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千年的不朽失眠|跟着唐诗去旅行NO.60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60期节目
亲子营推出一档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每天五分钟,周一到周五,
讲一首诗歌,赏一个景点,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
有趣、有料、有成长,
让孩子足不出户,即可游遍三山五岳,
不必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
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李白曾“南穹苍梧,东涉溟海”,
杜甫也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
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
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甚至是千年迷城楼兰胜境,
每一处,都能在唐诗中寻觅到其身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在苏州城外有个小镇,镇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桥两边种着茂盛的枫树。秋天到了,江枫如火,红叶、蓝天、小桥、人家,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于是这座小桥得名枫桥,小镇叫做枫桥镇。
这一年,秋意渐浓,科举未中的诗人张继,怀着一颗失落的心乘船来到苏州。正好路过枫桥镇,只见天色已晚就把船停在镇上休息。夜深了,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陪伴他的还有一盏忧伤无眠的孤灯。树上传来了一阵乌鸦的叫声,粗嗄嘶哑,更衬得月色暗淡无光。月亮已经西斜,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更深露重,在空旷的田野上结起了霜花。几片枫叶打着旋飘落在江面上,泛起涟漪。不远处的岸边停靠着几只渔船,闪烁的火光点燃了诗人心中寂寞的愁绪。唉,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揭榜之日,却并没有他“春风得意,插花游街”的荣耀。
“当——当——”,钟声响了,原来是苏州城外那千年古刹寒山寺中传来的打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悠远绵长。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却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他被寒山寺的钟声震撼了,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用诗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了,于是他情不自禁的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且诗的第三句中就藏着两个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
首先“姑苏城”就是今天的苏州,俗话说“苏州园林甲天下”,没错,说的就是苏州的古典园林,集山水、建筑、雕刻、书画为一体。另外苏州的水乡古镇、人文遗产也是闻名内外,比如昆山周庄、西山、刺绣等等,让人大饱眼福。
另一个著名游览胜地“寒山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寒山寺修建于梁朝,原本只是姑苏城外一座很普通很渺小的寺庙,到了唐朝的时候,一个叫寒山的僧人隐居在这里,天长日久,人们就把这座寺庙称作寒山寺了。但那时的寒山寺籍籍无名,直到我们的张继来到苏州,直到张继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寒山寺的命运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此僧客不绝,香火旺盛。
特别是寒山寺的钟声更是享誉海内外,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这里,聆听钟楼中发出的108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为什么要敲108下呢?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的旅行就到这里了。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得那一年科举红榜上的状元郎,但是我们记得霜天寒夜、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诗吧。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60期-诗词译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重点字词解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4)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5)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6)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7)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8)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9)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10)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