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跟着诗词去旅行NO.163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63期节目 ▾

最近,天气好热好热好热......屋里蒸馒头,屋外铁板烧,何以解暑,唯有诗词,今天,就让我们来一首短小凉爽的诗歌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啊,读完,我就感到一丝凉意涌上心头。)


刘长卿,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大概与杜甫同时期,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擅长五绝诗,篇篇构思精致,清幽淡远,自诩为“五言长城”。他对自己的诗歌成就极为自信,到处题诗,往往连姓都不写,落款只有“长卿”二字。


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雅淡静,诗人以凝成炼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能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彼此又都相互承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诗作以时间为序,首句“日暮苍山远”,勾勒出了一幅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没有写人,直抒情思,但我们仍然感觉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就是因为诗人用了一个“远”字托出了诗境。通过这个字,我们可以想象出:有人在暮色苍茫的山路上行走,并推知他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一个“贫”字,应是远远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天寒”两字,进一步渲染了日暮路遥的行色,又为下句夜来风雪的埋下了伏笔。


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夜半时分,诗人听见风雪声中传来了几声长长短短的狗叫声,接着投宿主人家的狗也叫了起来。在吵杂的狗叫的声中,他真真切切地听到了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原来,是他所借居人家的屋主人,在这风雪之夜的夜半时分回到家里来了。

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诗人并没有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亦或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以及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却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写这首诗时,刘长卿仕途不顺,被人诬陷获罪,后因判案者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在诗人心目中,朝廷和官场的现状就如同这"风雪夜"一般,他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拨乱反正,只好怆然喟叹。由于在人生道路上长期奔波,当诗人这一次于风雪之夜得到芙蓉山主人的接待,其内心的复杂思绪:悲凉、辛酸之感中夹杂着某种庆幸和温暖的慰藉,是可以想见的。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除了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的意思之外,还有一种解释: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你们认为是哪一种理解更好呢?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诗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163期

-诗词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重点字词解释-

(1)逢:遇上。

  1. (2)宿:投宿;借宿。

  2. (3)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3. (4)日暮:傍晚的时候。

  4. (5)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5. (6)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6. (7)犬吠:狗叫。

  7. (8)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