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梵蒂冈博物馆》何苦用3D呢?
儿子放假回老家了,我得以开始北京的文艺之旅。
第一站就去了位于杏石口路的中间影院,看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推出的“见所未见——意大利辉煌艺术主题影展”,先选了一部《梵蒂冈博物馆》(3D)。
梵蒂冈我去过,博物馆自然是旅行重点,但是这种博物馆去一次哪够啊!作为普通游客,真正能用来参观作品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排队、赶路。
兴奋感,时间仓促,人群拥挤,体力透支,知识储备不足,博物馆之行最后往往造成生理、心理、视觉、审美等各种疲劳。
所以当时我就牢牢记住自己从小一直着迷的几样作品,心想只要看到它们,也就值了。
包括:拉奥孔、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西斯廷天顶画(米开朗基罗)、雅典学院(拉斐尔)。
因为这些是从少年时代一直喜欢的,去看原作的心情,相当于朝圣,过程花的时间更多,也就可以接受了。
每次看完,导览手册是必买的,这就省去我隔着人群或玻璃拍照了。
然后再慢慢琢磨看过的作品。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再去看这部纪录片的原因。
实话说,我有些失望。
首先,3D的制作没有必要。片方的理由是觉得作品要可触摸,但是,除了雕塑作品本身有立体感之外,绘画作品也被分出层次,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再说,透过银幕,我还是无法触摸啊。
其次,我不喜欢这种历史纪录片常用的真人拍摄方式,就是其中出现一个意大利帅哥,雕塑绘画都由他来表现,配上一惊一乍的音效,弄得像惊悚片似的,也没有必要。以一个正常的参观者视点而言,我们的确是被震撼,但不是被恐吓。
第三,繁体的字幕和翻译不是按大陆习惯的专有名词和用语习惯,看上去老费劲了,半天切换不过来。
吐槽完毕,说说我的收获吧。
博物馆馆长说的第一个概念就把我震住了。
馆长是导览人,左手永远不动,令我十分担心。他挥舞右臂,很骄傲地说:为什么梵蒂冈博物馆是museums,而其他的博物馆都是museum呢?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珍宝。
我回家查了一下,的确,梵蒂冈博物馆官网上写的是museums,而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官网上都是用的单数。但度娘标的梵蒂冈博物馆英文仍然用的是单数。
以面积而论,大英博物馆5.6万平米,卢浮宫4.8万平米,梵蒂冈博物馆5.5万平米,差别不大。但大英和卢浮宫都是一个整体建筑,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呢?所以我又查了一下分散建筑的故宫博物院,咱们有72.4万平米,果然是巍巍天朝啊,但也就叫个The Palace Museum,木有s。
好吧,这事咱就不纠结了。
网上说,梵蒂冈博物馆有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这种事,到现场你绝对是晕的,回家我翻图册,也没说清楚,所以片中没有交代,我也不计较了。
第二个收获是再次看到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片中的翻译名词是《圣殇》),对圣母的容颜有了新的认识。
我一直着迷的是圣母圣洁哀伤的面容和整个作品的悲剧气息。
对于这件作品,学界的主要关注点是:用金字塔结构解决女子抱成年男子的力学问题、用圣母衣服的褶皱实现画面的平衡感、圣母过于年轻的面容。
米开朗基罗突破了常人的观念,没有按成年耶稣母亲的实际年龄来表现圣母,因为他认为,人世间邪恶的情欲会让人衰老,而圣母应该始终是纯洁的处女。
梵蒂冈的馆长则告诉我,米氏幼年丧母,在他印象中,母亲永远都是这样年轻、美丽,充满哀伤。
第三个收获是看到馆藏作品的传承。
马克夏加尔《基督与画家》
由于当时没有余力去看其他馆,所以对梵高、夏加尔、达利的作品没有过多关注,更没有从同一主题的传承发展来考虑。
即使信仰的威权被后世不断消解,艺术表现手法也变得光怪陆离,但置身基督教中心的梵蒂冈博物馆仍以极大的宽容来收藏相关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我当时似乎有点印象,但看了电影后,才把作品直观地联系起来。
写到这里,当时在现场游历的观感又一点一点浮现出来,因为与影片无关,留待下次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