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坛巨匠“失意”与“诗意”交融的人生|跟着唐诗去旅行NO.52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52期节目


亲子营推出一档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每天五分钟,周一到周五,

讲一首诗歌,赏一个景点,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

有趣、有料、有成长,

让孩子足不出户,即可游遍三山五岳,

不必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


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李白曾“南穹苍梧,东涉溟海”,

杜甫也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

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

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甚至是千年迷城楼兰胜境,

每一处,都能在唐诗中寻觅到其身影。




今天这一站,让我们来到桃花灼灼的大林寺看一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



为什么白居易会被贬官至江州呢?这还得从他的诗歌说起。


白居易在李白杜甫等诗坛巨星相继殒落后,担当起诗歌繁荣与振兴和重任;以“新乐府运动”,在唐诗江湖里开宗立派。尤其是他的“讽喻诗”,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黑暗和下层百姓的悲惨遭遇,如同一把利剑在日渐衰败的中唐横冲直撞。不仅如此,白居易还将这样的文学理想,带进了他的为官之道。遇有不平之事,即直言上奏,渐渐地,他的谏言激怒了皇帝和当朝权贵。


公元815年,唐朝宰相武元衡在早朝途中遇刺身亡,白居易又立即上书,要求严查凶手,这个事件成为权贵们公报私仇的契机,他们联合起来,以他只是一个闲职官员、无权干涉朝政为由,要求唐宪宗将他贬官。更为狠毒的是,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不慎落井而亡,他们居然说白居易在守孝期间写过《赏花》和《新井》等诗歌,大逆不道,不配朝中为官。



2



慢慢地,他选择了亲近自然,悠游山林,在山下建造草堂,读书写作,闲时溪边垂钓、与友人唱和、诗酒琴棋,心境也由激愤不平转变为平和旷达,咄咄逼人的讽喻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闲适诗,《大林寺桃花》就创作于这个时期。

元和十二年四月初九,江州地区的风景美不胜收,白居易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聚集庐山。来到江州两年了,白居易愈发感觉到位卑、官小、地偏也没什么不好,起码,可以随时开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行人从遗爱草堂出发,历经东林寺和西林寺,最终登上了香炉峰的峰顶。没错,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由于天色渐晚,大家决定留宿在不远的大林寺内。当推开大林寺的佛门时,白居易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大林寺内桃林繁盛,桃花深浅,一片三月春光。诗人惊讶欣喜之余不禁感叹:不是已经四月初夏了吗?山下的桃花早已芳菲不再,怎么这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竞相开放呢?多日来,每每看见零落的花朵,我都伤感不已,这一年的春天又要走了,该去哪寻觅它呢?却不想,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于是脱口而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



江西九江境内山水风光迷人,名胜古迹荟萃,众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230多个景点景观星罗棋布,构成以庐山、鄱阳湖为主体,融古今高僧、名士妙文、书院翰香、建筑艺术和政治风云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大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因位于大林峰上,故称大林寺。可惜现在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在白居易咏诗的小路上传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啦。

庐山

鄱阳湖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的旅行就到此为止,你们知道为什么大林寺的桃花比山下要开得迟吗?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吧。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第52期



-诗词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

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重点字词解释-


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⑷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⑸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 节目简介 ♫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是由亲子营推出的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

        该节目由互联网播音界资深主播夏萌姐姐主持。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