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人都可以是主理人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食堂。


在成都无数个傍晚,在“环太古里”忙完手头的工作,见完人以后,自己一个人很爱去一家餐厅吃饭,每次几乎是不加思考的去这里。


是的,就是在太古里南边的镗钯街,有一个小小的白色的门面,干干净净,一个“VEGAN DOG”的红色招牌挂在墙上,也不是很显眼,如果第一次经过你可能会以为这里是家咖啡馆,而非快餐厅。


人均几十块钱在这里能吃到什么?在北上广也许就只能吃个早餐,或者是所谓新消费快餐:中央厨房、预制食品、高度标准化、吃完迫不及待赶你走...这都是大家对快餐的刻板印象,但是在VEGAN DOG的体验就不一样,是快餐的品类和价格,虽然全素食,但又很当代、干净、重要的是好吃,食材还让人放心。二十多的意面,摆盘都保持的很规整,十多块的一杯柠檬茶,真的有茶味,不会甜到让你发腻。


就是这么一家店,开了可能有4年,始终保持着产品和服务水准,店里一直是干干净净的没有时间痕迹,即便是很久之后我从外地回来再来这家店,看见苗老板依然亲力亲为,在高峰时段到处招呼,我就知道这家店不会有问题。是啊,有这样一个曾经在广告行业历经多年,服务过多少大品牌的老板,信佛,来成都用开一家素食快餐厅的方式来“大隐隐于市”,做的平价且有品质,住在附近的人就偷着乐吧。


苗老板享受其中。你肯定没见过这种快餐店,店里的白色的洞洞板上一面抄着心经,而对面就是几本设计杂志摆在那,宗教意味和当代设计都是他所热爱的,也是他愿意分享给客人的。


这样的人是主理人。


懂产品,懂内容,愿意和客人持续交流,还数年如一日。这是成都商业之幸,也是成都商业活力的源起,有太多像苗老板这样的人在这座城市开店,把自己的热爱分享出来,带来和连锁化品牌完全不同的体验。


VEGAN DOG,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如今我们说到“主理人”这个词时,大家会觉得有点矫情,好像显得太端着,不够自然,但是这不能改变主理人之于品牌的意义,特别是在今天。


尤其对于许多新锐品牌、独立品牌、那些从街边、胡同、巷子里“长”出来的品牌而言,主理人这件事往往要先于品牌本身。总是需要有那么一个人存在,他发现需求、创造产品、然后聚集起一帮人,现在叫“私域流量”,然后其中有几个朋友支持他在开店,然后一步步扩张、拿投资、解决供应链,成为成熟的品牌。


听起来很像“创业者”是不是?还是有区别的、“老板”、“主理人”之间有相同又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老板往往只是个所有权概念,他拥有股份不代表品牌非他不可,但主理人就不一样。敢说自己是主理人的人,品牌一定是他人格的延展,包括他的特质、特长、当然也有短板,更有他的情绪在其中。


主理人就是品牌的人格化,品牌就是主理人的外化、结果与作品。


而在当下商业越来愈“卷”,疫情之下,顾客更加需要情绪价值的大环境里,主理人作为品牌的内核之一,已经变得非同小可,为什么,就因为这样的“人”是不可复制的。它带来独特、非标的商业体验,正是当下商业所缺乏的。


人更愿意和真实的人打交道,而不是冰冷的LOGO、机构、平台。


所以人要站出来,从品牌的面纱中显露,不只是内化的老板与管理者,更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主理人,和品牌的故事融在一起,用自己的生活来阐释品牌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起品牌的内容输出,这几乎成了品牌的必修课,也是业主方、服务方的整体趋势。


信任感缺失的时代,不仅是人要站出来,还要站的更明显一点,成为主理人的主理人,传统管理者与品牌绑定业绩,而主理人与品牌,与项目绑定的是内容、理念与价值观。


观夏,图源自观夏TOSUMMER公众号


想创业,做新项目、新品牌、“主理人”能力都是必须的。


现在大家都很关注观夏,我也是。围绕着观夏你可以分析出很多的观点、特征,“中式审美的”,“东方香”,几百块钱里送礼的一个好选择,不俗、不土,也不雷同,观夏的快闪店开在哪里哪里也排队,快闪店是一次次展、是零售、还为自己的产品做了生活式的客厅。


但我比较关心观夏的“主理人说”。看似是个栏目,但这构建了观夏的内核。


“主理人说”几乎存在于观夏的各个端口上,微信公号、视频号、线下门店、快闪店,两位主理人的表达欲也非常强烈,都是讲故事的一把好手,能讲还能写,围绕着观夏的品牌主线不停的对外输出,就是这么简单、大量、持久的对外输出,来编织出顾客认知。


持续输出的能力真的是主理人的核心能力。


回头你再看看各种再内容端占尽话语权的品牌,无一不是“主理人+价值观+生活方式>输出内容”的模板,多渠道多角度的输出,一会讲产品、讲城市、又讲文化,几乎无所不包,现在一个合格的主理人不仅要成为自己产品的专家,也要变得像学者、像媒体人、像导师、穿梭在各种领域里。


看上去要求挺高的,是这样吗?我不这么觉得。


TX淮海4层,摄影:Zoff


人人都可以是主理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方式的专家,创始人,既然有自己的生活,就有所谓生活方式,就有理念的引领,会有自己的偏好与爱憎,再具体一点,同样的一座城市,你有你爱吃的馆子,具体到那道菜,那个位置,以及你独有的故事。


这都是值得过,值得和别人分享的。


我没有在讨论小众文化,而是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日常,都有可能是另外一部分人想要活成的样子,也是和你类似的人想认真了解的目标,而且当你越自我、越个性、越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和观念,你其实就在这个“主理人”时代就越有价值。因为这种鲜明的个性本身,就是独特的内容,可以感知也可以消费。


具象下来,就是一个个的生意机会、所谓赛道、和正在路上的小品牌。它来自于你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你总想找到一个低脂健康的煎饼,你想吃一个中式的“Brunch”,你想去一个放古典音乐的电音俱乐部...你的每一个所想,对你来说是日常所需,对别人就成了“非日常”的日常,但这种非日常就是有趣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内容。


我不觉得“主理人”是个精英化的词汇。实际上我觉得“主理人文化”其实是一种自信态度,当我们不再被一波波的消费文化洗脑,割韭菜,而是足够的自信,输出、创造,拥有这种态度,你就已经成为主理人,无非是你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呈现,开餐厅、做自媒体,还是什么?


心理没底?或许你需要一些理论支持。



在成为主理人之前,你可以看看这本书。


它的书名就是一个洞察,“越自我,越成功”。是的,模仿、抄袭、山寨、这些办法来的都很快,但你始终不可能成为别人、更何谈超越。做自己,即便是自我一点,能得到的任何反馈也都是因自己而来的,靠自己触摸到了市场密码,靠自己的个性成就了品牌认知,才算是离愿景更近,离成功更近。


你不用担心这本书你看不懂,因为作者说人话,不会动不动用“赋能、赛道”这种听上去厉害但没有意义的大词,这或许也和作者本身的经历有关。塞米老师走过实体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站在过足够多的角度,你会踩的坑不一定她都踩过,但她一定见识过,而且会很真诚的告诉你,而且还会给你足够的鼓励,给创业鸡汤也给勺子,还送锅碗瓢盆那种。


当然,你没有想成为主理人,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它可以告诉你那些你看不到的逻辑,就是那些在各种特色、文艺、情怀小店背后的事情,它们怎么生存、怎么挣钱,又如何长成现在的样子,这本书在告诉你逻辑。这可比单纯的探店拍照打卡也要有意思的多。


如果你做商业地产,你更要多看一看,这可能是难得的,理解到品牌自身逻辑的一个机会。让你不只是停留在招商、研策这些宏大却虚无的触点,而是能真正的站在品牌方的一侧看问题,看清商业的全貌,这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这个领域也没几本书可看,且看且珍惜。


-



《越自我,越成功》

小众品牌生存指南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美好小生意的生存指南,一本说人话的小众品牌发展手册。继消费品的产品时代、流量时代之后,新一代品牌迎来了价值观时代。更小众、更独特、更跨界、更擅于表达,是这一代品牌独有的魅力。而小众品牌的经营核心,就是把创始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完整地传达给消费者,真实,自我,锐利,直白,拒绝面目面糊。本书从生存环境、经营关键、盈利逻辑、困境与未来四个篇章入手,融合实战案例和分析,娓娓道来地讲述了小众品牌“越自我,越成功”的底层逻辑。


作者颜婷(塞米)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拥有15年的商业地产人/自媒体人/小众品牌顾问的超斜杠经历,从独特视角观察、分析出一套适合小众品牌的经营和发展理论体系。其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运营近3年,积累粉丝超过60万,为200多个不同领域的小众品牌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


-





       


Zoff,新商业场景实战者、爱好写字

微信:zoffwalker  视频号:小佐老师Zof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