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教材】永恒的经典——《桃花源记》读后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桃花源记》,一篇很独特的名文,每一次与之交互,都会有不一样的光火擦亮。这次,我跟孩子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找寻我们所理解的“桃花源”……

 

桃花源外的路口

悦扬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就是陶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一个大家和和睦睦,安居乐业的世界。这样的理想世界虽然不存在于现实中,但却很像我们在现实中经常提起的“舒适区”,故事中人物们的行为则对应了现实中人们面对舒适区的反应:只是歇歇脚还想前行的;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就像你我的样子……

 

故事的主角武陵渔人在经过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时,遇到了第一个舒适区。他沿着桃花林向前走,碰到了一个小洞。渔人舍了船,从小洞进去。打这儿开始,他就离开了第一个舒适区,并没有太多的犹豫。

 

洞中起先极其狭窄,后来豁然开朗,渔人也就来到了桃花源,这是第二个舒适区。渔人在这里停留了数日,虽然最终是辞去了,但在离开这第二个舒适区时,他显然是有挣扎的,面对前路未知,不再有当初少年的莽撞,在不确定未来是否会比现在更好的情况下,还要离开吗?渔人是选择离开的,但他还是希望能给自己留个后路,在离开的路上处处做标记,倘若以后有需要可以再回到这里。但既然离开了,就没有办法回来了,只有一路往前走,正对应着渔人后头的寻未果。

 

重新上路,渔人敢于迈出这一步,即使现在很好,但并不想永远这样下去,还是需要继续向前走。也许能找到更好的,也许找不到。重要的是不甘于眼前的现状,让自己一直在路上,不然纵使身体是安定的,灵魂也是不安的。当然,也可以往坏了说,叫不知足,也可以叫人的贪婪。

 

除去那些离开了舒适区的人,剩下的就是那些选择留下的人。这批人以桃花源中的“原著民”为代表。当年,这些人因躲避战乱而来到桃花源中,创造出一片乐土,步入了自己的舒适区,再也没能离开这片乐土,即使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刺激(武陵人),依然是安居乐业,过着自己安定的生活。他们,可能也犹豫过,想要迈出这一步,但最终放弃了,选择了容易且稳定的现状。

 

把两类人放在一起对比,可能会显得这批人懦弱畏事,不思进取。但这些被很多人称为懦弱畏事的人,可能正是那些获得了别人所不知道的幸福的人。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快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属于自己的归属,不被世间乱七八糟的东西所打扰,不闻不问,得到一种源自平凡的幸福。纵使一辈子过完之后可能有些遗憾,却得到了很多人一辈子得不到的归属感。

 

当你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考虑良久后带着恐惧迈向未知?还是被未知中的黑暗吓退不敢再前进?甚至根本就从没发现过这个十字路口?不论是退回身后的广场和人们享受平淡的快乐,还是迈向黑暗,去追求可能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的“奖赏”,都是一种生命的抉择。

 

在未曾到达桃花源前,一切尚未得知,唯有努力前行。

 

《桃花源记》读后感

“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述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美好世界。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很显然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文中,以捕鱼人为主角。捕鱼人在迷路之后,意外地发现了桃花源。桃花源中景色美丽,土地平旷,屋舍整齐,生活在里面的人们怡然自乐。这个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不需要投身于尘世,过上如隐士一般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里,仿佛可以放下生活中面临的一切困难、痛苦。对捕鱼人来说,他的桃花源可能是他自己的舒适区,一个他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生活得很滋润的地方,一个他的精神不需要成长的地方。但是,他却选择了离开,走上新的道路,选择继续往前走,迎接新的挑战,而不是止步不前。但是,当他还想要回到桃花源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回不去了。

 

这是捕鱼人的桃花源,也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对于陶渊明来说,桃花源也许是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投影,现实中的世界与他理想中的相差甚远。陶渊明借《桃花源记》来表达自己理想的桃花源,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同时,桃花源也是他精神的家园。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虽然生活在喧嚣扰攘的城市中,却又能使心灵从凡尘中超脱出来,他的肉身虽在世俗中,心却在桃花源中。桃花源,是他精神的家园,也是他生命的真正归宿。

 

列宁曾经讲过,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陶渊明不能被称为圣贤,因为他并没有为实现他理想中的社会做出足够的努力。但是,被人们尊为圣贤的孔子一直在为实现理想中的社会做出努力,哪怕知道现实社会无法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他也不愿意放弃。

 

那么,联系现实,我们的桃花源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生中的舒适区可能会有两个,一个是在高考后,一个是在工作几年后。高考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高考过后便会感到无比轻松,有些甚至会因为过于轻松没了目标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荀子曾说过,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人对自我的一种约束,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修炼,如果停止了,人就会进入到一种堕落状态,止步不前,从而错过了学习的大好时机,生命,可能也会停滞。

 

工作几年后,生活便会慢慢稳定下来,有些人可能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不再往前。安稳的代价便是不再成长,哪怕老了,心理年龄却还停留在二十七八。使人成长的往往是苦难与挑战,而不是安稳。更何况现实就是残酷的,所谓安稳,很有可能只是幻境。

 

谁能想到一篇短短的《桃花源记》中,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奥的道理。我们的桃花源究竟是什么?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

 

寻找桃花源

瑞涵

桃花源记》,诗人陶渊明由一个渔人的视角引出了他心里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这是陶渊明精神的乌托邦,是他生命的家园。

 

在我眼中,《桃花源记》,好像还可以有其它的解读路径。


文章开篇,写了渔人正在沿着小溪行走时,迷了路。这时的他,是慌乱迷茫的,但不久,出现了一片桃花林,这也暗示了他人生中出现了新的风景。这片桃花林,是他的一个舒适区,他完全可以陷在这里,停留在这里。但是,他想要走出这片芳草鲜美的桃花林,他渴望得到成长,希望看到新的未来,生命得到“提撕”。他选择了离开,当然,选择停留在这里,腐烂在这里的人也肯定是大有人在的。最终,他的坚持,有了回报,他走出了桃花林,得到了新的机会。


“便舍船,从口入”,他舍弃了他的船,他的生计,抓住了一个可能是希望也可能带给他绝望的机会——“小口”。刚开始,他也遇到了困难,“初极狭,才通人”,这个“小口”也只能仅仅容下他,也只能让他通过,一无所有地通过。他没有遇见困难掉头就走,而是坚持下去。“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他渐渐地从困难中走出,来到了新的舒适区。


这新的舒适区,便是桃花源了。渔人在这里停留,与这里的原住民交互,我想,渔人可能是想要留在这桃花源的吧?不然,他离开时可能不会“处处志之”了。可他生命中的不安分因子,又日日折磨着他的心灵,这里,美则美矣,可真的就要停留于此吗?生命真的没有别的可能性了吗?最终,他选择了离开,可又走得“藕断丝连”。


很快,他后悔了离开舒适区的决定,他想要回到桃花源,但是他没有找到自己留下的标志,重回未果。毕竟,生命向前,不能回头……


舒适区,就是人呆起来很舒适的区域,是在完成个人能力范围内的一些事。比如,我对画脸非常擅长,我完成一张脸就不会有阻碍,不会有“提撕”,如果我一生只画我擅长的,我就是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我几乎得不到进步。我如果想要得到进步,就需要去“扩张”我的桃花源,当然,扩张的第一步就是要从桃花源,也就是舒适区中离开,接触新的机遇,慢慢地,将新学到的知识变为老的,将老的,变为自己的,那么,这块全新的“地域”便成为了我的,变为了我的新的桃花源。就这样,不断扩张自己的舒适区,会有越来越多擅长的事物,变得越来越强。


我们的一生,是一个一直在寻找、扩张桃花源的过程,直到老去。

 

何谓“桃花源”?

淑雅

《桃花源记》中的主人公经历过一路艰辛,遇到绝美风景,再次上路,经过千难万险,最终才找到他的桃花源。

 

我们都说英雄之路是曲折的,那我们有没有经历过主人公经历的这段时光呢?就拿我来说吧,我也曾迷过路,就是在初中的时候,青春期,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后来,遇到了新风景,就是来到了这个学校。因为我还太小了,后面的阶段只能等到我长大以后再去经历。


武陵人到了这个桃花源里面,桃花源里的人特别好地招待他。他要出去的时候,桃花源里的人让他出去以后不要给别人说,但是他并没有守信,把这个桃花源的秘密告诉了太守。可能是想获得名利吧,因为当一个渔夫一生碌碌无为,平平淡淡,可能他想用这个桃花源去获得功名。

 

太守听了武陵人的描述,肯定想到那里去享受,也可能是为了财富和声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说太守很想去那个地方,但是肯定不可能自己去经历武陵人经历的那一段路程,肯定有人愿意为他去寻找那个桃花源,但是,去寻找桃花源的那些人都没有找到。生命之路,可能就是如此,当怀有太多的目的性功利性的时候,往往难以顺遂心愿。


后来,“高尚士”刘子骥是计划去那里完成伟大事业的,但是,“未果,寻病终”。从事实上来讲,可能是没有去,但是,当他动心起念的时候,他的精神,已经朝向了桃花源,抵达了桃花源。“朝闻道,夕死可矣”,刘子骥,可能就是如夫子所讲的那类人一般,听得“桃花源”,便抵达了“桃花源”。


而对于《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来说,这个桃花源可能是他精神的乌托邦,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在那里,每个人每天平平安安,幸福和乐,过着让人羡慕的田园生活。桃花源里面的人避世求安,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武陵人的到来对于他们就是意外降临,使他们的世界成了一种失衡状态。在我看来,桃花源内的人更像是现在工作上有着铁饭碗的人,看上去衣食无忧,而武陵人则是残酷现实中历经重重磨难的成功人士。

“桃花源”到底象征了什么呢?对武陵人来讲,可能便是成功与突破;对太守来说,可能是名利场;对刘子骥来说,可能便是伟大事物;对陶渊明来说,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而对桃源中人来说,桃花源便是他们的现世安稳;对我来说,我当下的桃花源,便是这间学校和我向上的生命状态,至于未来,桃花源对我可能意味着什么,则需要我去探索……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秉宸

《桃花源记》大致讲述的是一名渔人在溪林中迷路后误入桃花源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的具体内容我便不再复述,我会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渔人为核心,结合着桃花源来剖析故事的另一个层面,或是说,重新讲述一个故事。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这里是故事的主角,他是渔人,是个普通人,但在这里他会有一个新名字,“婴儿”。并不是新生的婴儿,而是在黑暗中摸爬滚打,寻找光明的婴儿,之所以如此命名,因为他的状态是混乱的。当渔人迷路时,他内心也是慌乱的,像极了新生儿对世界的未知;在慌乱中,婴儿误打误撞到了第一个舒适区,婴儿必会有所兴奋。这里就是渔人看到一片桃花林时的光明。

 

某天,他可能发现:“这舒适区的背后还有些东西。”众所周知,人的好奇心是极其强烈的,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于是,婴儿便跳出了这片舒适区,开始再次向近在咫尺的未知进发——不仅是好奇,甚至可以是一种对未知尽头,对桃花林尽头的渴望。

 

道阻且长,婴儿还是再次遇到了一个障碍,是进是退?他拿不定主意,“先看看吧,尽力突破”。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后,突然发现了一个转机,但婴儿必须通过“断舍离”过去来去接受新的机遇——只有能下定决心与过去决裂,才能真正开启新的航程。

 

又一段道路,克服了困难……

 

来到一片新舒适区的他豁然开朗并享受了内部的美好。这时候,婴儿便不再是盲目的婴儿了,他的自我得到了提升,也许是时候有个新名字了——“人“。人几乎可以完全支配自己的身体,可以自己做出许多决定,而现在的人,已经到了人生中的一处高潮,他可以留在舒适区一生,也可以再次起航。然而,人除了超拔似乎已别无他路,人已经学会去面对依旧萦绕的黑暗。

 

半步,一步,却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步伐……

 

一边走着,也不时回望过去的足迹,人想着:“有朝一日,我还能沿着脚印再回来”。

 

痕迹变得难以辨认,但过去在哪?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过往。这应该去悲吗?当然可以,但又何必,为了什么去悲呢?

 

因为回不到过往美好?因为自己再次身陷黑暗的囹圄?不,人早就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前行。 认为这是盲目的?自打人还是婴儿,第一次得到了光明,光明便永远定格在人的心中,指引着人,为人在黑暗中照亮前路。

 

“自从有了光 ,便永远有了光“,就算是陷入黑暗,但心仍向光明,也就不会迷失……

 

人没了归路,可能也不需要了吧,因为他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地走下去,永远保持渴望着——那么,他真的有到过舒适区吗?一步步走来,他又有几分像从前?

 

“故事”到这里便结束,现在回看,属实精彩,才疏学浅的我只能理解到这里了。

 

人生路上的桃花源

熙锴

一提起“桃花源”,许多人便会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看似只是讲述了武陵人“游”桃花源之事,实则怀揣着深刻的“道理”。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剖析这篇文言文,就会发现武陵人的旅程和人生路十分相像。

 

初始,会迷失方向,心情会慌乱,但同时也会有好奇之心,向上之志。这,也就对应了武陵人迷路时的状况,他内心十分紧张,但是经过抉择后,他毅然决然地向前探索。

 

而后,他发现了桃花林,既高兴又惊奇,在人生路上,这不就像一个“舒适区”吗?经过前面的迷茫,继续前进,可能是一种人生抉择。当然,在这美丽的环境下,也可能暗藏着玄机。如果停留于此,它可能不只让我们舒服享乐,也可能使我们放松懈怠,让我们变成待宰的猪,养肥之后再杀。

      

渔人并没有“中计”,就此放弃,留在“舒适区”,而是“欲穷其林”,他渴望成长与未来。所以,他不顾一切,虽然会有挫折,会使他垂头丧气,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遇,甚至为此舍弃一些重要的东西。

 

最后,“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多么美丽安怡的景象啊!这有些像我们的人生。经过读书时光这第一个“桃花源”,便要真正地步入社会。在工作最初阶段,总是艰苦的,人们需要拼搏,不断努力,才能逐渐稳定下来。这时候,就来到了第二个“舒适区",也就是新的“桃花源”。可能还会有人继续向前,继续寻找下一个“桃花源”,过程中还是会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但也正是这些磨难,才能历练自己,使自己更强大。

      

那么,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呢?当然有。我们可以走回头路(有时),当然,也可留在其中一个桃花源。只不过,想要安稳如猪,在现实中会很难实现,因为时光无法倒流,它总是不断逝去,会有许多因素迫使我们向前继续探索。但如果能,它“好“吗?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停滞不前,一直留在舒适区里,和死去别无两样,就像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当一个人不再有探索精神,不再渴望成长,渴望未来,那么他活着已经没有了价值,没有了意义,连目标与朝向都消失了的人,不就是“迷路”了吗?

 

所谓“桃花源”

昕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广为流传,其中,“桃花源”的含义耐人寻味,解释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理解。

 

从我的理解出发,这桃花源并不完全美好。

 

桃花源是个好地方。《桃花源记》把它描述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幅很美好的场景,可以说这里面真的是别有洞天,土地平阔,有水有田。在里面的人,当然也是十分快乐,真可谓是个欣欣向荣的小型社会。

 

等着,换个角度来看,往长远看,这里可能并不是美好,而是最后的美好,终将破灭的美好。

 

桃源众人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就是在战乱时期躲到了这里。我猜测,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怕死,或者是报国无门,甚至有可能是保存实力,来到桃花源,来到这个美好的地方。不管因为什么,他们来到这里,快乐了,幸福了,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在自取灭亡,并且依然不知,只顾着快乐。

 

他们来到桃花源之后,就会与外人隔绝,在不与外人交往的情况下,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而且没有外部压力。在不知道外面有多“大”之后,就会造成一个认知偏差,就会对诸多事情没有追求。没有外部压力之下,他们很难继续发展。毕竟,人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快速成长。如果没有压力,他们会发展得十分艰难,甚至停滞不前。

 

单从科学这一方面来讲,桃花源的资源是不够发展太多科学的。加上没有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广阔,也没有压力,科学发展是不可能太快的。即使他们中间有一个天才,开始发展科学,但因为没有压力,没有好的内外交互,最终又会有什么成就呢?所以,最终,桃花源中的科学可能大多都只是辅助生活,并不会让他们有太多自卫能力。长此以往,因为太过于安逸,他们迟早会忘掉外面有多残酷,有多少人觊觎这一片美地。当有一天有外敌进入之时,他们将没有能力去反抗,只能灭亡。

 

再回到我预测的他们躲藏的初衷。如果他们是为了保存实力,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但没有保存,反而会更加衰弱。如果是为了后代延续躲起来,也很难进行真正的后代延续。如果是为了复兴帝国,在桃花源呆这么长时间,人们会变得安逸,失去野心。

 

再看桃花源本身,它也是会限制人的发展的。因为他们始终只是在一个山里面的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地太少了,只能维持较少的人口数量,是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农耕的,而且,想要获取大量矿物,也是十分艰难的。

 

所以说,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想东山再起,必须离开桃花源,到外面去发展,这与人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离开舒适区一样。桃花源中人,必须要出去谋求发展,而不是一直在这里久居,让自己最终“安乐死”。

 

对于桃花源,我还能举一个例子,电影《阿凡达》。这部电影里,主角作为人类带领外星纳威人赶走了矿业公司的人,并且和纳威人在一起生活,最终变成了纳威人。在我看来,那些纳威人就生活在桃花源中。那里环境太好了,生活太美好,自然环境进化得非常好,他们只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发展,而不考虑从另一个方面再上一层楼。

 

再说主角,主角作为一个人类,却去帮外星人,这就是叛国叛族的行为。最重要的是,他们赶走的是一个没有什么大型杀伤武器的矿业公司的人。如果下次,他们面临的是人类大军的到来,他们是否还能依靠特殊的生物物群系获胜?如果我没记错,在阿凡达当时世界观中,人类政府是很强的,如果真激怒了人类,他们完全有能力不费一兵一将就把整颗星球炸平。那些纳威人,就是典型的活在桃花源中的人。

 

上面,只是个人看法,对于桃花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鄙人不作也不能作任何评价。

 

最后,在我看来,人不能总沉浸在桃花源这个舒适区,舒适区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有可能并不会自取灭亡,却会一直限制我们的发展。在我看来,桃花源和舒适区只是我们暂时歇脚的地方,它们远不是我们的终点……


昆仑教材作品汇总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诞辰纪念日速记

现代诗拾玉

在疫情中——昆仑疫情文选

脚下的这片土地——《土地的誓言》作品选

【教材写作】谁,是我们生命中的绿?——《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昆仑教材】认识我自己——昆仑自传选(一)

【昆仑教材】认识我自己——昆仑自传选(二)

【昆仑教材】我们的“礼赞”——《白杨礼赞》仿写作品选

【昆仑教材】找寻活着的意义——《我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作品选(一)

【昆仑教材】找寻活着的意义——《我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作品选(二)

【昆仑教材】说说我自己——文言自传选

【昆仑教材】贞元,留痕于骨上——《回延安》仿写作品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