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名大学生“戴罪立功”,协助诈骗150万

澳門日報 2023-09-23


两名来澳读大学的内地男生
堕骗局无力支付骗款
被骗徒利用“协查办案”
两人“戴罪立功”
成功诈骗两事主

逾150万澳门元


警方介绍案情

近期,司警发现有两名来澳读大学的内地男生接获诈骗电话后,因没有能力支付骗款,被骗徒利用以“协查办案”、“戴罪立功”名义诈骗其他人,至少两名本地事主“上当”,合共损失逾150万澳门元。

 

吁防范新骗案手法

 

司警昨日下午3时举行记者会,发布电话诈骗新手法的警情通告,呼吁居民尤其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防范。司警发言人陈焕文及反诈骗协调中心负责人张远鸿讲解电话诈骗的新手法,同时在局方持续进行防骗宣传下,由今年1月1日至上月30日为止,共有1,041名居民接获诈骗电话后,因警觉识破而避免受骗。

今年初开始,本澳电话诈骗案呈高发,大部分骗案以假冒“公检法”人员套路为主,为防止居民受骗而蒙受损失,司警一直致力以“线上线下”和“接触非接触”并举,不断进行防骗宣传工作,务求令社会大众对新型诈骗有充分了解,时刻警惕。

经过司警一系列防骗宣传工作,近日广大居民防骗意识有所提高,很多居民在接获怀疑诈骗电话后,亦纷纷按照司警宣教三原则“拒绝、收线、致电”,并以机智和果断识破骗徒的意图,从而避免堕入骗局,更有不少居民主动致电司警提供犯罪消息,以协助相关刑事调查工作。

 

宣传有效受骗者减

 

根据司警今年1月1日至5月30日资料显示,共有1,041名居民接获诈骗电话后,因识破而避免受骗。但电话诈骗犯罪团伙为增加居民堕入骗局的成功率,又出新招。近月,有骗徒利用不同途径获取居民资料后,向接听电话的事主直接说出其身份资料,令事主相信对方非“白撞”,甚至深信对方是“公安、警方、政府人员”的身份,当事主堕入骗局后,对方便指事主涉及严重案件,并透过展示经不法途径取得的事主身份资料,增加骗局可信度,从而诈骗事主金钱,甚至要求一些没有能力支付骗款的事主“协查办案”,以“戴罪立功”方式完成任务。

 

两人上当失百五万

 

近期,司警发现有两名内地大学生被骗徒利用协助印制一些假冒内地司法机关文件,且由两人负责派送相关假文件到两名本地分别为30和40岁事主位于中区家中的信箱,因而成功诈骗两事主60余万和90余万澳门元。

司警局呼吁居民尤其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时刻保持防骗意识,即使来电者能说出自己的身份资料,也不要轻信对方所称的身份,应小心求证;时刻保持冷静,切勿受对方威吓,协助参与所谓“特别任务”沦为骗徒犯罪工具,以致负上刑责;如有怀疑,必须向亲友、学校或警方求助,切勿轻信陌生人建议;如接到任何来历不明来电索取银行账户资料、要求转账汇款、下载不明APP或进行同屏,紧记果断“拒绝”、立即“挂线”、并“致电”司警局防诈骗查询热线8800·7777,或报案热线993求助。




积分换奖品反遭盗刷信用卡

警吁防骗



司法警察局再度接获假冒消费奖赏平台积分到期的钓鱼诈骗短讯举报。近日,有市民报称手机收到一则不明短讯,内容指其于某消费奖赏平台的账户积分结余将马上到期,并附带一个加购换领奖品的连结。事主点击后进入了一个假冒有关平台的钓鱼网站,并输入了其身份资料、信用卡资料,过程中事主亦曾输入信用卡一次性短讯确认码以进行交易及兑换礼品。直至翌日,事主方发现其信用卡被绑定某移动支付平台,以及进行多笔大额交易。

司警局呼吁市民,要小心分辨附有连结的不明手机短讯真伪,倘使用信用卡进行网上交易时,要小心核对一次性确认码短讯的内容,尤其确认码标的、交易商户及金额,以免招致损失。


两男信用卡疑遭盗刷

共失八万五





两名本地男子于上月底疑分别被盗用信用卡资料在网上消费,涉及款项折合逾8.5万澳门元。

两名事主年约40岁和50余岁,他们于上月29日凌晨和30日中午接获银行通知,指他们的信用卡分别在香港于网上消费两笔合共40,800澳门元,以及在海外于网上消费两笔合共5,100欧元,折合44,500澳门元。其中40岁事主报称,上月29日下午手提电话接获短讯,称他的会员积分将到期,于是按指示登入连结填写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和信用卡资料等,其怀疑因此被人盗取信用卡资料。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