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跟着诗词去旅行NO.182

好文拾遗 2021-02-12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82期节目 ▾

今天,夏萌姐姐带领大家来到安徽和州,参观一下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小小陋室。


陋室铭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彭城(今徐州)人。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话说当年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但是革新仅维持了百余天就宣告失败,刘禹锡等人被贬为偏远州县刺史。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所以有“诗豪”之称。

唐长庆四年(824),他又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按当时的规定,他可以住在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被贬官员,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一偏僻地方,面江居住。刘禹锡一看,这地方好啊,清静开阔,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写下两句话“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贴在大门上。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和州知县,他又吩咐衙里差役将刘禹锡的家搬到城北门处,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没想到,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他看到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心想:嘿!我就不信治不了你!于是,干脆令人在贫民窟找了一间破房子给刘禹锡。不仅小,而且简陋,只能放下一床、一桌、一椅。刘禹锡明白了,知县这是给他穿小鞋呢!换个人肯定拍案而起,分分钟要去干一仗!但刘禹锡是谁?他可是被柳宗元一直推崇为“诗豪”的人,他可是参加过政治革新、心怀天下的人!他可是在遭遇二十三年贬谪生活后,仍然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人!如此豁达开朗的他,怎么会和这个捧高踩低的势利县令是一个档次。所以,刘禹锡面对陋室,依然居之如贻,还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铭”,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文体。原本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借用了“铭”这种上古的文体,显得庄重典雅,同时又吸取了唐代诗文艺术的精华,明白易懂。

山不在于高低,只要仙人住在上面就有了名声。水不在于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就有了灵气。我的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高尚的道德品格而声名远播。青苔已经长到台阶上了,野草茂盛得在门帘内可以看到。虽然我对环境的简陋从不挑剔,但我对访客朋友的要求可一点也不将就。平日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通达的大学者。别看我房子破,如果没有大学问的人,根本不配和我交往。那些不学无术、见风使舵手的地方官员,还没有资格登门呢。平日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拨弄那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紊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和西蜀扬雄故居般出名。孔子不是说过,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

一间简单的斗室,被刘禹锡描写的淡雅清新、诗意别致。他仅用百十来字就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即品德的高尚远远重于物质的富足,并以此文与后人共勉。

身在陋室,心境高洁,这正是他高贵品格和不屈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他无视物质的简陋,追求精神的丰满最本真的表现。刘禹锡以“铭”作文,以陋室为空间,将他亦古亦今的诗文特点和泰然处之的人格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后人,也将他内心的强大和超凡脱俗的勇者风范展露无遗。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下这篇文章吧。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182期


-诗词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

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

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

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重点字词解释-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12)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4)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5)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6)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7)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20)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 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