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要有“大局”的意识,上好、学好初中数学第一课:正数与负数 ——理念与格局决定学习层次(2)
推荐阅读与观看(直接点击或扫码打开) | |
注:622分钟视频教程提供免费下载!!! | |
扫码:文章详细分类汇总/快速查找文章 | |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各学科课程免费学! | |
超前自学-预习复习-课后巩固 | |
近五年中考真题压轴解析 | |
要有“大局”的意识,上好、学好初中数学第一课:正数与负数
——理念与格局决定学习层次(2)
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已经换了个“角色”,“身份”已经不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方法和思想(意识)当然应该随之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必然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初中学习的方法、思想、要求等的变化,上好、学好第一节课的意义就显得特别深远。
在教与学每个知识内容时,若能有意识逐步渗透“大局”意识,无疑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强烈建议:从第一课起,就带着这种“大局”意识上好、学好每一节课,这样就不担心孩子今后的学习不会上一个层次。
在初中数学第一课(正数与负数)中,需要渗透哪些“大局“意识呢?
(一)拓宽实际应用意识,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
从相反意义的量引进正负数,反过来,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除了需要让孩子明白:负数的引进是因“需要“,从学习数学角度思考,如果能够从”大局“的”变化“角度理解一个正数或负数,就会让孩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眼界。
如:若收入3元记为“3元”,则“-2元”表示什么?在这个问题中,若抽象出“-2元”,则还能表示什么?换成其他单位呢?若抽象出”-2“,则可表示什么?进一步地,若为”-100元“、”-100“等呢?再进一步,”收入-2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二)从变化的角度理解一个数或量,培养孩子的动态意识
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一个数或一个量,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一个数或量,用”动“的观点了解”数与量“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的相关动态问题的快速适应。
如上述的“-2元”是基于什么情况下(即此时的“0元”是在什么情况下)?当“0元”的意义(或位置)发生变化时,其结果又如何?
(三)增强字母(即换元)意识,培养整体换元思想
数与字母的转换、升华,小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又是后续知识学习的重要依托,越早渗透这个方面的意识,对后续的”含参“与“整体换元”的教学越有利.
如上述的“-2元”中的”元“用字母a代替,意义又如何?让孩子们在a表示不同的意义下所代表的意义,初步理解并能体会到:此时字母a是万能的。同样,如果用”a+b”代替呢?
又如:若a表示负数,则-a表示什么数?若-a表示负数,则a表示什么数?若a表示正数,则-a表示什么数?若-a表示正数,则a表示什么数?(似乎超出本节知识,但实际上没有,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思考)
(四)利用有理数的分类,强化分类标准与渗透分类思想
理清有理数的分类,明白分类的意义与分类的方法,基于不同的标准,分类不同。务必让孩子们明白:每一种分类是基于什么条件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分类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分类中的每一类又是什么样的“从属”关系?
讲清上述内容后,不妨举这么一例:2是有理数吗?是正数吗?是分数吗?是整数吗?是非负整数吗?既是正数,以是整数吗?……等,也让孩子们试写着一个数,也以同样的方式自行设问并解答。
又如:请写出两个正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正分数.若每一个数的符号都改为“-”呢?又成了什么数?若这两个数用“字母”代替呢?
(五)强化符号意识,及早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刚开始学有理数,很多孩子对负数中的”-“很不适应,动不动就丢掉了,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现象,每个学生的适应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但若一开始就强化符号意识,就会及早适应,对后续的有理数的运算学习显然非常有利。至于如何强化?因人而异,个人感觉:教师或家长应当作”天大“的事来对待,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个大问题,不是粗心与不认真的问题,是一个习惯问题,容不得错,错误没有任何理由!
(六)注意解题格式和常规要求,培养严格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解题习惯、平时作业习惯、听课、作业订正、预习或复习等习惯,学习习惯的好环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学习,容不得半点随意,务必要示“大局”的习惯观,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以上仅是个人实际教学中的体会,欢迎在留言区批评与交流!
往期推荐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 所有文章详细分类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