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经|刘少奇:“搞调查不能带有主观成见”
点击“理论周刊”关注我们
善于通过调查研究指导党的政策制定,是刘少奇调查研究方法的鲜明特色。刘少奇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多次强调“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职务,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制定和指导实施。刘少奇主持的调查研究系统全面深入,为全党正确判断形势变化,进而制定重要决策作出了突出贡献。
调研要实字当头,“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
刘少奇指出:“我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听老实话,听老实人的话。同时必须在党员中间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对数字对情况要采取严肃的态度反复核实,不要随随便便报一个数字,随随便便确定某一种情况”“如实反映情况,这也是一个作风问题”,刘少奇始终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
1961年,为扭转国民经济困难局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中央领导人纷纷下基层调研。刘少奇到湖南宁乡、湘潭、长沙三县农村蹲点调查44天,这次调查研究是刘少奇倡导调研要掌握一线真实情况的典型事例。在这次调研中,除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之外,刘少奇有30多天直接住在老乡家里,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生活状况。
在走访期间,当他看到挂着“万头猪场”牌子的大院门口时,很欣慰地进去参观。可是,在这“万头猪场”里,刘少奇只看到几头瘦弱的猪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他沉着脸一言不发地走进一间破旧不堪的饲料库,对随行人员说:“就住在这儿了!”随行人员只能找来桌椅,现场办公。闻讯赶来的地方干部只能道出实情:这个院子是1958年才改成养猪场的。本来地方不大,但是受“共产风,浮夸风”的影响,养猪场被吹成了一个享誉全国的“万头猪场”。猪最多的时候,也仅有几百头,还都是从社员家里集中过来的。听完汇报,刘少奇沉重地跟大家说:“这几年,我们的一些同志对搞浮夸显出浓厚的兴致。吹牛皮、说大话,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啊!”
就是在这间饲料库里,刘少奇找人谈话,深入查访,了解民情。最终,他如实向中央汇报了调研发现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推动中共中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等方式,系统调整了政策。以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到一线调研,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系列问题的解决,有力推动全党上下对国民经济困难形势及其原因形成正确认识,有力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刘少奇实字当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主张“搞调查不能带有主观成见”,调查研究“要深入下去,从多方面了解情况,不要偏听偏信”。他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相信群众查实情,为了群众办实事,依靠群众制实策,诚心诚意拜人民为师,认真听取一线群众声音,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科学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有效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调研要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刘少奇指出:“要放下架子才能深入下去,调查研究要把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样,一起劳动,一起生产,才能了解情况。”他认为,“一切共产党员务必最周密地关心工人群众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即使是最微小的事情也必须予以关心。”刘少奇一生始终坚持真正联系群众,坚持深入一线关心群众生活,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群众身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矛盾发生转变。阶级矛盾基本解决的同时,人民内部矛盾浮出水面,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需要解决。作为主持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人,刘少奇对此开展专门调研工作。他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南下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五省开展调查研究,他深入工厂、学校、街道实地考察,在调研现场与群众交谈、召开座谈会,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同时掌握了大量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手材料。
在湖南株洲调研期间,他在走访职工宿舍时,发现三四代人同住的现象很常见,职工住房拥挤问题严重,“怎么办?衣食住行,这可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啊!”当晚他就召开座谈会,听取株洲主要领导和几个大厂的党委书记、厂长关于职工住房困难的汇报。湘江机器厂厂长在发言中说,“一是家属人口发展太快,二是基建跟不上”,导致住房问题很难解决。刘少奇表示,“我看你们这里的工人生活水平不算低,能不能搞艰苦创业?采取自建公助的办法,发动群众自己拿点钱,国家向他们贷点款,帮助他们自己动手盖住房。这样群策群力,问题会解决得快些、好些。房权归职工所有,对房子的管理也好些。”“我想把你这里做个依靠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试点,看行不行。搞成了,取得经验了,将来可以推广。”
在学校和街道调研时,他了解到学生升学困难的情况。经过整体综合分析调研情况,他指出,要解决学生升学困难,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学校,而是要与街道和工厂结合,要从劳动就业领域寻找突破口。调研后,刘少奇撰写了《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等文章,发送中央有关部门。在本次调研中,很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得以落实和推广,对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少奇指出:“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向刘少奇同志学习调查研究,就要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调研中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认真听民声,深入查实情,入微体民意,及时解民难,使我们进一步读懂了调查研究的真正目的,“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在人民,检验者也在人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理论周刊(ID:lilunzhouka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欣欣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推荐阅读 -
- 理论1点点 热门视频推荐 -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理论周刊视频号,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llzk123@126.com
推荐给大家,请戳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