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练升级版【三】| 《心理学与生活》第三部分:知觉(含20-23北师大Map考研真题)

小蓝学姐 北师大心理考研课堂 2023-09-30

第三部分:知觉

知识逻辑图: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

由于篇幅有限,学姐只放了部分内容,

本章节完整版高清思维导图可以添加学姐微信【alonely_autism】领取

每周一练


  • hello!小伙伴们~~

  • 又到我们的每周一练啦!

  • 今天的每周一练是第三部分:知觉

  • 2道单选和2道简答、1道论述!

  • 你准备好了吗?

  • 我们开始答题啦!


选择题



01

学生很容易在作业本上看到教师用红笔写下的评语,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选择性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解析(可下滑)

【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也就是在知觉过程中,我们往往以关键的部分知觉为整体的部分,即由部分知觉到整体。

知觉理解性: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总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其加以解释。

知觉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但知觉映像不变。

知觉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因此,刺激特征比较鲜明的(如红色字体)更容易被知觉成对象,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02

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


A.全或无 

B.自动加工 

C. 自上而下 

D.自下而上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解析(可下滑)

【解析】知觉的产生还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心理准备状态,即还需要加工自己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叫概念驱动加工,而拮抗加工是两个过程相互抵抗的加工方式。

最小刺激量。



简答题


01

1、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可下滑)

【答案要点】

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

(1)接近原则:空间位置接近或邻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2)相似原则:相似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3)对称原则:视野中对称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4)连续原则:具有连续性或运动方向相同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5)闭合原则:刺激的特征顿向于聚合成形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6)共同命运原则: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

(7)简单原则:指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8)线条朝向:线条方向相同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02

1、述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可下滑)

【答案要点】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知觉二者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二者的联系:

(1)知觉和感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没有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也就没有对事物整体属性反映的知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与有机组成部分,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二者的区别:

(1)感觉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活动,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和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相同的刺激将产生相同的感觉。知觉是建立在生理机制基础上的纯粹的生理活动,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与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主观因素的参与;

(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不同部分、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的综合反映;

(3)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比较复杂,是多个分析器协同工作,对复杂刺激及复杂刺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论述题


01

1、请论述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举例说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可下滑)

【答案要点】

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是关于注意分配的理论,这两种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以往理论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机制,这两种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谓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1)认知资源加工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与其把注意看成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是一组对刺激归类或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

是灵活的,可以受人们的控制,这样人们可以把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例:对一个熟练的司机而言,开车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一般情况下,他可以毫无困难的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就必须小心翼翼的开

车,这时他和别人的谈话不得不停下来。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很多注意现象,但是这是一种循环论证。

(2)双加工理论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

比较难改变。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例:人们通常可能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路边的风景。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个体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童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变为自动化加工。例如:初学骑车时,需要全神贯注,经过不断练习后,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可以边骑车边和别人聊天。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的第二部分的针对性视频课程吧!

(这是我们23的针对性基础课的部分片段,24全新升级的课程也已经上线)

历年真题

20年真题:

1、属于双眼深度线索的是(  )

A.视轴辐合

B.运动视差

C.线条透视

D.纹理梯度


22年真题:

1、自上而下的加工又被称为(  )

A.概念驱动的加工

B.数据驱动加工

C.特征驱动加工组

D.刺激驱动加工


2、下列现象属于错觉的(  )

A.幻听

B.月亮在云里运动

C.色盲

D.“入兰花之室,久闻不觉其香”


23年真题:

1、马路上,向两个不同方向走的行人,更容易被看作两个整体,这一现象体现知觉组织原则是(  )

A. 共同命运

B. 线条朝向

C. 对称性

D. 邻近性


 想要跟着我们系统科学备考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全新优化升级的24全程班,助您上岸!详情可点击下方链接~


有关北师心理学考研的任何疑问,

欢迎骚扰~


往期回顾

#北师大MAP考研丨复试口语打卡营专属课表+专业英语词汇(公共+方向),请查收!

#【最全介绍】2024北师大MAP考研院校分析

#【北师大MAP用户体验方向复试】学姐推荐专业书籍

#【性价比绝绝子】23北师大MAP复试班上线,离上岸不远啦!

#【北师大Map咨询方向复试】学姐推荐专业书籍+影视作品



***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北师大MAP考研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