故事的写作要求,不仅要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介绍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刻画鲜活的形象和设计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
范文示例: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解读.语文.六年级下册》)
未来的生活 樊沐
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一睁开眼,就看见机器人管家拿着牙刷、毛巾等东西向我走来。 忘记告诉你们了,现在是二十三世纪,我家住在南极,早在五十年前,已经将南极的冰转移到非洲沙漠和月球上面了,在南极上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核子太阳,很温暖。 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去月球看我的哥哥,他是一位植物学家。由于重力等原因,在月球上生长的植物与地球上生长的植物很不一样,哥哥就是研究这些植物的科学家。 坐着火箭,不一会儿就到月球了。只见月球的马路两边种满了月球树。月球树很奇怪,长得歪歪斜斜的,要不断用机械臂来调整它的生长方向。 终于看见哥哥了,他带我们去参观她的植物园。里面有会跳舞的跳舞树,有会发出笑声的笑笑树,还有最新品种走路草。 “为什么叫走路草呢?”我好奇地问哥哥。 哥哥笑了笑回答:“当然是因为它会走路啊。” 后来哥哥解释道:“这些新培育的草能自动走向阳光和水分比较多的地方,不是真的走路,而是靠根部缓缓移动,看上去就好像在走路一样。” 啊,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月球植物园。我长大了也要当个植物学家,培育更多有趣的植物。
名师点拨:小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未来世界。在这里人类已经可以在南极自由生活,可以在月球上栽种植物,一切都令人大开眼界。最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的幻想没有离开基本的科学常识,既提高了故事的可信度,又体现了科幻故事要尊重科学这一特征。
|
扫描关注小学名校学习资料
关注后回复消息“自查表”
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