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遭遇一只鹦鹉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8-31




鹦     鹉


湖南 | 刘泽达



 

外甥当过多年兵,从江南到塞北,听他说在辽宁武警总队去参加野战特种部队搞极限生存训练时,荒无人烟的森林,为了充饥,什么飞蛾毛毛虫,逮着就是面包,亲友们听了既惊又赞。

外甥在长沙闲时喜欢去钓鱼,而松雅湖不允许钓鱼,浏阳河湘江太远。有一次,他拿着钓杆出去,回来多了几只小龙虾和一些蹦蹦跳的小柴鱼。

好奇,问他从何处钓来的开车十分钟左右就能到目的地,原来那是泉塘物流学院旁边一个废弃的大池塘,四周长满杂草,池水乌黑很不卫生去了却不喜欢,步行返回。

次日,外甥很早就回来了。没见他钓着鱼,手里拿着一根小竹条,竹条上站着一只小鸟,走近一看,原来是只瑟瑟发抖的鹦鹉,尖利的双足紧紧抓着这根竹条边沿。

外甥笑着说,他从池塘边救了这只落水的鹦鹉。傍晚的城市暑热未退,我和外甥沿着天华小学右侧的人行道散步。

这只可爱的小鸟,一直坚持立在外甥手里拿着的小小竹条上,既不跳下也不飞走,仿佛喂养熟了的家禽。外甥用手挑逗一下鹦鹉的羽绒服,它歪歪头眨眨眼瞧一瞧救命恩人,叽叽咕咕叫几声,并不逃离这根竹条。

我愈发好奇,原来鹦鹉和人的关系如此融洽,怪不得有人要养它。外甥虽然从部队出来,捏过钢枪的却十分爱惜小动物,以前去部队的时候,把一只竹鼠交给我饲养,我则没有养宠物的习惯,转让出去了。

看他一手捏着小竹条,一手用手机语音百度输入鹦鹉到底吃些什么东西说是鹦鹉吃水果也吃五谷杂粮。

我把竹条过来,这只通人性的小鸟依然牢牢抓住竹条不放,步子从竹条外一端向竹条内一端连连移动,好像它是怕我把它甩到地上。

我们沿着天华南路、漓湘路、星沙大道、板桥社区路逛了一个来回,这只落水被救的小鹦鹉始终如一立在竹条上,随着我们观赏星沙明媚的夜景。

明月东升,路灯璀璨,高楼林立的夜长沙的确妩媚动人。我们散步期间,有位小朋友见了这只鹦鹉问父母它怎么不飞走呢?大人们亦奇,没见过这样遛鸟的,连个笼子都不用!

我对外甥说,不要养鸟,我们把它放进天华公园吧,怕不怀好意的游客碰上待明天把它卖给宠物店吧,至少它不会饿着。

晚上九点多钟了,城里依然较闷热。我和外甥坐在天华小学的地下通道出口的水泥台阶上乘凉,外甥打开手机和战友聊天,把竹条放在身旁的水泥台阶上,说鹦鹉不会走的,不要去管它。

我看着鹦鹉在台阶上跳动,它的羽毛越来越亮丽,蓝翎在路灯下熠熠生辉,胸肌周围潮湿的羽绒已被夜风吹干。

它跳动一步,离开了竹条;又跳动一步,在水泥台阶上踱步。我想把它驱回到竹条上,出乎我的意料,它竟然扇动翅膀飞了起来!飞向天华小学校园围墙内的一棵樟树上。

我和外甥起步去看,只见那棵樟树枝叶在银白色的月光下轻微晃动,一只小鸟扑腾飞出,越过天华南路的上下双车道,向天华公园茂密的森林飞去

我不养鸟。我喜欢看鸟儿自由地飞翔。

飞鸟本就不是用笼来养的这只鹦鹉飞走了,我不知道,那些养在笼中的飞禽走兽,是否真正感谢着人类是否还想回到属于他们的天空?








文/刘泽达

湖南邵阳人。系湖南省邵阳市作协会员、长沙县作协、长沙县网络作协会员,曾有诗歌散文在党媒和网媒发表并获奖。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诗歌

书签(加拿大|王宏)

散文

第四棵是樱桃(浙江|王九如)

西陲第一哨(江苏|丁广州)

鹦鹉(湖南|刘泽达)

想起翠红(江苏|咸高军)

小说

山里人家(河南|崔小玲)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诗歌

父亲的肩膀(重庆|杨承军)

散文

那个父亲(广州|陈琴)

这个老男人(山东|颜峰)

与父书(北京|万刚)

常常想起那条路(内蒙古|王素艳)

莳里荷香话金庵(江苏|顾治立)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