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鹤楼上一场未见“硝烟”的“诗作之战”|跟着诗词去旅行NO.159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59期节目 ▾

有唐一朝,令后人咋舌的不仅仅是强盛的国力和辽阔的疆域,更让后世瞠目的是浩如烟海的唐诗。有专家考证,唐朝有传世诗作5万5千余首,史载诗人3千7百多位。当诗人们诗兴大发之时,就喜欢到处泼墨留诗。为满足这种惊人庞大的需求,唐朝的寺庙、驿站、酒楼、风景名胜等人流密集之地,都会特别留出白墙或木板,供大家挥洒。偶有名人来访,佳作传世,连带题诗之处也一举成名,等同是广告宣传了。譬如,湖北黄鹤楼就因唐代诗人崔颢的同名诗作而天下闻名。


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当时,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此楼以瞭望。到了唐朝,黄鹤楼的军事性质逐渐弱化,演变成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都会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崔颢,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旧唐书》曾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相提并论。可惜他好饮酒和赌博,早年以宫廷诗为主,情志浮艳,导致仕途浮沉,终不得志。后来,他游览山川,经历边塞,视野大开,临老却转性了,诗风也变得雄浑自然。《黄鹤楼》就是他晚期的作品。

这首诗以充满遐想的“仙人骑鹤”故事开头,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神话色彩。可惜仙风道骨的昔人已经离去,一个“空”字,暗示了诗人心里对这座富于传说的黄鹤楼的憧憬和看见空楼时的怅然若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目送,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句,由遐想回到现实,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时分,最容易生出旖旎的愁思。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面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诗作以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也暗合了开篇时的怅然若失。

这首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令人叹为观止。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乡愁情怀的抒发也没有愁苦万分,而是波澜壮阔、豪迈昂扬,因此这首诗不仅成为崔颢的传世之作,也奠定了他的一世诗名。

话说崔颢来了一趟黄鹤楼,登高望远,心有所动,写了一首感怀诗,放在那儿,也没有大不了的。只不过时隔许久,李白也来了。黄鹤楼立刻风生水起,骤起波澜。因为崔颢的这首诗竟然使诗仙李白大伤脑筋,面对美景,诗兴全无,不得不遗憾地叹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话说得无比勉强和无奈。以李白的文名,“哲匠敛手,无作而去”,甘于屈于人下,实在少有。听说,李白后来并不服气,在游览金陵的凤凰台和鹦鹉洲时,专门仿照崔颢的《黄鹤楼》,写了《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2首诗,引来后世许多评论大家的点评。

小朋友们,虽然李白第一次面对崔颢的《黄鹤楼》时低头认输走人,但他后来还是写了一首名贯天下的、以黄鹤楼为题的诗,你知道是哪一首吗?偷偷告诉你们,在我们3月15日的节目中有答案哟。

好了,各位朋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崔颢和李白的诗无可争议都是名作。最后让我们一同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吧。

黄鹤楼


作者=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159期


-诗词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

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

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重点字词解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