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日炎炎,赏莲正当时!|跟着诗词去旅行NO.93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93期节目 ▾

中国咏莲的作品很多,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都有莲花的芳踪,一样的莲花由不同的人来欣赏、品味,便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象征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江南水乡,共同欣赏东汉时期的一首咏莲诗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到了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简称“乐府”。它是继《 诗经》、《 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通俗一点来说,乐府诗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

我们熟悉的《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就是汉乐府民歌,合称“乐府双璧”。另外,乐府诗《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江南》这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道地的汉代民歌。属汉乐府相和歌辞,一人唱、多人合,现如今此题仅存一首。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摘莲藕的时节,绿油油的荷叶挺出水面,丰茂盛美,婀娜多姿,生机盎然。年轻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于碧荷间,一边歌唱,一边采莲。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开头两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饱满劲秀。“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鱼戏莲叶间”是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一个“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最后四句用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字,反复咏唱,描绘出鱼儿久久不去,围绕莲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清澈的池水,映着碧绿的莲叶,娇艳的莲花,姑娘们欢笑着,嬉戏着,一边采摘莲蓬,一边唱着采莲歌,最后满载而归。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而且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诗吧。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词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

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

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

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

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

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重点字词解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何: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