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笑着吃亏的,都是聪明人!(看完受益终身)

国学管俊林 好文拾遗 2021-07-29

作者:管俊林

来源:国学生活 (ID:gxsh789 )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常言道:吃亏是福。
目前公认,这句话源于老子的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意思是,祸事中或许隐藏着福,而福中或许潜伏着祸;祸有时会转化为福,福也可能转化为祸。
并不是说,祸就是福,福就是祸。
可是吃亏是福这句话的意思却是,亏就是福。这显然与老子的话不是一个意思。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好懂,而吃亏是福就不好理解了。
佛家认为,吃亏可以从冥冥之中获得福报。
佛陀说:吃亏就是消业,恶业消尽,福缘自至;吃亏就是积善,善因圆满,善果相随;吃亏就是布施。
赵朴初先生有个“布施定律”:你布施出去的东西将成倍地回报到你的身上,布施时,越是不希望回报,得到的回报就越大。
但很多人认为:吃亏就是亏了,怎么能说是福呢?
也有人说:那不过是无能力沾光或不得已吃亏之人的自我安慰和自我解嘲。有谁只想吃亏不想沾光呢?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呗。
不过世上有很多例子都能证明吃亏是福。
世上有很多实例,也能证明吃亏得福。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在袁术所辖的居巢县当县令。有一年饥荒,又爆发了战争,居巢百姓没有粮吃,只得吃树皮草根,饿死了不少人。
周瑜见此情景,心生悲悯。
有人献计说,本县财主鲁肃,乐善好施,何不去向他借粮。周瑜立即登门拜访鲁肃,说明来意。
没想到鲁肃当即答应把家中所存粮食分一半给周瑜,并带周瑜去查看粮仓。周瑜被深深感动,两人当下就交了朋友。
后来周瑜当了吴国将军,不忘鲁肃之恩,把他推荐给孙权,鲁肃也就成了东吴显宦。
另一个现代人的例子。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上中学时就喜欢为同学服务,背书包、扫地、帮做作业。上北大时,一个人扛全宿舍的凳子去占位置看电影,一个人包办了宿舍打水……
他说:“做这些事好像挺亏的,其实不亏。为什么?当你未来真的想要做事情的时候,你非常容易赢得你周围朋友和同学的信任。”
鲁肃和俞敏洪都是吃亏而得福,但这都是偶然现象,并不能证明吃亏必然得福。假如周瑜日后未能显达,鲁肃能得到后来的大福吗?假如俞敏洪后来没有去创大业,他有机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吗?
如此说来,吃亏就未必是福了。
非也!吃亏一定是福,吃亏必然得福,而且是必然能得四种福。

吃亏就是付出,付出可以使自己安详快乐。
有道是:“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吃亏都是付出。不论是对人,还是对集体,对国家,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会心地光明,胸怀坦荡,大理不亏,无所畏惧。
行善吃亏,仅是心理暗示,就能让人胸中阳光一片。
若是对伤害仇视作弄过自己的人付出,即使得不到对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自己从对方给自己造成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因为付出的同时,人格高尚了,心胸宽广了。
付出成为习惯,便能感觉自己道德进步,心性升华,有长久的幸福满足感。
美国首富巴菲特经常捐款助贫,许多接收到捐款的人会给他写信,不仅向他表示感谢,而且告诉他这些捐款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巴菲特说,当他看到这些信件时,会有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吃亏助人,受益的是他人,快乐的是自己。


吃亏都是为了助人,助人能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捐钱者在做决定时,大脑某一部分神经元开始持续发出可使人欣慰的神经冲动电活动。
美国有位医学研究员想了解一下人在对他人进行帮助时会产生什么生理反应,做了个课题:将106名未满20岁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义工组,另一组为后备组。
短短10个星期,义工组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相比后备组学生都显著地降低了。
结论是:以自己之力帮助别人,心中会产生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促进有益激素的分泌。
这一理论有事例佐证:美国最大的财团标准石油公司老板洛克菲勒57岁那年,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得了一种怪病,全身毛发脱落,消化功能紊乱,牛奶都不能喝,生不如死。
医生给他开了个药方:保持快乐。具体方法是多多布施
于是他出资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先后捐出67亿美元。他本人也在奉献中得到快乐,身体逐步好了起来,一直活到98岁。
无独有偶,寿高107岁的香港大亨邵逸夫,一生捐资数百亿港元,仅“邵逸夫奖”基金就高达50亿港元。
道理很简单,当你送人鲜花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你自己。

吃亏就是行善,行善可以换来善意善报。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禅语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对我有十分,我对你绝不会只有九分;你善待我,我也把你当朋友待;你投我以桃,我报之以李。
所有付出,其实就是在对自己付出。有时候,我们不会马上看到、得到这种回报,不要着急,不必急着要求生活给予你所有答案,耐心等待,一定会有所收获或者有所感悟。
有时候,我们可能很久也看不到听不到这种回报,需知这种回报是无形无声的。
美国有位生命伦理学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付出与回报有着神奇的能量转换关系,人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能量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我们无法用肉体感受得到罢了。
吃亏大多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酬报,善与恶所产生的结果有时是在超时空的领域示现的。
尽管我们看不到明显的回报,但在良心里,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存在。
即使最终也没有得到具体的回报,我们也吃不了亏。
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无灾无祸,不正是一种福报吗?


吃亏是一种处世方式,可以树立良好形象。
有吃亏心而无沾光意,是一个人看透人生,领悟人生真谛的重要标志。
长抱吃亏心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性、胸襟、品德表现在脸上,显示出美好的亲和力
一个人付出太少,索求太多,只会使自己越变越贪,越来越不知足,越来越卑微,形象越来越猥琐。
常吃亏可以纠正贪得无厌的劣根性,使自己变得慷慨大度,从而备受尊敬。
北宋名臣范仲淹成名做官以后,在家乡置义田,养活族中300多口人。又把自家在苏州购置的一处被风水仙大为赞赏的房产捐作学堂。由此树立了美好形象,其后代几百年高官厚禄。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吃亏不语,却似洪钟。
吃亏利人又益己,何乐而不为?
同意上面的观点请点个“在看”,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会笑着吃亏,做一个聪明的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END-

*作者:管俊林,笔名林郎,53年生,河南焦作人,是河南省作家协会和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教师、报刊编辑记者,在5家出版社出版书籍7部。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往期内容:

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