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 | 我为什么选了一个这么土的幼儿园
我家两个娃,大的叫一一,小的叫诺诺。
两年前,一一从一个国际园转到一个名字土气、环境也相当土气的幼儿园。后来,诺诺也来了。
幼儿园建在一个郊野公园里,周围除了野草就是小树。孩子们的日常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里面疯玩,不管大的小的,回到家往往裤兜里满是是草棍啊,苍耳啊,外加一身汗。
幼儿园的沙坑是他们哥俩的最爱。
有一次周末我去幼儿园参加一个家长活动,把他俩扔在刚好在换沙装修的沙坑里。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他们就安静的一直在玩啊玩,拉着还不肯走。
昨晚和一一卧谈时 , 他说:
“我好喜欢上幼儿园啊.. 好期待明天的…”
“是吗?为什么呢?”
“我好喜欢靓靓(他的主班老师),还有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区角,我每天都会去学校后院,去沙池,嗯还有我们的公园...”
他心里可能觉得,整个公园都是他们学校开的吧...
看得出他很享受现在的幼儿园生活,我很欣慰。回想起当初择园,壁是碰过的,弯路也是走过的。但最终能够圆满,还是要在想清楚自己的诉求的前提下,了解各种类型幼儿园的特点,找到一个最佳匹配。
身在大北京,各种类型的幼儿园太多了,公立,私立,传统,新锐,各有各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关于不同幼儿园的特点,我在《择校 | 那些年我看过的幼儿园:踩过的坑和尝过的糖》中有比较详细的比较,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我是如何理清择校的诉求,最终选择了现在这所幼儿园的。
01
—
你希望孩子在这个阶段学到什么?
这里所说的“学”主要指的是希望孩子有哪些“成长”哈~
老实讲,我并不希望他能在幼儿园学到多少“知识”。这个知识我是指学术上的成果,比如会算多少的数学,会识多少的汉字,会背多少唐诗,会拍多少个球。我总觉得这些东西不应该是在这个阶段去追求的(这些指标来衡量知识,本身就很片面)。
我更希望我的小孩在这个阶段能够认识到自我,能够关注到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想法;
更希望他能够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懂得那些事情自己是可以搞定的,是应该自己负责的;
还希望他能够学会和除了家长之外的人接触,懂得和小朋友、老师沟通,能够体察到别人的情绪,懂得尊重别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到他人的帮助。并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社交的快乐。
02
—
你希望孩子通过什么方式学到这些东西?
知识类的很容易教,传统的说教式的就好了。也很容易衡量,考试然后按照分数排位。
可是认识自我,体察别人,社交活动这些可怎么教呢?
关于幼儿教育的本质,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它的前提是把受教育的孩子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像爱和尊重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一样去爱和尊重一个孩子。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下学习的。教师应该更多做一个facilitator,而不是teacher。
在爱和尊重的前提下去引导和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并鼓励他在未知领域去尝试,逐步找到自己对生活的兴趣才是一个真正好的教育者应该做的。
日常起居(吃、喝、拉、撒...)及日常事物观察(光、影、沙、水...),细心引导起来都是学问。
协作中构建学习
回馈尊重与爱,特别的日子自制特别的心意。图为母亲节,给去学校的妈妈们准备花瓣雨惊喜。
深入接触,更懂得如何关照比邻的小动物。
03
—
你以为找到一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吗?
很多人对于学校的态度是,既然小孩上了学,那么教育小孩的责任就应该主要在学校和老师了。小孩“学不好”?第一在他自己,第二在于学校!殊不知,对一个小孩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家庭。
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待家人,对待生活事业,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小孩是有最大影响的。
我之前看过英国的一个研究,研究者想了解是什么因素最终影响了一个小孩是不是爱读书。
他们找来一组阅读能力很强,很爱读书的小孩做为实验组,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相似,但是不爱读书阅读能力相对弱的控制组小孩,然后去分析他们的能力差异和什么因素相关性最大。
这些因素有家庭的经济能力,所在学校排名,父母的学历,家庭的藏书量,父母的阅读量等等。最终的分析结果表明:小孩的阅读能力和家庭经济能力、学校优劣,父母学历,甚至家庭藏书量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最具决定性的是父母的阅读量。
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这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本性。在家庭的朝夕相处中,他自然的会去吸收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句话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你的闪光点也能看到你不想看到的自己”。颇有几分道理。
转自:http://www.sohu.com/a/247393525_115015
所以要想教育好小孩,让小孩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首先家长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所学校。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幼儿园——
你想让孩子学会爱和尊重,也需要找到能真正去爱孩子和尊重孩子的老师;
你想让孩子体察到大自然的美,就不能整天在教室里关着他;
你想让孩子找到生活的乐趣和自己的兴趣,就要能在家庭和学校里给到他尝试的机会,不怕犯错,甚至鼓励和支持他的某些”犯傻“行为。
而挑选学校时,学校对家长成长的关注,和对家园共建的重视程度,也是需要特别考察的因素。
在诺&一的学校,亲子阅读需要配合孩子完成一个记录——“今天陪伴你的人是什么颜色”。
通过每周不断的这种互动,孩子对于颜色、人的心情、状态的感受也越来越纤细、敏锐和丰富。而家长,也通过这样的亲子沟通,越来越了解孩子对事物的感受。
同时学校还有一个传统,爸爸们需要亲手制作木工礼物送给孩子。
提前几个周末爸爸们就会集体赶活,潜力(时间、精力、创意、烂漫…)被无限激发。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想找个机会把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做一个整理。一个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
比家大一点,自由没有枷锁;
没有指责,平等真诚。
孩子的特质被发现和欣赏,能有一个快乐、被看见、被尊重、有创造性的童年!
在小孩上学的这些年中,读了一些书,了解到很多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有幸结识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很多像我一样的妈妈爸爸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小孩上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很庆幸能够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良师益友,让我学到很多。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认清自己的诉求,找到适合你和小孩的理想学校。
最后附上一些教育理念相关书单:
@蒙台梭利
《爱与自由》孙瑞雪
【这本书基本遵循国外蒙台梭利系统理论,每个章节都有一个蒙氏理念+实际案例,可以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的入门书了解。】
《童年的秘密》 玛丽亚.蒙台梭利
【这本书作者就是玛丽亚.蒙台梭利本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她对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她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
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书,全面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首推。】
@瑞吉欧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卡洛琳·爱德华兹等
【这本书属于瑞吉欧幼儿教育精选专业丛书,相对全面、专业。正如百度百科中所介绍,这本书将带领你的眼睛越过高墙。另外整套丛书一共6册,其余5册分别为:《除了蚂蚁什么东西都有影子》,《我们都是探索者》,《瑞吉欧·艾米利亚市属幼儿园和婴幼园指南》,《劳拉日记》,《对话瑞吉欧·艾米里亚》。感兴趣的可以延展了解~书中《其实有一百》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立者马拉古奇。他坚信儿童有好奇心,及强大潜力,应当鼓励儿童去自己发现和探索世界。】
分享该诗片段: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
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
@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
【严格来说不算儿童教育类书目,算是儿童文学作品。
力推!之前文章也提到,这本书让我真正看到家长、学校、老师可以有的美好关系,并激发我更深入地思考真正想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是开启了我幼儿园择校的一扇窗。是亲子共读的好选择,各种生动的场景和故事,也让小豆豆也成了一一心中的一位好朋友。】
《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不只是一本书,还是一座真正的学校,被称为“放任学校”、“现实中的巴学园”。
这所允许孩子按照自己意愿生活,却令每一个常人眼中的“问题儿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独立自主,阳光自信,爱己爱人。这本书记录了尼尔校长、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快乐片段。
这本,我也还没来得及阅读。不过光看介绍,觉得和《窗边的小豆豆》写作风格应该很像,已经迫不及待把这本加入购物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