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的好,仅原著粉可见?
考虑到过去的屡次夭折和失败,剧版《三体》的影视化可以说很成功——开播1小时站内热度破25000,豆瓣8.1分,评分人数12万+。
但这份成功是有限的。在高口碑的加持下,这个天花板级别的国产科幻IP没有呈现破圈之势,反而有些高开低走。
搜狐娱乐和原著粉以及路人聊了聊,他们对《三体》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原著粉满意剧版的还原,而未看过原著的观众很难坚持追下去。
《三体》成功了,但可能仅原著粉可见。
原著粉狂喜?
在原著粉群体中,剧版《三体》获得了不错的口碑。搜狐娱乐询问的三位原著粉,都给出了8分以上的评价。
高度还原原著,是《三体》备受原著粉认可的重要原因,角色台词、情节内容、剧作结构基本和原著一致,名场面的还原也很到位。
“宇宙闪烁那段我很满意,完全没有倍速。浸泡120%完成度,比看小说时自己脑补的色调更适合,场面更宏大。”资深原著粉豆豆说。
另一个让豆豆感到惊喜的部分,是《三体》保留了叶文洁的部分前史。
“第六集已经有叶哲泰的情节了,很多改编可能都尽量避免表现敏感内容,但我很欣慰看到电视剧基本如实展现了,因为只有了解那段历史,才会让人理解叶文洁的行为,保留是很有必要的。”
资深科幻粉麦麦给了8分,在还原剧情之外,她更期待剧集能够保留原著的思辨性,展现原著的深层内涵,“《三体》不是人类打败外星人的爽文,没有常见的美式英雄主义,它并不是站在人类为本的视角,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思考、探讨、想象。”
对于具有极大受众与影响力的《三体》来说,这种“抠书式”改编大概是最安全的选择。
B站的《三体》就是前车之鉴。动画版率先播出,但豆瓣评分从7.2一路跌到4.4,不排除继续下降的可能。低口碑之下,热度也持续走低,其在站内外的关注度甚至不如原创但高口碑的《中国奇谭》。
麦麦和豆豆都看过动画版,也都决定不再继续看下去。
动画版的问题在于对原著进行了大量且拙劣的删改,只保留第一部的古筝行动,对第二部《黑暗森林》的重要剧情也进行了删减——“逃亡主义”相关内容被删除,人气角色章北海的出场被推迟。作品整体风格也变得娱乐化、商业化,完全丧失了原著的美感与核心表达。
“它对一些角色的展现以及制作,有些没抓住重点。它花了大篇幅的地方,都不在推动剧情的重点上,特别想快进。”豆豆无奈地说。麦麦也表示自己对剧版的低期待与高评价,受到了动画版的影响。
另一方面,剧版能实现“抠书式”改编,或许也得益于原著第一部的“不算难拍”。
第一部基本以汪淼的单一视角展开,叶文洁往事通过闪回的形式出现,对于影视化来说,这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易操作、可照搬的剧作结构。相较之下,《黑暗森林》采用多线叙事,人物也更复杂,影视化改编的难度更大。
同时,第一部相当于三部曲的序章,涉及的特效不算复杂,只有三体游戏和智子实验比较考验特效水平。
“第一部的太空戏比较少。第二部有宇宙飞船、太空电梯,人类科技又进步了几百年,还有冷冻、解冻、地下城、可以直接飞的车、自动适应人类身体的沙发,我觉得这种东西都没法拍。智子实验放到后面两部都算不上大场面。”麦麦说。
剧版《三体》也做了一些改编,基本都是对原著的补充。豆豆肯定了剧版目前的改编,“汪淼的人情味儿更浓了,性格塑造更完整了,他和史强的关系也更完整了。”
在麦麦看来,对原著进行改编是应该的,“我对改编部分有点期待。我不喜欢看过的故事又看一遍,更喜欢有创新性的东西。如果完全照搬,我可能会失望,说明主创没有思考,只是在偷懒。”
“那如果改得很烂呢?”
“改烂了就骂他们。”
演员,王传君是短板?
尽管最初公布选角时,不少演员都有争议,但剧集真正播出后,唯一受到大规模质疑的主要演员是王传君。
陈瑾饰演的老年叶文洁是最受好评的选角,无论是演技还是形象上的契合度,她都获得了高度认可。豆豆说:“老年版叶文洁是我看这部剧最大的惊喜之一。我觉得她的眼神和整体状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智慧。”
按与原著的契合程度,最不适合的是于和伟的史强。原著中,史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浑身烟味,粗声大嗓”,但于和伟凭借自然、接地气的演技和台词撑住了角色。
“看预告的时候,于和伟的形象和我想象的史强略有出入,但一个角色要想诠释得完美,更多是精神状态、台词,我觉得于和伟老师在这方面很完美,甚至比小说里更立得住。”豆豆说。
尽管形象上不算跳脱,但王传君用力过猛的演技让丁仪这个角色“跑偏了”。
“除了王传君,《三体》没有太明显的短板。”麦麦毫不留情地评价道。王传君饰演的丁仪酗酒、颓废、疯疯癫癫,不像原著里所描绘的科学家,反而像落魄、失意的文艺青年。尽管制片人发了微博为王传君辩护,但大部分观众仍然不买账。
在麦麦心中,丁仪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科学家,反而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看破红尘,“哪怕他知道自己第二天会死,也觉得没什么大事”。而王传君的演法显然有些过火,“像大学生演话剧,台词也不行,我没有感受他对杨冬的爱,演得太疯癫了。”
豆豆也不太满意王传君的表现,“选角本身我是满意的,我可以理解丁仪在当时那个状态是有一点点疯批,但有点过了。这个状态如果放到后面,丁仪捕捉水滴、研究水滴、临死前的呐喊,是更好的。”
劝退路人?
在原著粉狂喜的同时,《三体》也劝退了不少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导致其市场反馈低走。
占据央八晚9:30的次黄金档、接档收视率超2%的《狂飙》,但《三体》收视率维持在1%左右;根据云合数据,其市场占有率也仅有8%左右,在播剧中排名第六。
缓慢且拖沓的叙事节奏、缺乏吸引力的剧情进展,是剧版《三体》难以捕获更多受众的重要原因。
剧集前期有一些对年轻叶文洁的闪回,但对非原著粉来说,这在叙事上是无效的,甚至会让人感到云里雾里。
汪淼看到倒计时这一件事,花了几乎两集的篇幅。尽管这一情节铺垫了科学家信仰的崩塌,但大量镜头是汪淼拍照片、洗照片、写数字、精神恍惚,用宝贵的两集时间反复强调同一件事,显然过于冗长且无聊。
“倒没有看不懂,是看不进去。”白桦说。由于剧情进展缓慢,没看过原著、对故事后续不了解的她难以进入剧情,坚持三集后已经弃剧了。
看过原著但非原著粉的荔枝也不打算继续追下去了,“我看过第一部,知道咋回事,如果一点没看过原著可能真看不懂。无效闪回令人厌倦,如果照搬小说台词、遵从原著是优点,那还不如去听有声书。”
总体来说,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三体》并没有那么吸引人。
这或许在意料之中。
原著三部曲中,作为序章的第一部本身就是慢热型作品。豆豆向不少好友强烈推荐过原著,但很多人甚至没有坚持读完第一部,“我给他们大概剧透了下二三部的剧情,他们才带着期待看下去。”
在三部曲中,麦麦最喜欢《黑暗森林》,她记得自己阅读第一部的时候,进度较慢,但第二部只用一两天就看完了,“熬夜看完的”。
另一方面,第一部的篇幅并没有那么重。《三体》广播剧每集20-40分钟,只用20集就讲完了第一部。
豆豆觉得以电视剧的容量,第一部控制在20集-25集比较合适,而剧版《三体》有30集。为了撑满30集,电视剧不得不放缓节奏、增加原创剧情,每拍好一段原著,就奖励自己一次注水。
但无论如何,相较于之前的频频夭折,亦或是口碑低下的魔改,剧版《三体》已经做到了目前最好的影视化之一。希望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也希望这是一个好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