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 我们的生活半径正在缩小

给丘吉尔做饭 给丘吉尔做饭 2018-12-14

 

做晚饭的时候才发现冰箱里没鸡蛋了。

 

吃完饭,我先在手机里找到社区购的小程序,高兴地看到今天土鸡蛋还有货,于是买了两盒。顺便还买了馒头、小笼包、生抽、鸽子、排骨和天麻,全部加起来才90.99元,下了单,才安心端起茶杯看一集《唐顿庄园》。

 

最近都是这样买菜的。比麦德龙和路边超市都便宜,还方便。

 

从北京回来后生活还在适应。从我家到最近的生鲜超市步行需要10分钟,因为不顺路,我很难建立起亲切感。而以前是驱车12分钟到麦德龙买菜和日用品,但现在人越来越多,买单都要排长队,停车也成问题。

 

进入的第一个社区团购群是孩子的老师推荐的。这样的关系让我迅速产生信任感,进去后发现真有不少邻居在里面。

 

最开始买的是水果、酸奶和水牛奶,国庆节的时候,竟然还买过大闸蟹。

 

下了单,一般第二天就能到货,微信后台会发“服务通知”,团长也会手动发提示,一趟水到小区超市把货取了。瞬间感到生活前所未有的方便。

 

生鲜之外,日用品也一并团购了。在北京的时候日用品都是上京东买的。我比较过,相同品牌和重量的同款洗洁精、消毒液,社区团购价格只有京东的一半,不过方便面的价格比京东的高。

 

自从我加入团购的这两个月以来,程序里商品的品类在暴增,而且能随着当地气温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长沙气候多变,前一天还开冷气,后一天就要烤火,今天刚好“霜降”,室内温度偏低,群里已经在卖电烤火炉了。

 

团购取货是在小区的超市,刚开始觉得略尴尬,因为每次去都会说:“团购取货”,对他们颇有规模的货架基本忽略。没过几天他们也做起了团购,从本地连锁超市华丽转身社区电商,货源组织上显得信心十足,于是我也加入了。

 

入群还没摸清门道,又莫名地被拉进另一个群,居然是另一个品牌的社区电商。

 

据说,在我所居住的社区里,总共有4个电商,我一口气就集齐了3个。

 

但是,我不打算再进第四个群,连第三个也准备退了,因为觉得品类已经足够,选择太多,打扰也多。

 

社区团购是目前正在三四线城市迅速崛起的销售模式,以社区为节点,线上建立社群,线下完成交付,平台提供供应链、物流仓储及售后支持。基于流量红利和邻里信任,社区团购的获客成本很低。同时因为门槛低,竞争已经日趋激烈。目前的低价都是获得A轮投资之后的补贴,从长远看,社区团购还要面临风险和挑战。

 

比如,供应链难以支持社区团购的品类需求;而且品类增加后,物流成本反而会上升;团长的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产供销配四方的软件系统需要高效协作,才能适应规模要求,满足用户体验。

 

从目前看,社区团购基本覆盖了我的日常生活场景,但社群的粘性不够,虽然有商家打出口号是做“有温度的电商”,希望依托于邻里之间产生情感互动,但目前的购物体验显然缺乏温度,社区团购在野蛮生长和第一轮混战之后,将沉淀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进入社区团购后,我一度产生了“消费降级”的感觉,但省钱省时间的现实利益迅速击败了这种政治不正确的想法,客观地说,它只是让我的生活半径变得更小一些而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