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如何接受《芳华》?
很少在没看原著的前提下来看一部电影。而《芳华》,据说是严歌苓接了冯小刚的订单后先以小说的形式写成的准自传。
在看一部电影之前,我总会自觉屏蔽相关信息,尤其是影评,以期获得准确真实的印象。
《芳华》无疑是2017年最受关注的现实题材电影。
“关注”首先来自导演的知名度,影片从拍摄之初到上映之前一直有消息释出,国庆撤档事件更形成舆论焦点,成功圈粉潜在观众。
通过各类媒体接触到的也是明确针对60后以上非主流观众群体做的营销动作。
敏感话题暗示,饥饿营销,穿透人群壁垒,拉动非主流群,形成社会现象,这是我在看片前无法回避地接受的信息。
在影院坐在我左边、右边和后面的,均为年龄偏大的观众,尤其是我后面的大姐,明显观影经验较少,过程中频繁点评感慨,并不断踢到我的椅子。
以上,是作为观众在接受一部电影时所处的环境,从意识形态,到观影氛围。
而接受一部电影,还要通过观影过程的代入感,以及事后的意见裹挟。
从代入感出发,《芳华》的故事可以一句话概括为:文工团混得最惨的那两个人最后走到一起了。
刘峰,一个当年受领导器重的活雷锋,因为一场一厢情愿的爱情,人生开始走下坡,受处分、上战场,失去右臂,生活困窘。
何小萍,从小就受欺负的可怜女孩,从有天赋的舞蹈演员进入文工团,因同情刘峰的命运而被送到战场,成为“英雄”后精神失常,被治愈后虽一切正常,但仅能维持低水准生活。
这两个人,一个是木匠的儿子,一个是右派的女儿,虽然都曾经在特殊历史时期有过短暂的荣光,但最终却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其实,即使在从前,他们也是被隔膜在以干部子弟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之外,时刻准备被哂笑、被牺牲的小人物。
因为影片的视角,是从30年后的现实社会回望从前,自带评价、喟叹、感慨的功能,对当时的表现,已经有失真、变形和矫正。
即使以一个相对中立的当事人穗子的旁白作为主观视觉贯穿始终,影片本身,已经无法做到悬置价值判断。
我在影院最真实的感受是,有肉而无骨。感觉被抽了脊柱,站不起来。
一代芳华的群像,核心还是善良的小人物被无情嘲弄和抛弃,这就是现实的真相。
编剧化身的旁白固执徒劳地想给出一个客观解释,而导演主导的镜头却全知全能地表达了上帝视角,旁白柔弱细碎,是纯女性思维;镜头却豪爽放任,憋着一肚子嘲弄。
写实主义(手持拍摄的战争场面)、浪漫主义(76年的巨幅黑纱飞流直下)、表现主义(入党积极分子争相清理猪圈,忘了关栅栏,猪在拥挤的大街上跑)在其中杂糅撕扯,让人莫衷一是。
每一个主题都浅尝则止,浮光掠影,形成最终的“印象主义”。
以人物驱动而非叙事驱动的剧情,当然符合“追忆”的前置类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谓芳华,终究是功利获胜,善良出局。
影片的结尾,惯例是要曲终奏雅: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但是不难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倒是刘峰和何小萍,显得更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却总觉得是打发了两张好人卡,而已。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