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跟着诗词去旅行NO.132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32期节目 ▾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唐诗宋词并称于世,宋代诗歌虽然不如宋词那么有名,但是继承了唐诗的传统并且另辟蹊径也算是独具风格。其中有一位诗人以描写田园风光和乡村景象著称,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代,都为人传诵不绝。他就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范成大。今天夏萌姐姐就和大家一同分享他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南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字至能 ,一字幼元,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从小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在深山禅寺十年苦读,一朝出山,就考中进士功成名就。晚年他看破了朝政的昏暗,隐居在距苏州古城仅五公里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石湖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早在五、六千年前,人们就在这里定居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又是著名的吴王苑囿和吴越之争的战争遗址胜地。这里山水相依,烟波掩映,堪称胜绝,被誉为“吴中胜境”。

范成大的一生经历丰富,无论是为官执政还是诗词歌赋都有很深厚的造诣。尤其是晚年退居乡里创作了著名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诗集,生动描写了各个季节的农村景物,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成为宋代石湖水乡风土人情和田园生活的形象写照,对后世影响极大,范成大也因此被誉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其中《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五部分,我们今天分享的就是《夏日》部分中的一首:“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在这首诗中,范大成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一句用昼和夜的对比,向我们展示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图景。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用了老农的口气,“儿女”即男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所以他们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这一句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流畅自然,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读来意趣横生。

好了,小朋友们,范成大被人认为是继陶渊明以后最杰出的田园诗人,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就出自于他的诗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你能猜出是哪个成语吗?快留言告诉大家吧。

最后,让我们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吧。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南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132期


-诗词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

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重点字词解释-


(1)四时:四季。

(2)耘田:锄地。

(3)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4)儿:男人(农夫)。

(5)女:女人(农妇)。

(6)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7)童孙:幼童。

(8)供:从事参与。

(9)傍:靠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