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士出山》到《民间奇异志》,从拓荒者到领跑者 | 专访
作者 | 猫叔
2015年,网络电影《道士出山》横空出世。这部电影以28万投资创造了2400万的票房神话,如同一个炸雷,引爆了整个行业,也炸开了网络电影商业化的大门。
4月30日,由造梦师影业、七娱乐影业、猛犸世纪影视联合出品的电影《民间奇异志》在优酷独播,最高热度峰值9180打破了优酷网络电影的最高峰值,灯塔热度连续9天排名第一。而《民间奇异志》的导演张涛和制片人陈甘霖正是《道士出山》的导演和制片人。
作为网络电影行业最早的拓荒者,如今的张涛早已成为了最具商业价值的网络电影导演,陈甘霖更是剧集、电影全面开花。
但难得的是,面对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喧嚣、资本躁动和价值游离,他们一直坚持做原创内容,而且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少有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并承担起了行业领跑者的角色,成为了行业支撑性的力量。
从“短平快”到“工业化”
很难想象,《民间奇异志》竟然拍摄于2018年7月。
在追求“短平快”的创作环境里,大多数网络电影都是被赶制出来的“快餐”,可能三个月没上线就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而《民间奇异志》从一开始做的就是三年的规划。所以,即便是2020年上线也依然诚意满满,竞争力十足。
之所以隔这么久上线,主要是因为后期特效。
《民间奇异志》全片有1100多个特效镜头,创造了多项行业记录。
1、特效耗时最长。
《民间奇异志》特效从前期建模到最终交片耗时18个月,堪称网络电影之最,这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
“特效是时间和效果成正比的一个工作,要想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就需要给后期团队足够的时间。”张涛告诉网视互联(ID:wxs360)。
陈甘霖也表示,后期特效需要“求精不求快”,需要给予特效公司充足的时间,这个过程很煎熬,也很考验耐心。
制片人陈甘霖(左)和导演张涛(右)
2、原创CG怪兽种类最多。
“在所有特效中,生物特效是最麻烦的,因为它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张涛介绍,在《民间奇异志》中,光不同形象的原创CG妖兽就有8种,分别是穷奇、混沌、水妖、耳鼠、白妖、刺球、蝙蝠、树藤,这些妖兽全部都需要三维建模去雕刻,动用了真实的肌肉系统,贴毛发、调整表情,绑定骨骼动作。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3、单个场面特效难度最大,参与CG人物最多。
为了营造影片开头“人妖大战”的宏大场面,后期制作了近30万个群集人像,单场特效难度大,且参与CG人物最多。
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民间奇异志》用符合年轻观众审美兴趣的视听语态、急缓搭配的故事节奏、恰到好处的悬念和层出不穷的笑点,迅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始终保持着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或喜或悲,或咬牙切齿,或热泪盈眶。
张涛透露,后期特效做了18个月,这还是在前期完全严格执行方案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按照工业化流程执行,后面的工作量和时间可能是几何倍的倍增,甚至面临失控的可能,整个影片都可能废掉。”
“什么是工业化体系,在任何一个阶段,你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每一个主创部门经过无数次探讨和开会得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严格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尤其是特效部门,什么时候开始介入,什么时候画图,什么时候开始建模,都需要流程化、规范化……”
导演张涛
对于张涛来说,五六年前拍《道士出山》时,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样在更加省钱的情况下去完成一部作品并且得到一个好的分账。
而《民间奇异志》,则是完全按照工业化流程和标准生产的作品。“完全按照电影的工业化流程去完成这项工作,得出的结果才有可能是好的。如果连工业化流程都没有,结果肯定不会太好。”
陈甘霖也表示,早年的网络电影故事故事不严谨,制作制作不考究,导致很多人对网络电影是有偏见的,他们觉得是一个很LOW的东西,目前的创作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了。
制片人陈甘霖
“有的时候还挺怀念那个时代的,虽然那个时代有很多的痛苦和局限。”在张涛看来,现在说几十万去拍一部电影,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竟然完成了,现在过了六年,抖音快手上依然有不少网友还在转发和讨论那些影片的片段,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张涛导演看来,“工业化流程”之下,同样需要四五年前大家拍网大时的那股热情和凝聚力。
这也正是张涛怀念《道士出山》那个时代的主要原因,他真正怀念的,是当初那种源于热爱不计回报的创作激情和拼命的精神。
电影不仅要赚钱,还应有所表达
张涛导演的网络电影,每一部都很赚钱。这应该是业内对张涛导演的普遍印象。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张涛导演的电影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高达85倍,即便最不赚钱的一部,投资回报率也在一倍以上。过往的成功案例,让张涛导演几乎就是网络电影的票房保障。
不过在张涛看来,电影是需要赚钱的,但更应该有所表达。网络电影是大众娱乐产品,但也不应该只是视觉体验,而应该有创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在里面。
在这样的创作态度下,《民间奇异志》不仅呈现出了一场极具东方色彩的奇幻视觉盛宴,而且具有了其他奇幻片少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
剥开《民间奇异志》华丽炫酷的视觉外衣,里面包裹着的其实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谴责,以及对于人类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在《民间奇异志》中,穷奇之所以专抓小孩,是因为穷奇的孩子被人类所捕杀,穷奇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动物的本能,而人,又何尝不是动物的一种呢?
《民间奇异志》中,了果小和尚说,世间万物平等,人妖各行其道,因而人分正邪,妖亦分善恶。而这,也正是《民间奇异志》所要表达的理性逻辑和基本态度。
“现在的网络电影市场,已经不是过去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受众,愿意静下心来去好好欣赏一部电影了。”张涛表示。
《民间奇异志》里的妖虽然是虚构的,但情感却是真挚的,即使大刺猬被施法黑化去找猎户报仇,也依然心存善念,并未取人性命。而反观影片中的人类,有时候残忍的程度,已经近乎于妖。
在张涛看来,“一部电影,应该让人有所感触,有所反思,或者留下一点点思考和念想。而不只是图个热闹,哈哈一笑就完事了。”
事实上,《民间奇异志》还暗藏着众多的隐喻和内涵,让张涛意外的是,“很多隐喻观众都已经解读出来了,很多导演把观众当傻瓜,其实观众一点都不傻,我一直相信高手在民间!”
在陈甘霖看来,《民间奇异志》中没有绝对的反派,只是各自立场不同而已。“看到很多观众在弹幕里同情反派boss,说明我们这个片子已经成功了。”
在《民间奇异志》中,妖兽已经不仅仅只是停留于红血獠牙、动物成精、取人性命的恶魔,有时候甚至已经拥有了比现实世界中的扭曲人格更美丽更可贵的人性光辉。
只有当大牌明星愿意来拍网络电影……
不少观众惊喜地发现,在《民间奇异志》中,竟然看到了元华、元秋两位老戏骨再度合体现身。
这是2004年《功夫》出演“包租公”“包租婆”之后,首次合体现身,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
更难得的是,元秋、元华在《民间奇异志》中的角色,承接了两位老师本身的独特气质,与之前塑造的形象一脉相承,给人以异曲同工的感觉。
张涛和陈甘霖透露,当初打动元华、元秋两位老师的除了人物角色之外,还有影片所呈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探讨和环保主题。
提起两位老师,张涛最大的感受就是“敬业”。“七月份的横店,40度,吊威亚,有的时候大头朝下,一掉就是半个小时。即便是休息的间隙,两位老师也不回空调房,而是为了节省时间,一直待在摄影棚里……”
事实上,在接《民间奇异志》之前,元华元秋两位老师对于网络电影多少还是有一些疑虑的,毕竟网络电影成本不高、行业风评又不好。但是进组之后,看到剧组的规模、器材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之后,之前的疑虑便有所打消。
这也是最让张涛感觉欣慰的地方,通过《民间奇异志》,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元华元秋两位老师对网络电影原有的一些疑虑和偏见,也算是没给行业丢脸。
作为制片人,陈甘霖对此也深有感触,“几年前,出演网络电影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模特和网红,专业演员都不愿意来,一是觉得钱给不上,二是觉得网络电影是一个摆不上台面的东西。但是,随着这几年投资体量的增大和越来越多好片的涌现,越来越多的演员开始意识到网络观影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相信随着《民间奇异志》这种正导向内容的不断输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实力艺人愿意参与到网络电影中来。或许未来,网络电影将成为优秀艺人新的突破口。
而在张涛看来,演员不是最主要的,但演员确实很重要,当很多大咖愿意接拍网络电影的那天,说明网络电影被业界认可,这个认可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
坚持原创,不被资本裹挟,不被“市场”绑架
近两年,网络电影行业,翻拍公版IP盛行。
公版IP不需要支付版权费用,可省去大量成本,而且自带粉丝和流量,还可以蹭到很多同类型的热门影视作品,这就导致公版IP充斥了整个网大市场,甚至有些公司在利益驱动下专做公版IP。说公版IP养活了大半个网大圈,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天天喊着要摆脱传统行业和观众对网络电影的鄙视,结果我们天天还在做(扎堆翻拍公版IP)这样的事儿,这什么时候能摆脱呢?”
确实,作为第一代网络电影导演,张涛非常明白什么样的影片能够赚钱。做原创风险高,而拍公版IP,效率更高、风险更低、商业回报更大,也更省心更省力,但他还是坚持只做原创。“这个圈子里已经有很多人在干这个(拍公版IP)了,不少我一个。”
公版IP乱象背后,依然是制作公司的投机心理作祟,在很多公司看来,翻拍公版IP有完整的故事框架、成熟的叙事模式、经典的人物形象可供借鉴承袭,亦能引发集体怀旧而轻松获取较高的认知度、关注度,但事实上这种投机取巧、饮鸩止渴的做法只能在短时期内赢得虚高的热度,却永久地破坏了观众心中对于经典的美好记忆,消耗了整个影视行业的公信力。
在陈甘霖看来,热衷IP翻拍,其实是因为这部分创作者对于自己创作内容没有信心。所以才会拿别人拍过的,经过市场验证的东西去翻拍,这样相对稳妥一些。
“做原创的难度可能是翻拍经典IP的3-5倍,所以很多人才会‘拿来主义’,其实还是想赚快钱的思路。”虽然IP翻拍盛行,做原创也确实很累,但陈甘霖认为,市场需要新鲜的内容,还是应该坚持做原创,这才是网络电影未来的出路。
“什么叫IP,你把这个东西拍出来,被业界被观众所接受,这就是IP。”对于张涛来说,拍原创内容的过程,本身就是孵化一个IP的过程。
这些年,从《道士出山》系列、《阴阳先生》系列,到《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金三角大营救》,再到现在的《民间奇异志》,张涛导演的影片全部为原创内容,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每一部作品似乎都在它所在的那个阶段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事实上,也有很多公版IP找到张涛,但张涛都给推了,因为“不管对于市场,还是对于观众,或者对于片子,自己都是有责任的。不能光盯着钱看,如果光盯着钱看的话,很多行业比拍电影赚钱多了,还是要为这个市场做一些好的示范作用。”
纵观整个网络电影行业,过于追求安全感,一直在扼杀整个行业的原创性。像张涛这样真正坚持原创内容的创作者,已经不多了。
“我其实想拍文艺片很久了。”很难想象,这是拍商业片的张涛导演的想法,但是紧接着他又坦言,“不过到现在还没敢拍。”
现在的张涛,既是影视公司老板、出品人,又是导演、编剧,老板需要理性,而创作却需要感性。很显然,张涛是懂市场的创作者,也是懂创作的老板。
“有时候,我很想拍的戏,但知道这个戏观众一定不爱看。现在还不是感性大于理性的阶段。”既具有作为创作者所具备的行业担当,又具备这种基于理性判断形成的创作克制,这正是很多创作者所匮乏的。
从当初网络电影的拓荒者,到如今整个行业的领跑者,张涛带给行业的不仅仅是他常胜不败的票房成绩,还有那种不被产业喧嚣、资本躁动和价值游离所干扰的创作心态。
当然,行业健康发展还需要更多像张涛、陈甘霖这样的创作者,不被资本裹挟,不被所谓的“市场”绑架,坚持原创内容,勇于尝试新形式,敢于尝试新题材,用专业讲好故事,用“诚意”打动观众。
·END·
近期热文
天下霸唱被判侵权《鬼吹灯》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3752255077
转载 | 加入社群 | 投稿
请联系微信 netw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