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抢先在中国首映,好莱坞越来越离不开中国观众?
作者 | 如风
编辑 | 猫叔
好莱坞大片内地集体提档,抢先让中国观众观看,已经成了好莱坞全球发行策略中的常规操作。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开始选择同步,或者提前在中国市场上映。
除了票房已经突破40亿的《复联4》外,在已经定档的好莱坞影片中,6月14日的《黑衣人:全球追辑》和6月21日的《玩具总动员4》同步北美上映;6月6日的《X战警:黑凤凰》领先北美1天上映;6月28日的《蜘蛛侠:英雄远征》领先北美5天,而鬼才导演昆汀的《好莱坞往事》香港地区定档7月25日,提前北美1天上映……
从晚1年到超前上映,好莱坞大片向中国市场的“倾斜”已经非常明显,中国市场已经成了好莱坞电影票房的重要支撑,而且正在影响着好莱坞大片的发行模式和竞争格局。
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市场进击史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大片决定着一切,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尤其在2015年以前。
1998年,好莱坞灾难大片《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以3.6亿元的票房纪录,一直雄霸中国电影冠军11年之久。
直到2009年,《泰坦尼克号》3.6亿的票房纪录才被打破,而打破它的是另一部好莱坞巨制——《2012》。
随后打破中国市场票房记录的是,2010年的《阿凡达》13.39亿,2014年的《变形金刚4》19.8亿,中国观众对于好莱坞大片的认可程度,让全世界都感觉惊讶。
这甚至形成了一种趋势:好莱坞大片只要IP足够有名、特效足够惊心动魄,就能够在中国市场制造票房奇迹。
直到2015年,好莱坞式大片《捉妖记》狂揽票房24.3亿,华语片才第一次在本土打破了好莱坞创造的票房神话,此后的《美人鱼》《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不断打破票房,虽然这样的影片数量不多,但凭借春节档的优势,国产片才终于扬眉吐气,在自己的地盘上慢慢站了起来。
这期间,国内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从原来的10部,到2001加入WTO后增加到20部,再到2012年扩容至34部,从数量到体量都形成了入侵之势。
虽然引进数量一直在限制,而且有“国产电影保护月”这顶保护伞来帮助国产片完成每年票房占比份额,但好莱坞影片在中国依然战绩显赫。国产电影基本上都需要依靠“春节档”才能收获高票房,在普通档期依然没法直接跟好莱坞大片抗衡。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五一档”,《复联4》就所向披靡,几乎所有国产片都纷纷撤档避让,毫无还手之力。
甚至一大批美国大(烂)片,在北美表现平庸,全靠中国观众的全力“拯救”。比如,狮门影业出品的《惊天魔盗团2》在北美口碑并不好,票房不佳,但它在中国的首周票房几乎是北美首周票房的两倍。《X战警·天启》北美市场骂声一片,烂番茄只给出了49%的新鲜度,而中国票房高达达5.76亿。
2017年,派拉蒙耗资3.5亿美元制作的大片《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在美国上映的头5天票房收入仅6900万美元,而在中国同期收获了1.23亿美元的票房。而《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有47%的票房来自中国,美国本土仅贡献了13%。
为了讨好内地观众,很多好莱坞大片各出奇招,比如,找中国演员“打酱油”,刻意植入中国元素,甚至出现了专为中国市场设计专属情节的“中国特供版”,专为圈中国票房而生!
甚至有人戏称,好莱坞被分成了两种:美国观众看到的好莱坞,以及只有中国观众能看到的好莱坞。
当然,这里面的“讨好”,也包括了现在流行的——在中国市场抢先上映。
从晚1年到抢先上映,
中国观众不再吃好莱坞“剩饭”
在2003年之前,中国引进的好莱坞大片,都是“老片”。中国的上映时间要比美国本土晚1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2003底,好莱坞科幻巨制《黑客帝国3》尝试在中国与全球同步上映,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与美国观众同步看到好莱坞大片。
2004年,第二部全球同步公映的电影《后天》敲定5月28日凌晨上映,但由于时差关系,中国观众先于美国观众12个小时看到该片。
此后,2007年的《蜘蛛侠3》,中国公映时间比美国本土早了2天;2008年的《钢铁侠》,中国则比美国本土早了3天;2018年《海王》中国上映时间更是比北美提前了两周,内地市场票房20.12亿人民币(折合2.98亿美元),跟北美票房不相上下。
而中国地区全球首发的《复联4》,当前票房突破40亿,不仅创造漫威影片内地票房纪录,更成为引进片票房冠军。
接下来,《黑衣人:全球追辑》《玩具总动员4》《X战警:黑凤凰》《蜘蛛侠:英雄远征》等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也已经选择了同步上映或者提前北美上映……
从晚1年到抢先上映,从让中国观众“吃剩饭”到让中国观众先看成了“家常便饭”,中国观众开始受到好莱坞电影的“优待”。
好莱坞的中国“先看”策略背后,
究竟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优待”,好莱坞影片让中国观众先看背后,瞄准的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市场,其实北美电影市场已经遭遇天花板,市场容量无法进一步扩张,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来说越来越重要。
而且中国市场是在不断膨胀的,充满了各种未知和可能性,这种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快速变化,不得不迫使好莱坞大片调整以往的发行策略,来应对中国的这种市场变化,为自己的影片发行增加制胜的筹码。
而“抢先在中国上映”,就是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进行分析之后的“筹码”之一,在猫影文娱(ID:maoyingtv)看来,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防止剧透和盗版,影响中国票房
在以往,好莱坞大片先在美国上映,然后才在中国上映。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盗版。很多好莱坞公司发现,美国上映没多久,国内就出现了枪版、DVD版,甚至高清版,心急的网友到处都在搜索这些影片资源,并竞相传播。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影片在中国的票房收入。
即便没有盗版,剧透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会消耗观众粉丝对于影片的观影热情。
而如果国内抢先上映,这种好莱坞特效大片大家就会优先去电影院观看,而且剧透的影响也会降到最低,各种剧透会成为网友讨论,成为各种实时热度和话题,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更重要的是,中国抢先上映的策略,对于版权意识超强的美国来说,并不会影响到票房收入。
2、中国观众买账,好莱坞乐意配合,谋求中国票房最大化
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大片一向比较认可。反观日韩,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力就差了很多。
猫影文娱(ID:maoyingtv)发现,2018年日本电影票房榜前10名中,居然没有一部漫威和DC的超英大片。横扫全球票房榜的《复仇者联盟3》在中国拿下了24亿人民币的票房,而在日本电影市场票房仅2.3亿(折合人民币),而这已经是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在日本的最佳票房成绩。
《侏罗纪世界2》在中国拿下了17亿票房,而在日本票房只有5亿(折合人民币),而这个成绩在日本票房榜中已经排名第4。
全球第二大电影票仓,又一向认可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自然乐意配合,所以调整发行和上映策略,以便最大程度地获得中国市场观众的认可。
3、反向预热本土市场
在过去,不少好莱坞烂片即便在北美失利,在中国市场却依然火爆。《极限特工》《惊天魔盗团》《魔兽》《敢死队》《变形金刚5》等等近年来耳熟能详的北美滑铁卢之作,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失败的,在中国却反而能够绝处逢生、一骑绝尘。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观众对于好莱坞烂片的容忍度较高,同样的影片,在中国比在北美和其他国家更容易获得好票房、好口碑。
所以让中国市场打头阵,更容易营造“开门红”的局面。通过中国市场的火爆,来影响北美本土和亚洲其他国家,这种影响不仅仅在于票房成绩,而且包括口碑、评价、影响力……
4、国产片主场优势凸显,迫使好莱坞调整发行策略
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不是过去随便一部好莱坞大片都能迷倒观众的时代。
随着中国本土电影的崛起,《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国产大片不断地刷新票房纪录,而且印度《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看不见的客人》等其他海外影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产片和其他海外影片跟好莱坞大片的差距,已经不再那么悬殊,好莱坞的绝对话语权和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这也是倒逼好莱坞大片在中国提前上映的重要原因。
虽然引进片配额从20部放开到了34部,这些引进片几乎囊括了北美TOP20里的大部分影片,但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年度票房冠军都是国产片:2015年《捉妖记》,24.4亿;2016年《美人鱼》,33.86亿;2017年《战狼2》,56.83亿;2018年《红海行动》,36.51亿;2019年《流浪地球》,46.54亿……
不得不承认,过去的局势正在经历巨变。2017年,进口片全年票房占比高达46%,而2018年进口片票房却跌到了37.8%,而且其中批片市场进步明显,好莱坞大片呈现出了退步的形势,国产片的“主场优势”开始凸显。
眼看着中国电影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大,但好莱坞能分走的份额却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好莱坞不得不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获取中国观众的好感。
让人欣喜的是,即便好莱坞竭力讨好,中国电影市场的风向还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那就是——它不再一味地被好莱坞大片主宰,而是越来越显示出了自身的独立性。
·END·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