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企业“自救”:降薪、裁员、靠借贷续命
作者 | 猫叔
刚刚过去的2019年,影视行业经历了税务风暴,开机率下降,古装剧受限,演员哭诉没戏拍,影院上座率持续走低,全年有2996家影视公司裁员倒闭(调查 | 2019年2996家影视公司关停,文企平均寿命不足2.6年)。
本来行业已经显现出些许复苏的迹象,但是2020年刚刚开春就经历了院线电影撤档,全国剧组停工,线下娱乐KTV、影院全部歇业,文娱股暴跌……
疫情之下,一个残酷的现实开始显现:有些企业还没等到复工,就已经摇摇欲坠,有的企业只能通过裁员、降薪等措施苦苦支撑,新一轮的倒闭潮和失业潮正在卷土重来。
复工即失业
复工即失业,看似荒谬,但对于某些人却是残酷的现实。
2月10日,复工第一天,新潮传媒宣布减员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0%,而且所有高管集体降薪20%,危机期间不拿绩效工资,不用公款招待客户。
按照新潮集团的说法,此次减员是迫不得已“自救之路”,“新潮账上尽管还有近10亿现金,但如果收入归零,也只能活六七个月,要战胜此次疫情,必须踩死杀车,卡死现金流,降低成本,确保活着……”
作为一名成都的中年创业者,新潮集团CEO张继学说,自己曾带领团队战胜过2003年的非典,战胜过2008年的地震,但害怕败给2020年的新冠。
企查查数据显示,新潮传媒此前曾拿过6轮融资,百度、京东均是其背后股东。
像新潮集团这样复工即裁员的企业并非个例,早在2月7日,因疫情处于持续闭店状态的K歌之王,就下发了裁员“内部信”,打响了遣散裁员的第一枪。
按照网上流传的“内部信”显示,疫情影响持续闭店的状态,让公司现有的财务承受巨大压力,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后决定,将于2020年2月9日与全体员工200多人解除劳动合同。如有30%员工不同意则进入破产清算。
据悉,北京K歌之王位于北京三里屯,消费点评网站显示,其在北京娱乐会所热门榜排名第一,营业期间人均消费超2000元。网曝王思聪曾在此一晚消费250万。
桔子酒店创始人、魅KTV投资人吴海在公众号直言,“我就是个做KTV的没有文化的土鳖小老板,我觉得各地帮助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没有太大的蛋用,反正根据这个政策我们还是死路一条。”
按照吴海计算,魅KTV账上还有1200万左右,但每月经营固定成本需要551万。
以此计算,1200万÷5,515,411.07=2.176月,也就是说魅KTV在不营业没收入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撑两个月,按照目前的状况,4月份就将面临倒闭,除非投资人接着投钱。
如果魅KTV破产,实际失业的人数在1500人左右,总的投资损失约4亿元。
KTV和影院一样,属于人口密集的场所。哭穷的西贝还能发展线上外卖,而KTV和影院,连外卖都做不了,只能等死。
魅KTV已经是全国最大的中高端KTV品牌,在这场停工潮中尚且如此狼狈,其他KTV和影院的境况可想而知。
目前所有影院均未营业,全国电影票房为零,影院建设属于重资产项目,一般光建设周期就得2年,不可能随随便便倒闭,但是疫情过后,会有多少人失业,依然是大家都在担心的问题。
刚刚入职某影视公司半年担任影视策划的王旭一直处于深深的裁员忧虑当中,“现在还没开工,但我现在整天提心吊胆,就怕接到裁员通知,关键是我刚刚续了一年的房租……”
据《2019年裁员分布图》显示,2019年文化传媒娱乐行业裁员21%,而2020年可能会创历史记录。
降薪50%-70%
一位小型影视公司老板告诉网视互联(ID:wxs360),“其实考虑过把公司停掉止损,那样我会过得比现在轻松,但想想十几号员工等着发工资,还是再坚持坚持吧,实在挺不下去再说。”
疫情之下,如果说大公司还有能力挺一挺的话,影视行业大量的小微企业虽然没有影院、KTV影响那么大,但也已经摇摇欲坠。
制片人担心融资困难,导演新片拍摄计划搁置,从业人员面临裁员危机,编剧看似是影响最不大的人群,但正在谈的项目莫名停滞,不了了之,开机少同样影响着编剧项目的进度和成功率。
“停工期间人员工资只发70%,CEO带头降薪,共克时艰。”一位营销人员透露,“这已经很好了,我闺蜜公司,老板直接在群里发信息说2月份没工资,本来聊得很热闹,突然就没了声音……”
也有不少影视公司人员表示,停工期间工资只发50%,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停工期间的损失。
“前年拍的网剧现在还没卖出去,有可能砸手里,去年一个项目都没开展,真的太难了。”制片人万盛感叹。
“裁员也能理解,只是希望公司能提前通知就好了。”某影视公司专职编剧不无担忧地表示,“编剧在公司本就个没啥存在感的职位,大不了再去做个自由编剧。”
“这个行业太难了,本来工资是6000,现在发一半只有3000,刚刚够交房租。只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能找个有保障的工作。”营销专员李莉情绪低落地表示。
国企的还好,有五险一金,工资不拖欠,不用愁下个月吃不上饭,私企的
在这场疫情之中,恐怕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没降薪的担心被通知裁员,降了薪的反而落得个心安。比起裁员,“降薪”已经变成了一件能够被理解甚至值得庆幸的事情。
一个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正在圈内流传,那就是——今年9月前可能都无法审批大型活动。这注定是个谣言,因为能否审批大型活动,跟疫情的防控情况密切相关,现在谁都无法预测。但这也证明了整个行业的焦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为了鼓励企业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北京2月3日正式发布通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随后,上海和深圳也出台政策,对疫情防控期间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对生产经营困难且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5%予以返还。
即便这样,行业内却并不乐观。
前文提到的魅KTV投资人吴海就直言,“我觉得各地帮助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没有太大的蛋用,反正根据这个政策我们还是死路一条。”
2月13日,横店影视城率先尝试影视剧组分阶段复工,对于那些停拍的剧组来说,算是看到了一线希望。毕竟,停摆一天损失几十万,大多数剧组意见抗不住了,再拖下去就是九死一生(横店剧组复工模式,能否推广至所有影视城?)。
靠借贷苦苦支撑
对于文娱企业来说,抵抗疫情的唯一办法,就是看好自己的现金流。
不管是影视剧组,还是其他文娱企业,现在首要任务是活到市场恢复的那一天,要活得久无非是开源节流,解决现金流问题。
通过裁员、降薪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节流”问题,但在全面停工的情况下,要想“开源”,只能靠借贷。
过去一年,为了四处筹钱,维持公司流动性,王中军几乎抵押了一切能够抵压的物品,股权、影院设备、影片收益权,甚至卖掉一批手上的艺术品,向曹国伟、马云、史玉柱、陈东升等朋友借款。
1月30日,华谊兄弟将未上映的影片《八佰》的应收账款质押,为公司在民生银行人民币7 亿元综合授信提供补充担保。即便这样,也很难补上华谊的债务缺口。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4日,华谊兄弟通过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为武汉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现金流捉襟见肘,华谊依然不忘驰援武汉。
为现金流着急的不仅仅是华谊兄弟,华录百纳、当代东方、骅威文化、唐德影视的实控人股权质押率也都接近了100%,长城影视、慈文传媒、中南文化、华策影视、唐德影视、鹿港文化甚至引入国资救急。
2月11日,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第一大股东华力控股拟转让15.16%的股份,给北京文投集团旗下文科投资牵头搭建的投资并购平台或指定的第三方,同样引入“国资”救兵。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北京文化曾打造《战狼2》《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但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2019年全年亏损19.5亿元-24.5亿元,华力控股持有的北京文化大部分股权被司法冻结,甚至被民生银行、浙江银行、海通证券等公司送上被告席。
暴风集团更是命悬一线。自2019年实控人冯鑫被捕以来,高管辞职、员工流失、巨额负债、主业停顿等问题层出不穷。2月7日,暴风集团公司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已不能正常提供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处于停顿状态,面临无收入来源的风险。
2月10日,暴风集团将暴风影音APP、PC客户端的广告系统运营权交由竞争对手“风行在线”排他代运营。风行在线需一次性支付给暴风集团人民币100万元,并承诺协议签署后每月“分成”不少于20万元收益分成。
大公司尚且朝不保夕,或靠国资救急,或靠借贷度日,或变相卖身,小公司项目的融资就更成问题,除了影院、KTV这种重资产公司外,大多数影视公司都属于轻资产企业,没有实体资产抵押,也很难贷到款。
拿不到融资,项目无法开展,中小型影视公司基本上就是名存实亡。而成千上万企业的命运背后,也是无数员工家庭的命运。
正如有人在微博说的那样,无论是否被感染,每一个人都在这场灾难里了。
什么叫共克时艰?就是当下的每个人,都很难。企业难,员工也难。
在这场漫长的灾难中,每个人都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煎熬,我们都是蝴蝶翅膀上的那里灰尘,被裹挟在龙卷风里,谁都晕头转向。
·END·
近期热文
横店剧组复工模式能否推广
“网剧二轮上星”成常态
按下暂停键的影视行业
2020春节档最大的危机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3752255077
转载 | 加入社群 | 投稿
请联系微信 netw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