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神秘红光开道而到来的“贵人”:朱熹|跟着诗词去旅行NO.141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41期节目 ▾
转眼间,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啦。今天,夏萌姐姐与大家分享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哲理小诗《观书有感》。在这首诗里,朱熹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告诉了大家应该怎样去读书。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的哲者。
据说,800多年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南街的一口古井突现光芒,耀眼的红光连续三日不绝。老百姓于是说,这是天降祥瑞,要出贵人啊。让了不得的大人物以非凡的方式出场,这是我们中国民间独有的传统,也是人们表达心中敬意的最质朴的方式之一。由神秘红光开道而来到世上的“贵人”便是朱熹(徽州婺源是其祖籍所在地)。那一年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当时人们还绘声绘色地说,朱熹降生时,眼角有七颗小黑痣,竟然像北斗七星一样排列!天啊,一个人若真的长成这样,只怕会有点破相。但当时人们可不这样看,大家一口咬定,这就是贵人之相。
朱熹,19岁就考中进士,24岁作官,但他真正做官总计不过10年,还都是在地方任职,在中央朝廷当官仅为40天。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读书、讲学和注释儒家经籍。因此,学术上的成就比其他方面更为卓著。他不仅是宋明理学家中的最高代表,还是一位知识非常广博的大学问家和教育家。
《观书有感》是朱熹最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以此题的诗共有两首,我们今天分享的是第一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初读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你看,“半亩方塘一鉴开”,意思是说半亩大小的一块小水塘,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朱熹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更引起我们的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是多么静谧可爱了!接着,诗人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然后他又高兴地自答道“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令人读后清新明快,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马上就把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朱熹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感受。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比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的知识。现如今还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好了,小朋友们,《观书有感》整首诗全无读书的影子,但处处都在讲读书的好处,这就是这首诗的美妙所在。作为一代教育大家,朱熹总结出一套“读书三到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赶快查一查、学一学吧,说不定在新学期我们就能用得到呢!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吧。
《观书有感(其一)》
作者=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141期
-诗词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
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
清澈明净,天光、云影
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
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
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重点字词解释-
(1)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2)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徘徊:来回移动。
(5)为:因为。
(6)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7)那得:怎么会。
(8)那:怎么的意思。
(9)清如许:这样清澈。
(10)如:如此,这样。
(11)清:清澈。
(12)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