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间“诗仙”与天上神仙一次近距离的“对话”|跟着诗词去旅行NO.127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27期节目 ▾

哈喽,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这一站,我们要来到四川绵阳看一看。

《夜宿山寺》

李白(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绵阳,四川省地级市,古称“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州郡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绵阳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地标当属越王楼。越王楼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子李贞任绵州刺史时督建。史料记载,当年登至越王楼顶,北望剑门,72峰隐约可见;向西望则可见岷山雪山;东南可将绵州美景尽收眼底,滔滔涪江流经楼下,水面往来船只如梭,常有大群沙鸥、白鹭翻飞,为当时绵阳胜景,因此,吸引了天下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据统计,历代文人题咏越王楼的诗篇多达150余篇,为天下名楼之罕见,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文坛泰斗,由此赢得“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的赞誉。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是有的专家学者经过考证,认为这是李白少年时代所作的《上楼诗》,描写的就是越王楼。

至今,四川绵阳江油地区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李白年少时,有一次随父赴宴。一位乡绅听说李客之子十分聪明,“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便打算试一试。李白的父亲推辞不过,只好请他命题。绅士便以楼为题,没想到李白沉思片刻即脆声吟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满座惊叹,齐声赞好。

首句“危楼高百尺”,正面描绘了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巧妙组合,生动形象地将高楼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手可摘星辰”,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楼的高耸云霄。将我们的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以旷阔感。

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诗人“不敢”与惊“恐”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高楼”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了。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把楼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寥寥数笔,就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整首诗的意思就是: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小朋友们,绵阳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北川羌城旅游区”1个5A级景区,七曲山大庙、九皇山和江油李白纪念馆等13个4A级景区。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城、亚洲最大风洞群蕴含的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铸就的感恩奋进文化感天动地,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大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喽!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吧。

今天的问题是,亲爱的小朋友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古迹众多,今天,夏萌姐姐召开名楼大荟萃,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曾经浏览过的名楼,或是晒一晒古诗词中有关描写名楼的诗句吧。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第127期


-诗词译文-

 

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

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

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重点字词解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