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系石湖、推敲四时农歌的“老农”范成大|跟着诗词去旅行NO.171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71期节目 ▾

古老而美丽的苏州,位于太湖的山山水水之间。自古至今,珍藏着丰富的历史久远、风韵特秀的风景名胜资源。距离苏州古城仅五公里的石湖就是其中的珍品之一。800多年前,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曾在石湖之畔留下传诵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蜚声诗坛。今天,夏萌姐姐就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名段之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字致能,南宋名臣,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他幼年生活颇为艰辛,亲人早丧,独自一人竭尽全力抚养弟妹。后在友人劝说激励下,范成大奋发读书,并于绍兴二十四年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范成大平时脾气温和,被同僚戏称为“呆子”也不放在心上,但面临原则问题,却敢于抗颜力争。有一次,皇帝宋孝宗想让一个亲信宦官担任枢密院的重职,命范成大草拟制令,但他坚决反对,宁可自求引退也不听从皇命,其强硬固执,令孝宗都为之变色。

范成大一生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历任处州、静江、明州等地方长官,他关注民生、力行仁政,更曾代表南宋王朝出使金国,很好的完成了使命,因此得到了宋孝宗的信任,之后屡受重用。但是因为朝中小人当道,一直很难整顿吏治,于是范成大在53岁时辞官回乡,隐居在苏州石湖,筑室自居,号称“石湖居士”。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东麓,离苏州城西南十八里。相传春秋时期,吴、越两国恩怨旷世不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两冤家就在这片土地上兵戎相见。最后,越军攻占姑苏台,范蠡带了西施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石湖之滨,重峦叠嶂,山水辉映、茂林古木,奇树异花,富于田园风光。又有小桥、流水、良田、花溪、池荡。范成大在这里闲来栽菊植梅,闭门著书立说,还创作了著名了《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田园诗集,成为宋代石湖的水乡风土人情和田园生活的形象写照。尤其是《四时田园杂兴》诗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时景物以及石湖风土民意、节日习俗和耕织收获,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便是《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中的第二首。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

好了,小朋友们,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作者=范成大(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第171期


-诗词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

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

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

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

没有人经过;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重点字词解释-


(1)梅子:果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

(2)肥:指果肉肥厚。

(3)麦花:小麦、大麦花。

(4)菜花:油菜花。

(5)日长: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6)篱落:篱笆。

(7)惟有:只有。

(8)蛱(jiá)蝶:菜粉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