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翊翔:是什么,激发了孩子学艺术的热情

DBG 打边鼓 2022-12-04




何翊翔澳大利亚为《打边鼓》回应撰文




从事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偶然的契机。2015年我完成了新南威尔士大学设计学院(UNSWArt & Design)的研究生学习,毕业设计做的是一套让视障儿童家庭里的父母与孩子可以通过自由组合来进行家庭早教活动的卡牌游戏。当时我希望毕业后依然能够继续这项研究,因此就产生了从事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来进一步测试研究成果的想法。

 

在这期间,我认识了现在的搭档李剑慧老师,她本科在中央圣马丁学习插画设计,研究生读的是悉尼大学的教育系。在研究生期间,她研究和学习的是儿童哲学课的相关内容,所以她对这个专题一直很感兴趣。当时我们俩一拍即合,希望把儿童艺术教育作为我们共同研究的原点,来继续各自在儿童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除了从事儿童艺术教育,我目前也在UNSW Art & Design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工作,主要方向是围绕能够激发儿童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空间设计。


 

 

1

学艺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国内主流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常常处在边缘科目的位置,艺术教育往往跟其他科目相互隔离,而被看作是一种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跟其他学科一样,艺术学习本身也是跟真实的世界相互脱节的。因此,许多孩子尽管接受着各种绘画技能的训练,但是却不知道学习这些技能有何用,也不知道这些知识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有什么作用,更不知道自己能用这些知识取得什么成果。由于学生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因此也削弱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精神。这样一种认知框架,不仅低估了艺术教育的潜力,也无法为孩子们提供应对现实世界挑战的能力。正如《为孩子重塑教育》(Most Likely to Succeed)一书中所提及的:


在这个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中,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能利用你知道的东西做什么。


因此,艺术教育关键不在于让孩子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且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创作能够在真实的世界中带动起怎样的反应,进而反过来激发孩子自身对于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

 



2

带孩子走进童话,还是直面现实?


在我们看来,绘本创作课恰好处在这样一个交叉地带——一方面绘本的主题能够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整合,孩子们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来表达自己对特定知识、事件和主题的想法和见解,另一方面绘本创作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创作目标,让他们的艺术创作与真实的世界产生互动。

 

绘本完成后,孩子们还会通过每年一次的MCA Zine Fair售卖自己的绘本作品。整个过程我们尽量不让家长干预,让学生独立进行。每个孩子都会在现场与观众互动,并且有所收获,尽管未必所有的反馈都是正面的。但是作为一位创作者,自信而坦诚地跟老师和父母以外的成年观众平等地交流,这本身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一段宝贵的经历,这甚至比夺得一个绘画的奖项更有价值,因为这是一种跟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建立关系的能力。我们希望孩子们像真正的艺术家一样创作,主动地通过艺术创作与他人互动、与社区互动,并且在真实世界的反馈中成长。


18年MCA Zine Fair上Franklin Huang与澳洲本地的漫画家John D-C互换作品,并分享在了Instagram上。


Andy Zhang、Tony Zhang、Matthew Chen 在2019 MCA Zine Fair 现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绘本作品。



 

3、玩游戏对学艺术有什么用?


绘本创作课需要学生在创作上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依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进行视觉表达,因此在平常的课程上,我们围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来设计课程。我们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导入、主题创作和课后的延伸练习这三个部分。而针对每个年龄段,各部分的组合以及所占据的比重都会有所不同。

 

在各年龄段的课程中,我们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课程导入。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可能一张完整的作品都没有,但是却做了大量的绘画游戏和练习。通过这些绘画游戏,我们能够迅速地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由于没有完成作品的思想负担,学生也画得更自由,并且更能够突破自己的舒适圈,画面也显得充满活力。其实没有负担的绘画游戏,对于年纪越大的学生而言,越是重要。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这些绘画游戏则是拓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感受性的重要途径。

 



4、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怎么教?


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5-18岁),其中以9-16岁的学生为主,课程则以创作课为主。学生通过具体的创作主题来学习不同的视觉表达语言和基础知识,我们会让学生在主题练习中找到自己创作的切入点,展现出他们独特的观察视角。在创作前期,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草图设计,来探索表达的可能性。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跟问题相遇,通过带着问题来审视艺术家的作品,大师们的艺术作品就不再仅仅是用于复制的图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学习对象。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跟艺术史的大师们建立起一条私人的沟通频道,进而培养起他们独立的鉴赏和学习能力。

 

至于年龄更大的学生,由于每个孩子都有手机,也具有更自由的行动力,因此会给他们布置课后的延伸练习。这些练习采用的形式和媒介更为自由(不仅限于绘画),能够对课堂上无法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延展、补充和强化。对于在澳洲选择视觉艺术作为高考(HSC)科目的学生来说,这种课后作业尤其重要。高考时,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卷面笔试,而且还要提供一件完整的艺术创作(作品的媒介广泛,包括素描、油画、雕塑、装置、动画、行为表演等),这种考试模式对于学生的艺术史论知识和独立创作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通过课上讨论和课后练习相辅相成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依然带着问题去观察日常生活,培养起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敏感性以及独立的研究、学习和工作方法。


团体的绘画游戏,每个同学选择一种颜色笔来画画,共同完成一张画作。


 触觉素描。


同学们围绕同一个故事情境所进行的构图练习。



 

5、怎么让孩子在学习时“干劲十足”?

 

孩子们创作的绘本书是具有生命力的,绘本传播的过程也为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每期绘本课后,我们都会额外打印一批孩子们创作的绘本书放在课室里,这时候班上的孩子会自动传阅。由于这些绘本是由身边的同学创作的,因此也会激发其他同学创作绘本的愿望,孩子们会对自己喜欢的故事作出评价,有的绘本角色也会成为班上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有的孩子甚至提出要给另一位同学的绘本作品画续集。

 

不仅如此,前段时间一位购买了孩子绘本作品的悉尼科技大学(UTS) Drawing Club的大学生联系我们,他希望邀请孩子们跟UTS Drawing Club的成员一起围绕“梦境”这个主题出一本Zine,他们想看看小朋友们的梦境跟大学生的梦境有什么异同。孩子们收到邀请后,显得干劲十足。跟孩子们一起进行这样的合作项目,我们也乐在其中。

 

每次家长看到孩子们的原创作品,都会极其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那些涉及孩子们自己个人生活经历的作品,会特别打动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会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和看待问题。而在绘本创作课中,孩子们展现出的那份投入和抗压能力,更是让家长们对孩子刮目相看。家长们常常会跟我们提起,孩子总是吵着要回到课室里继续创作。对于我们而言,孩子们在创作上所展现出来的热情,就是对我们教学工作最大的肯定了。

 

尽管我们在课室设计上有很多的想法,但是由于人手的限制,很多方案都无法真正得以展开,比如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设计跟户外场景结合的创作课,让孩子更自由地使用各种日常生活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


关于“梦境”主题的草稿设计。


学生构图的探索过程。


 

 

6、孩子不喜欢画画,是不是就觉得他不适合学艺术?

 

在我们看来,“天才”儿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的层面来讲,在教学中我们确实遇到过许多具有极高天赋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观察能力极强,年纪轻轻就能够达到同龄人无法达到的绘画水平;有的孩子具有天然的美感,绘画里的造型往往会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有的孩子则思维灵活,总能够在创作中想到各种别出心裁的点子。

 

然而,我们更偏向于从广义的层面来考虑“天才”儿童这件事情。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艺术天赋,只是这种天赋未必都体现在绘画这一媒介之上比如我们曾经教过一位5岁的孩子,他对于绘画毫无兴趣,但是却在搭建乐高时展现出了他对于立体构成的天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用乐高积木搭建了一架跟自己个头差不多大的航空母舰,而且搭出来的结构跟一般的孩子都不同,具有很强的构成感。有时候课室狭窄的空间,也未必适合一些好动的孩子去完全释放他们的内在能量,也许在户外的创作环境中,才能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

 

正是因为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一种内在的艺术天赋,我们对于艺术课程的开放充满了期待,希望尝试研发出更多的创作环境,看看如何能够让不同的孩子展现出自己的天赋。


 

 

7、该怎么对待孩子的错误?


对于我而言,学习艺术让我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抱着一个实验性的态度,并且始终对具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界充满好奇,而我从事艺术教育的热情也恰恰来源于此,我期待着探索艺术教育跟其他学科和教学场景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形态。因此希望,我在艺术教育上的探索精神,能够对我的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将来未必会继续从事艺术工作,但是我却希望他们依然能够抱着一种实验性的态度,在自己的领域中永远保持探索的精神。

 

面对一个专业,我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抱着一种质疑的心态,通过对专业框架本身的系统性认识,建构出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个人见解和切入点,进而提出自己的工作方法。通过跟现实之间的碰撞和协商,不断调整试错,让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

 

在上绘本创作课的过程中,也让我们意识到,当孩子们真正投入地去做一件他们想做的事情(即便充满挑战)时,他们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会远超我们的想象。正如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对于我来说,设计教学方案就是我的一种创作方式。我在来澳洲之前就非常关注公众参与和社区营造等议题,创作的作品也具有很强的在地性。我一直希望探索,到底艺术在影响人们的行动力上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的创作实践更偏向于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创造性的情境,通过作品的介入来激发人们具有想象力的行动。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切切实实地为我提供了一个试验场。




何翊翔,目前在悉尼工作,现为UNSW Art & Design Tutor;2010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UNSWArt & Design;2016年与李剑慧老师共同创办绘元素(M& J Art Elements)。



*以上为《打边鼓》对何翊翔的采访,问题隐去,发表前经过受访人的审校,文中用图由受访者提供。



策划:钟刚
编辑:劳秀汶(实习生)





何翊翔的学生作品节选


01 绘本创作


2018年的部分学生绘本作品


Franklin Huang 的第三部绘本作品《Ian' s Ipad》


Joanna Jia 的绘本作品《Mechanical Love》

Vicky Wu 的绘本作品《The Greedy Postman》

Daniel Gao 的双语绘本《Three Monks》

Joyce Li 的绘本作品《The Dangers that the unknown holds》

02 单元创作练习

短篇漫画镜头练习8-10岁 Morgan/TomNg/Jolin


9-11岁将石膏改造为巨型建筑物 Jerry/ Daniel Gao/ James Fan/ Kaizhe Tan / Yiming/ Emma


诗歌插图创作课10-12岁 Christina/Vicky/Claire

11-15岁用线条来表达灾难中毁灭性的力量Kenn/CC/Tony/Cici




蔡焕升:读了七年美院,我为什么回县城教孩子画画



张凯琴:要尊重孩子的力量和智慧


唐烨:送孩子去学画,大人在旁边可以做什么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电话:0755-86549157;邮箱:info@dabinlou.com;微信:dabinlou20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