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意义疗法”:《肖申克的救赎》
花两个晚上把这片又看了一遍。
22年来,不记得这是第几遍了。不同的是这次带着儿子一起。
22年里一直列为心目中的TOP1,第一次去美国,过关的时候遇到点麻烦,警察问我的职业,说到最喜欢的电影,我举了这一部,对方立刻两眼放光,表情有如拨云见日,激动得面色发红,几乎是微微颤抖地给我盖章放行。
投影到墙上,告诉儿子,每个细节都不能错过,注意看字幕,这片子每个镜头都有用,台词没有一句废话。
先说这回看片的几个基本感受。
节奏。几个大转折点之外,几乎每3分钟就有一次小起伏,功能性地推进故事。整体匀称均衡,不疾不徐,十分高级。
表演。主角靠眼神就能演戏,配角表演到位,几个狱警的性格和态度也都有细微差别。
台词。设计得太自然了。尤其是发现主角冤情那段。
布光。室内戏有强烈舞台效果,人物面光层次丰富。经典的明暗对比出现在户外,安迪告诉瑞德将来去哪里找东西的时候,借助建筑物的45度阴影,前者走进阳光里,后者仍在黑暗中。
景别。在表现暴力场景时都只用中景至远景,固定镜头,甚至不出现画面,十分克制,而丝毫不减其震撼程度。
色彩。全片大部分阴森的冷色,深灰的高墙,黑色铁栏杆,蓝色的囚服,只有获得自由的两位男主,一个开了一辆鲜红的跑车,另一个则从大红的箱型轿车下来,去找那棵橡树。
而感受最深的,是发现可以结合最近接触到的心理学理论,用“意义疗法”来诠释人物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意义疗法”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出来的。作者是生活在奥地利的犹太人,在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于毒气室,他能活下来堪称奇迹。在集中营,他从心理学家的视角对自己和狱友进行观察,在极端的生命体验中,开创了后来对心理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意义疗法。它帮助人们找到绝处逢生对意义,战胜极端痛苦。
意义疗法对核心是:再极限的苦难,一旦找到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通过唤起潜在的斗志,让人产生精神动力,从而帮助精神崩溃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弗兰克指出集中营的犯人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恐惧。在这个阶段犯人不会立刻失去希望,而是进入精神病学的“暂缓性迷惑”状态,出现一种好奇心,好奇自己能否脱险,直到习惯为止。作为监狱新人的安迪在与瑞德第一次交易之前,即处于这个最初的适应阶段。
冷漠。由于无望而生出的自我保护机制,让自己的感受力变得迟钝。新来的小伙子被枪杀,能重审案件的机会彻底破灭,安迪终于绝望,因此拒绝再为典狱长工作。
恢复。犯人获得自由后精神松弛下来,出现“人格解体”,弗兰克用来分析和介入犯人重获自由后的道德危机和理想崩溃。老布在出狱后无法适应而自杀,即是这种人格解体的表现。
安迪的“意义”,也经历了几次升级,帮预警避税赚到啤酒请狱友,申请经费建立图书馆,帮助狱友通过考试等等,以及他的终极逃跑计划,都是在表现人物性格、推进故事发展之余,符合特殊环境中心理建构的意义。
此生如寄。若能有机会参与一部如此伟大的电影,恐怕是我一直在等待和寻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