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喝一碗谷雨茶,与春天告别|跟着唐诗去旅行NO.48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48期节目


亲子营推出一档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每天五分钟,周一到周五,

讲一首诗歌,赏一个景点,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

有趣、有料、有成长,

让孩子足不出户,即可游遍三山五岳,

不必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


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李白曾“南穹苍梧,东涉溟海”,

杜甫也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

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

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甚至是千年迷城楼兰胜境,

每一处,都能在唐诗中寻觅到其身影。


今天,我们将迎来中华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一个听起来散发稻香的节气名字,用名字提示着播种时节,用春花凋敝的景色告知着暮春的到来。气象专家表示,“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今天这一站,我们要到谷雨时节的江南乡村看一看。

1


乡村四月

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谷雨时节的景象,前两句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暮春初夏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2


据古书记载,传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一直没有文字,如果需要记录事情就使用绳子,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但是时间一久,根本就记不清楚了。到黄帝时代,有个叫仓颉的史官,立志要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日思夜想,到处观察,历经三年,把日月山川、鸟兽虫鱼等事物的形状,画成不同的符号,赋予不同的含义,发明创作了文字。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黄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一起来学习。由于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便在春末夏初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


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提醒人们播种。所以在这个时节,小朋友们会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它就是 “布谷鸟”,也叫子规鸟和杜鹃。


另外,茶树经过一冬休憩,又经过清明最清净明洁的雨水润养,这个时候茶叶肥肥嫩嫩,满是氨基酸和维生素。人们常说的茶中佳品“雨前茶”指的就是谷雨茶。据说这天采的茶对身体特别好,可通全身不畅之气。此时喝新鲜绿茶,正契合了春日养肝、清湿热的身体需求,怪不得民间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其养身之效不是虚的。

小朋友们,谷雨过后,意味着今年的春天即将过去,“绿满微风岸,鱼翻谷雨萍”的美景,可就再也寻不到了呢。让我们找个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山水林间,再看一眼暮春美景,喝一盏谷雨茶,与春天告别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记住这个充满稻香的湿润名字“谷雨”。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48期


-诗词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

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重点字词解释-


(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1. (3)子规:鸟名,杜鹃鸟

  2. (4)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 节目简介 ♫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是由亲子营推出的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

        该节目由互联网播音界资深主播夏萌姐姐主持。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