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住校了,当妈的心里,一百个放心不下!
文 | 魏智渊
源 | 原创
░几句话读完全文░
1.分离是成长的一部分。
2.协助孩子做好住宿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3.遇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并学会与孩子谈判。
母子一场,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目送」的过程,其核心乃是「分离」。
分娩是一次分离。
断奶是一次分离。
分床是一次分离。
寄宿是一次分离。
青春是一次分离。
成家是一次分离。
为什么要「分离」?
因为孩子必须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去生存、交往、创造,去发展生命之种种可能性。拒绝分离的家长,往往会培养出各种类型的「巨婴」。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不恰当地干涉孩子的校园生活、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乃至于择偶,这样真的好吗?
支持与干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先不说这些,迫在眉睫的,是孩子要住校了,父母怎么办?
有一些流传甚广的鸡汤文,讲寄宿的危害,谬误多多,将关键定位于寄宿还是不寄宿,甚为滑稽,以后再批驳。今天跟大家说说,孩子确定要住校了,孩子和父母,怎么顺利地完成这个过渡?
1
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疼痛;每一次分离,都伴随着焦虑。疼痛和焦虑,并不都是不好的东西。
孩子的焦虑和退缩,是在分离面前的本能反应。
在成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变化,从家里住到了学校里。但对孩子来说,这却可能是一场「英雄的旅程」。
虽然,有的孩子选择了主动上路(「妈妈,我今晚就想住到学校」),有的孩子选择了被动上路,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孩子离开了熟悉的王国,要踏上一段冒险的旅程,并最终打败内外的敌人,建立起自己的王国。于是,小狮子王加冕,成为王国,直到下一次流浪……
显然,只要上路,就会遇到……
你以为是「隆重的庆典」?
《犟龟》看多了吧?
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可怕的巫婆!
孩子首先遭遇的,是安全感的丧失。在重新建立安全感之前,孩子必然是恐惧的、焦虑的。问题的严重之处在于,这种恐惧与焦虑,绝大多数情况是潜意识的,本能的,孩子能够用全部的生命感受到,却无法用语言向成人传达,除非你能解读它。
注意,巫婆已在路上,危险即将来临。
那个说「妈妈,我今晚就想住到学校」的孩子,很快就会打电话给你:
「妈妈,马上过来接我回家!」
2
在继续往下讲之前,先讲最近听到的一个小故事。
学校在入学测试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拿笔一直在手臂上画,老师过去问:「你是不是没有草稿纸了?」孩子点点头,老师才拿草稿纸给他。
在成年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要一张草稿纸有什么难的?但孩子宁可在手臂上密密麻麻地演算,也因恐惧而无法张开嘴。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我。一直在学校呆了多年,考试的时候,我都尽可能地节约纸张,避免向老师提出请求。
什么意思呢?
成人觉得无足轻重轻而易举的小事,都可能对住校的孩子造成困难,巫婆不只是事实,更可能是孩子心造的幻影。做老师的,谁没经历过这样的对话?
「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铅笔断了。」
「为什么不自己削?」
「忘记带削笔筒了。」
「为什么不向同学借?」
「……」
许多孩子的反应,就是呆呆地坐在这里,甚至是习得性的无助。
3
那么,在宿舍,孩子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1.生活问题。
洗漱、入厕、生病(感冒或肠胃不适)……有时候甚至是不会使用生活设施,或没听清楚老师的叮嘱。当孩子想上厕所时,有人在洗澡,或者准备上厕所,发现妈妈没准备手纸,或者已经上了厕所,发现没提前拿出手纸。这些时候,有的孩子的内心,就是绝望的。
如果还有尿床等问题呢?孩子的内心必然是崩溃的。
2.交往问题。
如果不加指导,那么,在宿舍和教室里,将很快出现领导者与顺从者。在极端的情形下,还会出现施虐者与受虐者的组合。所有的这一切,都极有可能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人际交往是一门必须加以指导的功课,大多数学校教不了,而且意识不到要教这个,这是家庭应该重点介入的。
一般来讲,孩子总会有轻度的社交恐惧症。再加上一群自我中心主义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必然像不同王国的国王面临资源争夺一样。谁先洗漱?谁先入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虽然在大人乃至于生活老师看来,都是些鸡毛蒜皮。但正是在这样的鸡毛蒜皮中,孩子在形成自己应对世界的模型。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人。
总之,此刻他们只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然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
面对危险,战,还是逃?
孩子的第一反应,多半是逃。
「妈妈,我要回家!」
4
孩子的焦虑传染给了父母,父母也焦虑不安。
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下,父母很容易采取两类措施:一是频繁地接孩子回家,结果孩子养成了依赖,不断地以逃避住宿的方式解决或推迟住宿问题;二是一狠心,扔进学校,随你哭喊,反正这是一个必然的适应期,你慢慢就适应了。
的确,你只要不顾孩子的意志,让他无路可走,就像把一个不情愿的小动物扔进斗兽场,他也会慢慢地活下来,并逐渐适应。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你放弃了一次指导他学习的机会,二是他很有可能形成了一种有害的适应模型。哪所学校没有从家里拿东西贿赂同学的孩子?
那么,什么是帮孩子适应住校生活的正确姿势?
好吧,现在坐端正,打开书,看看童话里是怎么讲的。
▼
几乎所有的成长童话中,都至少有一个帮助者。可能是一个好女巫,可能是一个智慧的老人或动物,可能是留下来的锦囊或父母的幽灵……然而,所有的童话都在暗示孩子,路必须自己走,困难必须自己克服,帮助者是为了支持你,而不是为了代替你。因为代替你,成长就无从谈起。
帮助者有两个类型。
一类帮助者,给你安全感,抚慰你,在你饥渴的时候给你食物与水,以及一张舒服的床,告诉你没有关系;一类帮助者给你方向,引导你,激励你,告诉你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很显然,这代表了成长中的两股力量,其原型是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这也意味着作为父母,我们要给予孩子两类帮助:接纳他,发展他。
智慧的父母,就是要在这两股力量之间保持平衡。否则,孩子的小船说翻就翻。
当然,班主任和生活老师,也是十分重要的帮助者。不过,那是另一个话题。毕竟,大多数学校,班主任或生活老师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父母不补位,谁补位呢?
5
那么,父母如何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于出色的帮助者?
注意,我要划重点了——
不要只做救火队员,而要协助孩子策划宿舍生活。
第一步:进行住宿生活策划
可以使用一些工具,脑图或者清单,小学一年级新生都可以使用。清单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要适应宿舍生活,我需要购买哪些基本的生活物品?
一旦遇到麻烦,我怎么跟生活老师、班主任以及家长进行沟通?
和同学住在一起可能会遭遇哪些问题,我应该如何应对?
(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写成文章,以后会写,为节约篇幅,此不赘述。毕竟,这篇文章重点是帮家长理解自身的角色,而不是提供细致的方法技巧。)
策划的过程,是通过漫长的讨论(你可以花很多天,每天花点时间),来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地完善思维。你可能习惯于包办,给孩子一次准备好,可是,为什么不把住宿这件事,转变为一个学习过程呢?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有些选择,例如书包的颜色之类,何苦一定要代替孩子?
列清单。
讨论。
完善清单。
执行。
第二步:与老师沟通
尽可能分别与班主任、生活老师进行沟通。沟通的目的有两个:
1.了解必要的信息。
2.提出合理的请求。
必要的信息,除了作息时间表及设施情况外,还要了解一下洗漱、入厕、饮水、医疗等细节。然后重点是:
1.加生活老师微信并留下联系方式。
2.了解是否允许孩子带手机,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手机,如果不带手机的话孩子在什么时间段可以与家长联系等信息。
这主要是保持渠道畅通,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然后,你可以提出一些请求:
1.孩子遇到任何问题,请最好同步告知家长。
2.孩子每周在学校的情况,在住校的开始一段时间内,请让家长知情。
第三步:与孩子沟通
已经协助孩子准备好了必要的物品,也帮孩子熟悉了流程。与孩子最后的沟通,其实就是一些叮嘱吧。
核心是:遇到问题找谁解决,怎么解决。
1.和同学相处要注意哪些事项?(列举)
2.遇到问题怎么向老师求助?
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联系爸爸妈妈?
4.在什么时间,如何联系爸爸妈妈?
5.紧急情况怎么办?
孩子了解了可能面对的困难,并且有了相应的指导,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找父母的可能性就大大地降低了,而且孩子还会特别有成就感。
完成了上述几步,孩子,或者说「年轻的国王」,就相当于拥有了魔法、工具或军队,他会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勇气踏上战场,去赢取胜利。
6
良好的准备,能够避免大多数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仍然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孩子哭闹着说:「我要回家!我不要住校!」家长怎么办?
不要试图说服孩子,首先接纳他的情绪
不但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而且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尽可能地说,帮助他把焦虑和不安宣泄掉一部分。有些时候,孩子只是需要有人倾听,自己慢慢就安静了,问题就解决了。试图说服孩子,会进一步地激发他的负面情绪,从而让他变得更紧张。
等孩子安静下来后,跟孩子讨论现状
可能孩子无法安静下来,也至少要等到稍微平静一些的时候。父母要搞清楚的是,孩子不愿意住校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或者是什么诱发了这种行为?
如果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件,只是一种分离焦虑,那么,就需要跟孩子来讨论:
1.哪些事情或原因让你不想住在学校?(帮孩子自我澄清)
2.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跟老师进行沟通?
3.父母现在接你很不方便,你觉得自己能坚持到周末吗?
如果没有特别特殊的原因,孩子又十分固执,则可以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进行谈判:
1.你今晚挑战一下,如果到明天,你觉得还是很难适应,必须回家,那么,明晚我接你回家好吗?
2.如果我今晚接你回家,那么,明晚一直到周末,你都必须呆在学校里,可以吗?
3.如果你今晚能坚持下来,一直坚持到周末,我就带你去……
如果种种招数用尽也没办法,那还是接回来吧。尤其是孩子如果伴随着肚子疼等疾病(实际上是心理压力所致,并非疾病),那么更要接回来,重新学习适应。
安抚好孩子后,要及时与老师保持沟通
其实无论孩子是否被安抚好了,都要事后与老师进行沟通。沟通的目的很简单: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同时,也需要积极的反馈。
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被关注,嘘寒问暖,那么,他就会减少分离焦虑,更快地融入;
如果孩子的每一份坚持都能被看到并被激励,那么,孩子就有了更多的坚持下去的勇气。
遗憾的是,会闹的孩子有糖吃,老师的注意力,往往被熊孩子所吸引,而无法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内向的胆怯的孩子。那么,家长的经常的沟通和介入,就会帮孩子赢得关注。
7
慢慢地,孩子适应了,宿舍不再是他乡,而成了他的领地的一部分。这从本质上意味着他已经能够扩大原来的疆域,在家庭之外重建生活。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结束。
孩子现在开始需要学习高级技巧。毕竟,之前只是为了「活下来」,现在,得考虑怎么活得更好,把宿舍创造成一个有意义的地方。
不过,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全文完)
▼
▲有朋友说不知道如何关注,特附上二维码
点击作者栏中“知父母”字样也可进入关注页
⊙知父母编辑团队制作
⊙未标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如果觉得有用,默默地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