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港掘出的古炮何去何从?他们这么说……

澳門日報 2021-11-11


内港前日掘出大炮

文化局将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有协会认为可借此

让大众共同关注本土历史

亦有人认为古炮+访问所可打造新地标


文化局:古炮存仓考证


工地发现的古炮

爹美刁施拿地马路附近下水道整治工程的施工地点发现古炮出土物,文化局经对现场环境及该出土物状态等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对古炮出土物及其发现位置进行仪器定位及三维扫描。经查核后,确定附近范围没有进一步发现相关考古遗物,故已通知相关部门恢复施工。

昨天午后,出土物被运送至仓库存放,文化局将作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口述协倡藉古炮推广本土史


大炮与澳门发展史息息相关

内港码头古炮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副理事长陈淑怡认为,政府宜藉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唤起大众尤其年轻人共同关注本土历史。史料可以决定人们诉说怎样的故事,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三者皆重要,缺一不可。


01葡人曾设铸炮厂

陈淑怡综合称,近日坊间对这尊“沉睡”多年的古炮各有说法,有传这尊大炮外形看似1850年代英式炮前膛炮;更有传是废弃大炮,船家用来抛锚停船之类等。关于大炮的发展,很早由中国传至西方国家,经改良后再辗转回到中国。

据历史记载,明代时,澳门铸炮手工业开始发展,葡人在澳设厂,专营大炮铸造及销售,中国人初时接触的西炮称呼为佛郎机。十八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起飞,欧洲国家新式军器制造业等不断发展,澳门铸炮业则日渐衰落。


02林则徐巡澳葡人鸣炮十九响欢迎


《澳门编年史》记载,大炮具防御功能外,用途还有很多,如1748年,总督曾把犯人捕送到大炮台,将其绑在炮口,燃炮将其炸死。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巡视澳门,大三巴、妈阁、南湾等澳葡炮台鸣炮十九响,以表最高礼遇隆重欢迎。

 
 

内港古炮+访问所

打造旅游新地标

访问所曾是重要商业关口

内港一带曾相当兴盛,时移世易,现时商业气氛大不如前,营商环境每况愈下。内港码头区域联谊会理事长李杰兴表示,内港古炮+访问所,有潜力打造新地标,带动旅客,刺激投资,活化营商环境。

大炮台

李杰兴表示,内港历史悠久,是澳门重要关口,亦是旧时营商重地。内港古炮日前被挖出,有条件重新包装,打造成新景点、新地标,尤其可结合内港访问所。访问所是过去重要的商业关口,本澳货物进出都需经此报关,曾经热闹非常,后来改为政府办公地点。惟位置不大,现时已空置,若可腾出该地区,保育修葺附近码头,善用古炮增添特色。
并可仿效内地,设置蜡像、铜像,重现昔日热闹情景,作为旅游景点向大众介绍古炮、码头发展历史等。既可作文化倡导,亦能带动旅游。再者,串连起附近景点如福隆新街、十月初五街、新马路、妈阁庙、海事博物馆等,连成一条旅游路线,相信有助活化内港营商。

内港客运码头

现时内港客运码头、湾仔口岸开通,可吸引旅客到内港,同时,旅客亦可从内港码头返回内地,起分流作用。当地标形成,人流往来加速,投资者才看到商机,该区才能兴盛。



内港营商难 商户冀有新特色引客


附近商户大多闸门紧闭, 难言有特色引客。

内港码头是澳门历史悠久的码头区,可惜因欠缺旅游景点,旅客较少入区。有商户感叹,新马路旺头不旺尾,内港营商越见艰难,希望日后可多发掘内港新特色,举办活动、引入特色商户等,带旺人流。
有内港手信店负责人表示,新马路上半段近喷水池一带,旅客人流畅旺,热闹非常,唯下半段近内港一带则人流稀疏,形成强烈对比。感叹自皇宫赌船搬离内港后,基本一年静过一年,整条新马路的特色没有贯穿下,难起带旺作用。

康公夜巿

过往内港曾办过康公夜巿等活动吸引人流,起初尚因为有新鲜感而吸引不少人慕名而至,但其后打回原形。主因内港一带欠缺特色,一来缺乏景点游览,二来因街道过窄,难举办大型活动,营商环境越来越困难,他指该店只能做好自己,以质量留住熟客。若要带旺内港人流,建议开发更多新景点,例如访问所,又或兴建天桥连接湾仔口岸。




部分图片来源:昇晖


相关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