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足两周,本澳高校七名内地学生遭电骗870万,学生信息料已批量泄露!

澳門日報 2021-08-04


近期,有数名在澳门就读的内地大学生堕入电骗,涉及金额达870万,由于作案手法及情节基本一致,珠海警方指,本澳大学生的信息已遭批量泄露,案件疑为同一境外电骗集团所为。


珠警吁澳内地生防骗


珠公安昨举行新闻发布会

电信诈骗案频发,本月以来,澳门多所高校就读的内地籍大学生已接连有7人遭遇电信诈骗,涉案870多万元,案中骗徒采用的手法及剧本基本一致,疑为同一境外电骗集团所为。珠海警方指出,本澳大学生的信息已遭批量泄露,被电信诈骗集团盯上,可能将会持续发生被骗的严重态势,紧急呼吁在澳门就读的内地大学生务必提高防骗意识,接到可疑来电应及时向家长、校方或警方咨询求助。


电骗集团藏身境外


电话诈骗集团多藏身境外作案

珠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牛岩军表示,近期澳门电骗案的受骗者基本为本澳高校内地籍一年级学生,都是使用网络电话改号软件致电给受骗者,自称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并以大学生涉嫌犯罪相威胁,诱骗大学生使用网银转账,最终诈骗得手。

牛岩军强调,上述电信诈骗案选择的对象和使用手法精准,频密作案,经侦查判断可能为同一个藏身境外的电骗集团所为。


假公检法骗九百万


11日下午接近5时,本澳就读的一名内地籍大学生王某接到自称澳门出入境处工作人员电话,称其身份被冒用、银行卡涉嫌洗钱,又接到上海市公安局、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电话,让其配合调查,要求到珠海并入住酒店、申请新银行卡,并向家人以申请留学需要提供银行流水证明为由要钱,王某不知有诈,依照对方指示操作,结果被诈骗120万元。

累计本月以来,已有7名在本澳就读的内地籍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合共涉案金额870多万元。此外,另一宗涉案200多万元的同类电信诈骗,所幸及时止付而未造成损失。


大学初哥涉事未深


牛岩军称,电骗案频繁发生,被骗金额如此巨大,主要是大学生涉事不深,对公检法执法机关有畏惧感,对司法办案程序又不熟悉,一听到公检法找上门,马上紧张惶恐起来,本来自身没有太多钱,但骗徒让他们以留学需要押金或银行流水为名向家里要钱,尽管部分家长有所怀疑,但见到子女心急如焚,最终还是相信他们而汇款。

针对本澳大学生持续遭遇电信诈骗,珠海市反诈中心已先后通过紧急联络及正式致函的方式,多次向本澳通报警示,并指出澳门大学生信息已遭批量泄露,可能将会持续发生被骗的严重态势,促请本澳相关部门尽快开展针对各高校在读学生群体的防骗宣传工作。


要求转账不可轻信


牛岩军透露,珠海已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他强调,内地公安机关办案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直接调查处理,公检法三个不同单位之间的电话也不可能直接转接。同时,也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或“资金清查账户”,更不会在电话中要求当事人按指示操作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公众如接到任何自称公检法的电话,都要提高警惕,无需紧张,若对方要求转账协查更切不可轻信,谨防堕入骗徒陷阱。



司警反诈骗紧急止付


由上月14日至昨日,司警局就“假冒政府机关人员”电话诈骗案,开立的项目调查案件共15宗,共有16名被害人。骗徒作案手法主要是先假冒某快递公司职员或澳门出入境部门人员致电事主,声称事主的包裹有问题,然后将电话转驳至公安局或检察院等政府部门,另一个骗徒假扮警官并讹称事主涉及严重经济犯罪案件需进行资金审查。
上述15宗案件造成折合约760万澳门元财产损失,当中共有11女、1男为学生,损失金额折合约570万元。其中8名为在本澳大学就读的内地学生,年龄介乎18至21岁。

司警局已即时按照与内地公安部门建立的紧急联络机制,将涉及内地的案件通报内地警方进行紧急止付款项及协查案件。另外,个别案件事主按照指示汇款至香港银行账户,为此亦已即时联络香港反诈骗协调中心要求协查及止付。



高教局吁大学生警惕


近期接连发生大学生堕入电骗案,蒙受重大损失。高教局高度关注和感到惋惜,呼吁本澳大学生应多加留意和关心新闻时事,倘接到来历不明电话应保持镇定,提高警惕,加以防范,慎防堕入骗案。据局方了解,部分受骗学生的损失有一些是家属向亲友借贷,欠下债务,期望受骗学生家属早日解决问题。

司警局上周与局方及多所高校代表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向学生加强预防电骗案的宣传工作,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稍后将与相关部门和院校开展新一轮具针对性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学生防骗意识。





部分图片来源:互联网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