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跟着诗词去旅行NO.73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73期节目 ▾
南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出生于江苏宜兴,古称“阳羡”。这个江南小城,盛产湖光山色、修竹佳茗。苏东坡就曾两次感叹,要买田筑屋终老此间,可见阳羡之美。但是此时的南宋危机重重,北方逐渐强大的蒙古在灭掉金国之后,未给南宋半口喘息之机就紧逼而至。所以蒋捷自出生开始,满耳里听到的都是战乱杀伐。
在一个暮春的时节,一叶小舟,悄无声息地离开杭州,划到了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词的上阙初一看无非写春愁难解,借酒浇愁而已。略加细察,可以看出此中大有起伏,情思在跌宕中激越波荡。词人的一腔“春愁”待酒以浇的渴望,在“江上舟摇”或“楼上帘招”的飘流中是得到瞬间的满足的。可是当江上小舟载着这薄醉之人继续行去,看到“秋娘渡与泰娘桥”的景色时,风吹酒醒,雨滴心帘,只觉风入骨,雨寒心。转而“秋愁”复涨,而且愈涨愈高了。情绪的起伏就是如此激转湍漩。“秋娘渡”、“泰娘桥”指的是吴江一带地名。词人在此处指代苏州吴江一带景物之美。正是这美景愈触发诗人的愁思,思念起了在家的“笑涡红透”、“软语灯前”的妻室。
下阙的“何日归家洗客袍”暗接上阙的因风雨之声而强化了的思家之情。使之具体化。“洗客袍”的意思就是结束飘流的不安定生活,重新过着由佳人相伴、素手调笙,燃起心字型清香的宁静怡乐的生活,但这可能吗?所以“何日归家”是无望之叹!莫说有家难归,即使归家了,“客袍”洗得了么?国已破,家难在!对一个忠贞之士来说,从此将是无尽的流亡生涯,往昔温馨雅事都已在“何日”之问中一去不复返。失落了这样的心境,也就结束了这样的情事,这是肯定的,所以“何日”之问,其实他已是自答了的。
最后三句尤为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辨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人呢?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再进一步推去,家国呢?一旦破败,还能重见么?“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全过程,怎样抛的,本极抽象,现今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明示出来。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首《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作者=蒋捷(南宋)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第73期-诗词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重点字词解释-
(1)吴江:今江苏县名。在苏州南。
(2)浇:浸灌,消除。
(3)帘招:指酒旗。
(4)秋娘渡:指吴江渡。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渡:一本作“度”。
(5)桥:一本作“娇”。
(6)萧萧:象声,雨声。
(7)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8)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