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4岁男子接种新冠疫苗后患心肌炎,列严重不良事件

澳門日報 2022-07-23





本澳新增一宗接种新冠疫苗后

严重不良事件

24岁男子接种mRNA疫苗后

出现发热和胸痛

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炎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昨(16)日接获一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严重不良事件通报。
患者为24岁男性,于11月13日出现发热和头痛,同日下午6时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诊就医,予以对症治疗后离开。11月14日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39.6度,并出现胸痛。11月15日下午4时因持续发热和胸痛,前往镜湖医院急诊就医,心电图提示异常改变,验血结果显示提示心肌损伤的心肌旋转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TnT)明显升高,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炎,当晚入院作进一步诊治。
患者经治疗后胸痛稍有缓解,情况一般。由于患者曾于11月12日晚上接种了第2剂BNT的mRNA疫苗,有关个案将交由“新冠病毒疫苖接种后不良事件评估工作小组”作分析讨论。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心肌炎为心脏肌肉炎症,心包炎则是心脏周围组织的炎症。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的证据表明心肌炎和新冠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主要发生在年轻男性和第2剂疫苗接种后,通常在接种疫苗后数天内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症状轻微,通常经休息或药物治疗后症状能迅速改善。若接种后出现心肌炎或心包炎的症状,例如急性和持续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或心悸等,应即时求医。接种BNT的mRNA疫苗后一星期内,应尽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避免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接种疫苗的好处仍远高于其潜在风险,呼吁居民踊跃接种新冠疫苗,共建免疫屏障。
应变协调中心重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后,发生任何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序相关(接种“后”发生),但不一定存在着因果关联性。
接种后不良事件,分别为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种疫苗后的红肿、热痛、过敏反应等)、焦虑等心理因素反应引起(与疫苗本身性质无关)、偶合事件(注射疫苗后刚巧出现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会发生)、疫苗生产或使用程序错误(如疫苗制作、运输、储存过程,或接种过程失误但与疫苗本身性质无关)、不确定性或需经过专家分析寻找原因的个案。
应变协调中心强调,接种后出现不良事件不等于疫苗的副作用,两者是不一样的,在专家未能判断事件与疫苗有因果关系之前,不能贸然判断事件由疫苗引起。而且疫苗上市使用时会建立一个监测系统观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亦有一套严谨程序和标准,包括事件的一致性、相关强度、特异性、时间相关性、生物合理性等。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开展,卫生局成立了新冠病毒疫苖接种后不良事件评估工作小组,由多个医疗专业范畴代表组成,当有接种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后,会分析及作出评估其因果关系,以加强澳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监测和跟进工作。

图片来源:互联网

   更多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