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跟着诗词去旅行NO.120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20期节目 ▾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1927年的8月1日,南昌城头传来的第一声枪响,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迄今,这支威武的人民军队,走过硝烟,走过风雨,走过了90年史诗般的壮丽征程!


90年来,它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脚踏着祖国的大地,战胜了一切敌人,征服了一切困难,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今天是它90岁生日,让我们为它喝彩,向它致敬。同时也祝愿所有现役的和已经退役的解放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千百年来,当我们的国家、民族遭受外敌侵扰之时,热血男儿无不把投身军旅、戍边卫国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历史上的南宋时期,当金人的铁骑踏破半壁江山时,偏安一隅的统治者,却置国家山河残破、民族危亡于不顾,只图苟且偷生,以致无数仁人志士的报国愿望只能寄托到梦境中来。大诗人陆游就是其中一位,有诗为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绍熙三年(公元1192)十一月,68岁的陆游退居家乡山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他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了令人热血沸腾的传世名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当时,诗人由于主张对金作战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似乎已穿越岁月时空,飘飘悠悠,在身边蔓延。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中,却笔锋一转,写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三个字,便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暂且放在一边。是啊,在山河破碎,家国沦落,半壁江山尽陷金人的铁蹄之下面前,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接下来“尚思为国戍轮台”,当南宋皇帝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风花雪月之时,陆游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北伐,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祖国的统一,虽屡遭投降派的谗毁排挤,始终矢志不移。


最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风雨洒落的夜晚,诗人做梦都在想着,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也许他曾梦到过李广在冰河边挽弓长啸,也许曾梦到过卫青在前线厮杀,可能还梦到过霍去病在敌区的纵深处驰骋。在他心中,大丈夫虽然不能像他们一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若能快马扬鞭,纵横北国,收复失地,亦无遗憾了。这是梦,也不是梦,这是诗人现实中的理想在梦中的体现。


整首诗,作者的满腹愁绪就这样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没有卿卿我我和无病呻吟。就连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风苦雨,也在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在铁马冰河的梦想中,变轻变淡,最终成为一种似有若无的陪衬,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以其永恒魅力永远影响着后人。


最后,让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诗吧。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他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和平年代哪里有困难和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今天是他们的节日,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一说呢?快来留言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120期


-诗词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

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迷迷糊糊地梦见,

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

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重点字词解释-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1. (2)思:想着,想到。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2. (3)夜阑(lán):夜深。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3. (4)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宋书》:“铁马二千,风驱电击。”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