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yijuwx Intro 聚合优质创新技术与质量人群的新媒体平台,专注于时政、健康与生活资讯,捕获|原创|深度|多元|解读各类热点。秉持“健康视角、客观公正、严谨调查、责任担当”的媒体理念,以全球的广度和维度审视未来的健康领域,聚焦健康中国的发展进程。 点击上方“医局”,选择“关注公众号” 医学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医局(ID:yijuwx) 王红阳,山东威海人,197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1992年获德国乌尔姆大学临床生化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其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年前,面对中国是世界肝病大国的现实,她曾许下誓言:未来肝病研究领域必须要有中国一席之地! 她放弃在德国发展的机会,选择回国,带领研究团队探索攻克肝癌的密钥。 她,就是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1952年,王红阳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17岁那年,随着一列运满新兵的列车,王红阳去往大西北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在六盘山脚下进行了新兵训练后就作为一名卫生员被调去参加了中央医疗队,开赴宁夏最偏远、最贫穷的农村,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 1972年的春节,已经是一名护士的王红阳兴冲冲的回南京探亲。没想到迎接她的是不幸的现实。当时刚从“五七干校”归来不久的父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那年冬天,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逐渐消瘦,把鲜血一口口咯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呼吸微软直到一步步离开她。 对于刚刚成年的王红阳来说,父亲的离世是个巨大的打击,也让她感到了在疾病面前的无能无力。 回到了部队,整整一周,王红阳沉默不语,人生的选择在她面前展开,她认认真真地考虑了她的未来。 一天傍晚,王红阳终于鼓足勇气敲开了队长的办公室,泪流满面却又无比坚决地说:“我要当医生!” 1973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工作,全国高校恢复考试招生,王红阳被推荐参加考试。 考前半个月,她几乎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工夫不负有心人,王红阳终于以高分考取了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 在四年时间里,她心无旁骛地专心于学业,心中充满了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圆了医生之梦。 日日夜夜的学习,不计休息和报酬的工作,王红阳逐渐掌握了扎实的临床基础,在临床工作中崭露头角,但是困惑也随之而来。 面对消化道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 王红阳面对大量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和心力憔悴的病人家属,她一次次强烈地感受到人们面对亲人离世时的那种无助与悲哀。 她发觉,只有基础研究有所突破,应用技术才能有所飞跃。临床诊断才能有更先进的技术,临床治疗才能有更有效的药物。 在临床工作第一线的王红阳越来越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她开始关注生物学、细胞学等医学领域前沿的最新动态。 为了尽快掌握医学发展的前沿信息,王红阳千方百计地搜寻国内外的最新文献。 为了换回一本英文原版的《内科学》,她花去了几乎一个月的工资,咬着牙一页一页地啃这块硬骨头。 1989年,在时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的吴孟超院士和中德医学会主席袭法祖院士的大力推荐下,王红阳获得了留学德国的机会。 “9年留学生涯,我的人生之旅开始了一个新的航程。从此,我与基因、与生物信号转导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乌尔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王红阳进入慕尼黑的德国科学院马普生化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从此,她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一个更艰深、更前沿的领域——生物信号转导。在那里,她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也品味了成功的喜悦。 1995年6月1日,是王红阳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日子。 经过500多个日夜的反反复复的实验,王红阳终于发现并克隆出了一个新的基因——胞浆型酪氨酸磷酸酶,并把它定名为“PNP-1”。 当她兴冲冲向马普生化所所长,德国导师AXEL ULLRICH报告时,导师却说:这个新基因被一名日本科学家刚在一个星期前发现了————载入史册的是日本科学家命名的名字,叫BAS。 王红阳一下子懵懂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 王红阳泪流满面。但是,她第二天就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吃、住、学习,死死地钉在那里。 1996年初冬,王红阳终于在世界上首次从胰腺癌中克隆出PCP-2,即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并提出MAM型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新的概念。 这一成果获得国际专利,并以王红阳的命名在世界人类基因库登陆。 王红阳与她的同事又陆续发现了免疫抑制受体SIRP(信号调节蛋白),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BDP-1,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PCP-1、HCC-1等新的重要重要功能基因,丰富了人类对基因的认识。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成果。 回顾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时,王红阳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她说:“科学研究本来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成果。 科学研究需要强烈的追求,需要不断的激情投入,需要有做研究的坚定的意愿,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需要平和的心态,需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和长期探索的准备。” 王红阳在德国科学院马普研究所的六年,写了10多篇论文,她参与完成的“信号调节蛋白的负向调控机制”的论文在著名的“自然”(Nature)杂志发表。 德国导师AXELULLRICH教授高度评价王红阳的聪慧、能力和为人: “她的顽强决断能力,主动进取精神,对科研工作的渴求和奉献精神,使她超出我25年科学生涯中所交往的90%的同行”。 王红阳带着在德国争取的250万元科研经费和仪器设备,于1997年回国创办了“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 次年该中心被评为“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 为提高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她首先开展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寻找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稳定性好的肿瘤标志物。 从肝癌组织中分离和鉴定了肝癌高表达基因MXR7/GPC3,从临床大样本验证到动物模型观察,详细论证了它在肝癌的表达与作用的特异性。 尤其是在AFP阴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现已获得国内外的发明专利,开始产业化研发。 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不同肿瘤有不同的标志物,不同阶段的肿瘤也有不同标志物。 王红阳带领实验室人员运用基因芯片、双向电泳、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筛选出一批新的、具有肿瘤标志物价值的分子,对避免肿瘤“漏网”及临床分型、分期,指导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她针对肿瘤磷酸化网络调控的前沿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发现和鉴定了一组具有磷酸化调控作用的新的功能基因。 丰富了人类对肿瘤发病机理的认识,为研发新的肿瘤诊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为肿瘤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目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的研究和1000多例临床实验发现,人体内一种叫GPC3的蛋白聚糖物可作为检出早期肝癌的分子标志物。 而且,目前这项研究已进入诊断试剂研发应用阶段。 GPC3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而且具有很强的肝癌特异性,如作为甲胎蛋白的补充,能够大幅提高肝癌诊断的正确率。 它是一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非常有潜力的肝癌早期标志物。”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消息,将有望大幅度提高肝癌诊断的正确率。 ▼王红阳专访视频片段 更多文章 警惕!287个涉嫌非法社会组织被曝光! 关系你的看病、养老…这6个民生好消息... 钟南山:大部分人都是被气死的 | 呼吸病学专家 卫计委撤销!医生相关变化有哪些? 陈香美:用爱谱写中国医疗 | 肾脏病专家 13个OTC爆品被查封,包括维生素C片、咽炎片 医局微信公众号《医局观察》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0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医疗观点。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