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发烧友杜牧,嘲笑周瑜“借东风”|跟着诗词去旅行NO.87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87期节目 ▾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汉建安十三年冬,荆州江夏郡,大江北岸。曹军水寨之中,大舰之上,鼓乐齐鸣,宴饮喧天。曹操一手持樽,一手横槊,高声吟诵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边文武官员亦举杯欢饮,齐声唱和,声浪如潮。众人个个喝得醉眼朦胧,东倒西歪。没有人注意到,周边诸多战船上的曹军因不服水土、不习水战,个个吐得病眼朦胧,东倒西歪;更没有人注意到,大江对岸的赤壁矶下,吴军士卒正将柴草、硫磺等物悄悄搬上数十只小船....
数日之后,东南风起,江浪汹涌。江东大军在主帅周瑜的指挥下,黄盖率船队诈降,船快如箭,撞入曹军水寨,一齐点火。风助火势,烟焰漫天,江面上一派火红,映彻天地....
纷飞的战火下,一支普通的断戟落入水中,坠入江底的泥沙里,被长久地掩埋了....
时光荏苒,断戟转眼已经沉睡了600年。这一天,大诗人杜牧游览赤壁,偶见沙滩之中埋藏着一段折断的铁戟,上面已是锈迹斑斑。将它仔细磨洗一番后,认出了这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杜牧不禁感慨万千。他铺纸蘸墨,挥笔写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如果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在邺都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美人的时候,大乔夫人和小乔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这首诗的气势很足,眼光很高,在诗人杜牧看来,指挥了赤壁大战的周瑜并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场战役的胜利,全靠了天气的帮忙,跟周郎的韬略没多大关系。言下之意,周瑜和他杜牧相比,不过尔尔。
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不过是志大才疏的文人吹吹牛皮而已。然而杜牧敢于嘲笑周瑜用兵,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诗人杜牧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晚期,经历“安史之乱”后,外有吐蕃、回纥入侵,内有藩镇割据,战事连连。因此,杜牧特别关注政治军事,是个名符其实的军事发烧友。他还撰写了《论战》等军事著作,甚至还亲自注释了《孙子兵法》,并且得到了军事界的一致认可,被列为注解《孙子兵法》十大权威之一。
可惜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又通晓政治军事,但始终未能得到朝廷重用。所以杜牧《赤壁》这首诗的真实含义是借史抒怀,对自己的军事才能无处施展而感到不平,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小朋友们,赤壁一战,天下三分。而赤壁之战发生地,就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之滨的南岸。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有石刻“赤壁”二字,据说赤壁火攻时,周瑜站在矶头指挥,忽见冲天火光把断崖照耀得彤红一片,不觉豪兴大发,当场写下这两个楷书大字,令人刻石纪念,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
《赤壁》
作者=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87期-诗词译文-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
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倘若东风不来,
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
而大获全胜呢?
三国大局不定,
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
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
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
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重点字词解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损耗腐蚀,消耗一些资源。
(3)将: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6)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7)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8)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9)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上期节目答案-
问:早晨的一声鸡鸣,向人们报告新一天气开始,那为什么公鸡每天早上都会按时按点的打鸣呢?
答:公鸡按时打鸣,是因为公鸡的大脑里存在着“生物钟”的缘故。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在公鸡的大脑与小脑之间,有一个内分泌器官叫松果腺,“生物钟”就生长在这里,松果腺在黑暗中就能分泌一种黑色紧张素,天亮了分泌就会停止,所以雄鸡能够记忆明、暗的规律,进行周期性的鸣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