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首位“飞虎队”将领——辛弃疾|跟着诗词去旅行NO.170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70期节目 ▾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到江西上饶,欣赏一下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小清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南宋王朝已经退避江南,北方人民在金朝的压迫下怨声载道。所以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23岁那年,辛弃疾凭借区区五十骑人马,勇闯五万金军大营,擒拿叛徒、南下归宋,一战成名,举国震惊。

此后,他不停地动员皇帝厉兵秣马,重拾旧山河。但是南宋皇帝却认为:放着太平日子不过,干嘛非要动刀动枪呢?对他的建议根本置之不理,后来干脆将他频繁调动到建康、滁州、江西、湖南等地任职,省得一天到晚嚷嚷着要北伐。

公元1179年,辛弃疾风尘仆仆地来到湖南,担任湖南安抚使。他看到湖南人性格热烈,剽悍勇猛,天生有着优良的军人血统,突发灵感,心想:这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具备超强作战能力的军队啊!于是他招兵买马,很快就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

每天清晨,长沙的百姓都能看见辛弃疾带领“飞虎军”在湘江边训练,场面壮观。不少热心百姓自然要问,这“飞虎军”要干什么?维护治安也忒大材小用了吧?辛弃疾答,枕戈待旦,准备北伐。这话如一阵风,顺着长江刮到了临安,有人在皇帝面前告黑状,这个老辛是在组建自己的军队呀。皇帝一气之下,马上特批辛弃疾提前退休、回家养老。于是,40多岁的辛弃疾被迫隐居在江西上饶,在此后的20年间,做了一个农民,自号“稼轩”。

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铅山瓢泉等地休闲居住时所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的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只见“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已经滴落到了词人身上。哎呀,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于是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哈哈)读到这里,大家是否感觉到词人当时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快乐呢。“社”,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这首词《西江月》在辛弃疾各种苦大仇深的诗词里,绝对算是小清新。从表面上看,词中所描绘的不过是一些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也没有用一个典故。然而,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散发出浓郁的、恬静的生活美,清风、明月,疏星、微雨,鹊声、蝉鸣,以及稻花香,还有那家熟识的小店,无一不在表现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体会到了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读起来别有一番乐趣。

好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词吧。

最后,今天的问题是,为什么辛弃疾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第170期


-诗词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重点字词解释-


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⑵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语出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又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诗:“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⑷七八个星二句:何光远《鉴诫录》卷五“容易格”条:“王蜀卢侍郎延让吟诗,多着寻常容易言语。有松门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⑸鸣蝉:蝉叫声。

⑹旧时:往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⑺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