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中的“自我”|活动回顾

胡洁 孟沛欣博士整合艺术疗愈 2021-09-26


艺术心理读书会第十二期

“理解自我”系列活动——哲学中的“自我”

本期主持:蔡娟

特邀嘉宾:孟沛欣

活动时间: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

 

       我是谁?我认为我是谁?大家认为我是谁?社会塑造的我是谁?

    “如何理解自我”,这是一个不断被人类追问的议题。不管是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历代学者都对此问题有过深入的探讨。这次,艺术心理读书会聚焦“理解自我”这个话题,将从哲学中的“自我”、心理学中的“自我”、自我探索体验沙龙三个角度切入进行讨论与分享。3月23日,第一期“理解自我”系列活动以“东西方哲学中的自我”为主题,探讨了东西方哲学中对自我的理解。

 

    一、东方哲学中的自我    


对于东方哲学中的自我,主持人列举了儒家、道家和佛家各自的“自我观”。


    儒家的“自我观”   

首先,主持人从儒家文化中对自我的定义、自我修养、与人相处的原则和理想中的自我这四个角度阐释了儒家的“自我观”。

“仁者,人也”——定义

儒家把“人”看成是关系的“人”,对人的定义是“仁者,人也。”“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即是说:人,即自我,是在社会关系中被定义的。在儒家文化中, “自我”隐匿在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个人才是有位置、有内容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我修养

儒家中的“自我”是积极上进的,其生活态度和处世态度可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自我”虽重视自我修养,但修养的目的不是为“我”,而是为“家”、为“天下”。“自我”认为个体只有将自己奉献给群体种族时,自身的价值才能获得永恒,“自我”才有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

儒家“自我”与他人的交往必须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同时人际互动中讲究,处处以他人为重,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圣人,人伦之至也”——理想的自我

儒家的理想自我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我形象,被称为圣人。圣人是最高智慧化身、最高道德标准和最高的政治理想的统一体。

可以看出,儒家的“自我”是在社会秩序、社会关系中定义的角色自我,“自我”是为他人、社会而存在的。这种价值观着眼于人性的统一和人际的和谐,体现出浓厚的社会性。

 

    道家的“自我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真正的“自我”是无欲无求无知,一切顺应自然,崇尚天人合一。如果受个人欲望的支配,就会远离真实的“自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人如果有过多的欲望就会失去自我。

“我宁游戏污渎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也”

体现了处世之道上的“无为”原则。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从心而动,从性而游”

道家的“自我”是个人中心的,主张个性的解放和自由,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为己”而不强调“为人”。

 

    佛教的“自我观”    

“一切法无我,诸法内无主、无作者、无知、无见、无生者、无造业者,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必生,此无故比无,此灭故必灭”

“无我观”是佛教“自我观”的核心。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整个现象世界都是因缘而有,任何事物都依赖种种条件忽生忽灭,并无独立自存的实体,所以现象中存在的并非是真实存在,“有”并非“实有”。


 

    二、西方哲学中的“自我”    


在西方哲学这一部分,大家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萨特、福柯这些哲学先贤是怎样看待自我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人性的三个命题:1.人是自然地合群的动物,既然人只是成群的生活;2.人是自然地社会性的动物,既然人有可能集合成有组织的团体而生活;3.人是自然地政治性的动物,既然人集合在这些广大的总的社会里,这些社会是由许多亲缘关系和地区关系的集团构成的。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重大的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人是什么?

海德格尔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我”的“在”就是世界,其核心思想: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诠释,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萨特萨特毕生讨论的是人的自由问题,他认为人就是自由,人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福柯认为人必须成为自己的阐释者。每个人都有责任知道自己是谁,每个人都要努力去认识自己心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去承认过错,去认识诱惑,去揭示欲望。

东西方哲学关于自我的探索有所不同,又有所相通,不知各位能从何种哲学观中获得自我认识的能量。



     三、社会关系中的“自我”    


在介绍完东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观”之后,大家结合东西方的自我哲学观,热烈地讨论了自身在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角色以及遇到的困惑。

东方文化中的儒教强调需要“自我”隐匿于社会关系中,同样,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自然地合群的、社会性的动物。现实中,大大小小的各种关系将我们包围,小到家庭、朋友圈、班级,大到校园、职场、城市氛围、民族文化等。当个体存在于大大小小的群体之中时,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该如何定义成为我们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

本次读书会中,在场的各位朋友就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自我”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了讨论,例如: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冲突?是否应该合群?个体如何善待自己?群体如何善待个体?家庭与自己的关系?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如何在群体中保护自己的存在?作为教师,作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者,如何创造一个包容的和谐的群体环境?……

 


    四、参与者分享    


      关于自我的哲学探讨中,在场的学员更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讨论了各自对以上哲学观点的理解。内容丰富多彩,下面选取几个重要的点来作为分享。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学员们借这部剧想要来了解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有人疑惑当自我被集体、被原生家庭所压迫的时候,自我该如何存在?而针对这个疑惑,不妨从三点来看待:1.首先,这是一个认知的问题,那便是“我”知道我在受苦,“我”知道我被压迫。当我们知道自己的状态处境时,就已经跳脱出来看待问题了;2.选择的结果,是你能承受的,你愿意做的;3.这也是一个人际的问题:拒绝猜测,怎么开心怎么来。

另外,由于在场的各位学员所学习的专业或所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大家对厌食症患者、抑郁症、强迫症、整容成瘾者等的自我观进行了探讨。有学员说如果自己达不到别人的要求就会觉得恐惧,从而用别人的审美来绑架自己。在座有一位有过厌食经历的学员也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位学员最后才发现自己得厌食症的原因只是因为当“自我”被别人所裹挟时,被别人的审美观所绑架时,为了达到别人的审美观而强迫自己少吃、不吃,以至于最后厌食。同样,很多沉迷于整容的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对面貌的执着更多地是对别人的评价的恐惧,更多的是源于心里头对自己的不认同。孟沛欣老师更是从从心理学、艺术疗愈的角度,告诉大家如何面对这种内心的恐惧。而对于强迫症与自我的关系,这是家族系统中的问题,只因有一段往事“如鲠在喉”,强迫行为是以“优雅”的方式将其反应出来,而强迫行为应该被善待而非强制解决。针对抑郁症,孟老师也指出了我们应该区分抑郁、抑郁体验和抑郁症之间的区别。

有学员问,我们每个人有几个“自我”?从历史来看,有神给的自我、族群公约给的自我、小范围的自我等。所以,你有几个自我?弗洛伊德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我”不断地相互作用着,若不能协调好来保持动态的平衡,就将导致心理失常的产生。还有人问,到底谁有权利去定义“我”?那就更多了,被社会定义的“我”,被时代背景影响的“我”,被传统文化塑造的“我”,在团队中的“我”,关系中的“我”,族群中的“我”,社会地位定义的“我”,职业定义的“我”……而其中最重要的那便是我们自己所定义的“我”。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也会自拍吧,我们在自拍中认识自己并展示自己,让别人关注我们所定义的自己。当然,还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我”尚未被发觉。




 

五、在书中寻找“自我”


春光浩荡,心里仍然有些寒凉;青春美好,你的恐慌犹在。恐慌和无以安放是青春的本质。怎么办?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读书,直接与作者连接。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出来的气质,可以分辨哪个是你的哪个不是你的,从而正确选择每一个当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古人的这句话是其社会制度造成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一个局部意识思想下的产物。只要读书就会被皇上看重,成为达官贵人,拥有高俸厚禄。那么对于现在来说,这个“黄金”能不能抽象化、意象化?即,我们的内在有没有“黄金”,那个最稀少的、珍贵的,属于个人的部分。

真正的书是什么?是各种高级意识的经典。希望大家能在书中寻找到你需要的那一部分,在书中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找寻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明晰。


回顾学术发展    重述艺术精神    传递生命大美


不负春光,青春的岁月多读书

艺术心理读书会期待您的加入



孟沛欣博士整合艺术疗愈 


最权威导师

最专业团队

最优质服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