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跟着诗词去旅行NO.176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76期节目 ▾

盛唐以来,人们始终将岑参和高适视为“边塞诗派”的两大翘楚。今天是中华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夏萌姐姐就为大家送上一首读来较为寒冷的,也是岑参最杰出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南阳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家庭,曾祖父、伯祖父和伯伯都做过宰相,但因为得罪了武则天家族,族人遭到抄家和流放,岑参的父亲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道中落又早年丧父的岑参只能跟着哥哥学习,好在他天资聪慧,5岁开始读书,9岁就能赋诗写字。20岁那年,岑参信心满满地来到长安,想通过向达官贵人献诗得到被推荐的机会,可惜没能成功。万般无奈的他只好放弃这条路,转而参加科举,终于在30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当时在大唐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于是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诗人在送前任武判官归京之时,所写的赠别诗。

诗歌以一天雪情的变化为线索,记叙了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的猛烈、强劲,连韧劲极强的白草都吹折了,而此时不过才是中秋八月而已。这两句突出了西北边疆“风雪来得早也来得猛烈”的气候特点,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作者清晨起来突然看到大雪时的惊奇口吻。

经过一夜风雪,大地银装素裹、洁白晶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可是千古名句。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它们洁白鲜润、翩翩飞舞,婀娜的枝条也随风摆动,娇艳多姿,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千树万树”更使这一奇丽的境界扩大,构成一幅皎洁明丽、波澜壮阔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把笔触转向军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风停了,雪不大,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飞进了珠帘,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都不能抵挡住严寒,诗人似乎此时才意识到,难怪昨夜盖着锦衾还那么冷。那些起床后穿甲引弓的将士们也大呼“好冷”。但他们毫无怨言,虽然“角弓不得控”,可他们也没有忘记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虽然“铁衣冷难着”,他们仍然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两句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隆重。“中军置酒”是指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曾经同甘共苦战士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边塞战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斗志。

酒酣饭足之后,将士送客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一奇异景象展现在大家眼前:“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原来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虽然雪越下越大,但是送行的人还在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塞外的天气是何等冰寒,而朋友却要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赶路,怎不叫人担忧!诗人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前面的道路已经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遥望朋友远去的背景,在山回路转中渐渐远去,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整首诗到此结束,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朋友们,岑参的边塞诗没有描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却写尽了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他眼中,这是衬托边塞将士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也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好了,朋友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创了描写雪景的另一番天地。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精彩的雪景诗句呢?快来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176期


-诗词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重点字词解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⑻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⑼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⒁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一言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掣:拉,扯。

⒂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东西,长六千余里。

⒃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⒄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