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活跃水客20,000人,居民与外雇各占一半
海关表示,近半水货店是疫情期间港人来澳开设,且水客活动更隐蔽化,令侦查变得困难。海关研究透过刑罚打击水客,呼吁居民继续提供水客情报。
疫情期间水客问题严峻,海关与治安警加强打击。今年首10月开展了35次打击行动,查获物品总值5,400万澳门元。近期调查发现,疫情期间有近半“水货店”由香港人开设。
深入民居群组联系
虽然水客活动趋隐蔽,但警方透过网络调查小组,关注聊天软件来追踪,海关亦加强与治安警的情报交流,努力不懈打击水客活动。
首十月缉五千四万
他称,随着水客活动隐蔽化,居民举报显得尤其重要。今年1至10月。海关收到超过700宗举报,共采取35次行动,检控273人,捣获28间店铺及4个住宅,涉及货品总值5,400万澳门元。希望市民继续为海关提供水客情报,协助海关打击水客活动。
居民外雇各占一半
治安警察局副局长梁庆康表示,外雇“走水”可能触犯“外雇法”。雇用不具备工作资格的非本澳居民,雇主可被控以非法雇用罪,外雇的蓝卡亦可能被取消。
硏增刑罚打击走水
被问及会否调整罚则以及查获的水货种类,黄伟文称,水客带货的种类由过去的烟酒转为近年的美妆、皮具、名牌产品、电子产品等价值较高的水货。相信由于疫情影响,令水客转型为类似代购的模式。至于调整罚则,海关一直持开放态度,听取居民意见,正研究透过刑罚打击。
关闸一商场成水货集散地
随着内地对外地货品需求增加,北区水货问题严重。海关连日来捣破北区多家水货店,检获大批货品,拘捕多人,但未足以阻吓水客活动。大量居住内地的外雇加入带货行列,藉放工过境之便“买货”后带往内地,从中赚取外快。入夜后关闸附近多家“供货商”出现“购物”人龙。
买货人聚集碍防疫
当局指水货店区域由过去关闸一带延伸至附近区域,亦比过往更隐蔽。现场所见,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货品由骑士马路附近一个商场步出,再前往关闸口岸离境。跟随提货人进入该商场,发现不少店铺门外张贴“只卖货、不带货”的字条,但商场内几乎每层都有不少人聚集停留,多家“贸易行”门外均现排队人龙。部分店外疑似有人把风,某些店内有多人正分货及各自包装。商场后楼梯亦有不少人排队等候,相信是准备带货。
商场内开满贸易行
据悉,该商场两年前开幕,距离关闸口岸约五分钟路程。初期以青年创业者及中小企租户为主,目前商场内大部分商铺都变成“贸易行”。有居民反映,每到放工时段商场内均有大批外雇聚集排队“买货”,似已成为水货集散地。
北区社咨会副召集人梁彦邦表示,近期海关及警方积极打击水货店,但水客活动仍未遏止,主要集中关闸及台山一带。由以往当街铺转至横街窄巷,甚至藏身私人屋苑单位、阁楼内,形成治安隐患。取货点往往形成大量人群聚集,防疫工作堪忧。
他促请当局持续与内地合作,加强情报交流,开展联合行动,抽查过境货品,确保两地货物贸易正常。建议考虑将不规则出入境记录的旅客列入密切观察名单,以作警惕。因曾发生跨境学童被利用走私香烟等情况,希望当局与学校及社团等加强合作,向学生及家长倡导教育,避免出现该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