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且看一个教授 的“小升初”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封面文章







知识PK粮食

“喜报”狭逢“丧报”

———我的“小升初” 


四川 | 辜堪生






哎呀,我的妈呀,这就是哲人讲的辩证法:“起点就是终点”!这个起点,这个起跑,居然关乎孩子的终生,关乎家族的荣耀!难怪“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如此深入人心,难怪各种“学区房”如此身价倍增!

 

知识,乃人的大脑食粮。粮食,乃人的肠胃食粮。二者究竟孰轻孰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沒有知识,人几成“白痴”;沒有粮食,人必成“僵尸”。你是愿成“白痴”呢还是愿成“僵尸”?很难回答吧?哈哈哈!其实,什么问题都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而今眼下,“营养过剩”导致“减肥运动”方兴未艾,粮食问题似乎已不存在。相反,知识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爹妈们为了孩子的“钱”途,恨不得把一切知识都塞进孩子的头脑。在孩子求“知识”而“过五关斩六将”的漫漫征途中,“小升初”是尤为重要的一“关”,已成为令所有家长裂肠揪心,令所有孩子恐惧担心的“山海关”,当然也是令社会上各种教育培训公司暗自开心,抿嘴偷乐的“玉门关”。

“小升初”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万众瞩目的“高考”,因为亲爹亲妈们都清楚明白:孩子能否上重点初中,进而决定了能否上重点高中,再进而决定了能否上“一本”大学,再再进而决定了能否“留洋”深造,再再再进而决定了能否拿“绿卡”或当“海龟”,再再再再进而决定了毕业后能否找个好工作,找个好老婆(老公),能否穿名牌、住别墅、开豪车,再再再再再进而决定了能否“扬名声显父母”,“光宗耀祖”……

哎呀,我的妈呀,这就是哲人讲的辩证法:“起点就是终点”!这个起点,这个起跑,居然关乎孩子的终生,关乎家族的荣耀!难怪“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如此深入人心,难怪各种“学区房”如此身价倍增!

然而,过去曾经当年的我,“小升初”目的很明确,很单一,就是为了追求粮食“吃饱肚子”。

小学6年级时,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眉山中学,因为在那个粮食极其匮乏的困难年代,中学生被党和政府视为人才(中学生相当于旧社会的秀才)来保护,所以粮食供应是每个月30斤大米(居民是17斤),猪肉每个月是1斤(居民是半斤)。所以奔着这每月30斤粮食和一斤猪肉,我发誓也要考上眉山中学。

今天的初中已属九年义务制教育了,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要考上中学,无异相当于今天高考上“一本”。

眉山县当时是48万人口,却只有三所中学,即眉山中学,眉山一中,眉山二中,全县每年招生规模不超过300人(眉山中学是省重点中学,每届只招收2个班,每个班45人)。

可见当时考中学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这也是为什么要“发誓”的又一个原因,奶奶也常鼓励我说:“堪儿呢,要好好学习哟,争取考上中学哦!”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眉山中学,这一年是1962年,也是我亲爱的奶奶离开人世的那一年。

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我到附小班主任那里拿到眉山中学录取通知后,高兴地跑回家,对久病不愈长期趴在凳子上的奶奶大声喊道:“奶奶,奶奶,我考上眉中了”!奶奶侧着头睁开灰暗无光的眼睛看了我一眼,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堪儿很争气呢!”然后又无力趴到凳子上。

奶奶很快进入昏迷,父亲,母亲都赶回家了,二孃也赶来了,左右邻居也来了不少关心的人。有人很有经验的给父亲建议说,奶奶长期趴凳上(奶奶患肾病,趴伏能减轻点疼痛),腿都僵硬了,趁现在还没完全断气,赶快把腿压直,否则断气以后僵硬弯曲的腿是无法装进棺材的。于是奶奶被抬到门板上,在腿上放了一块木板,需要人站上去踩压。

父亲不忍心,二孃也不敢,最后母亲说,“那只有我来吧!”母亲站上去后使劲踩压木板。这时候尽管奶奶已昏迷沒声息喊疼,但我却真真切切看到奶奶眼角流出了人生最后一滴眼泪,我心疼极了,转过头不敢再看,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掉了下来……奶奶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我们。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老天爷就是这么捉弄人,我接入学通知的“喜报”与奶奶离世的“丧报”居然发生在同一天,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奶奶去世后,我上了眉山中学,尽管每个月有32斤口粮,一斤猪肉的特别供应,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年轻人长身体的需要, 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农村来的同学,更是面黄肌瘦。当时全国各地很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于水肿病,不知谁个“砖家”发明了往人体里注射公鸡血来补充营养,俗称“打鸡血针”。

有些农村来的同学,家境好的,就带了一只公鸡来上学。当年一只鸡鸭要卖四、五十元,相当于一个县、处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一只鹅大概要卖七、八十元,相当于一个地、师级干部的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有“鸡干部“,“鸭干部”,”鹅干部”的调侃称呼。

有公鸡的同学每隔两三天都要去校医室打鸡血。有时候还沒打起床铃,个别公鸡就开始叫了,只要有一只公鸡叫,所有的公鸡都开始叫,吵得大家很恼火,都在骂,“狗日的周扒皮,又在半夜鸡叫了”。

打鸡血针的同学起床后脸不洗,口不漱,首先就是到鸡笼里抓出公鸡,抱在怀里,一路小跑到校医室排队,打完鸡血针后再回来洗漱上早自习。

说来也怪,打完鸡血针后半个多小时,原本苍白的脸变得红扑扑的了,原本上课无精打采,老打瞌睡,这下变得非常兴奋,精神焕发了。

为什么“砖家”说只能打公鸡血而不打母鸡血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公鸡比较好斗,血液里含有类似兴奋剂的成分吧?

此事今天想起来真可怕,公鸡血和人血怎么相融啊?更别说什么禽流感啦!但也沒听说哪个同学打鸡血针出了问题的。我在课堂上讲到当年“打鸡血针” 的往事时,绝大部分大学生像听天方夜谭,难以置信。

但直到今天,我们这种年龄的人,看见别人特别兴奋的时候,也会调侃道:“今天你咋个这么兴奋啊?是不是打了鸡血针啊?”李伯清在他的散打评书里也调侃过当年“打鸡血针”的趣事。

能有条件打鸡血的毕竟是少数“鸡干部”、“鸭干部”级别的“富裕”家庭,绝大多数贫穷人家哪去找鸡哟!于是,当年的“砖家”又发明了喝小球藻来补充营养。

小球藻的做法是在露天地修上水泥池,灌上半尺深的水,放点菌苗,然后把收集来的“童子尿”倒在里面搅拌一下,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几天后小球藻就繁殖起来,水就慢慢变绿了,这样的小球藻水据说很有营养,把水烧开后就可以喝。

我还记得当年餐馆里也有卖,放盐的咸味小球藻五分钱一碗,放糖精的甜味小球藻一毛五一碗。我父亲任教的眉山师范校,同学们在操坝里修了很多小球藻池,每天早晨就有同学到家属区来收集小孩夜里撒在尿壶里的尿去培养小球藻。

午餐时,食堂里都烧有几大缸小球藻水,免费供大家喝。小球藻究竟有没有营养?我想小球藻与今天老年人常吃的一种保健食品螺旋藻应该是相似的,只不过今天有技术把它固化了而已。

我父亲当年是乐山地区教学名师,工资比县委书记、县长都要高,每个月还有猪油、黄豆、白糖之类的特殊供应,属于“鹅干部”级别的人才,所以虽然养了四个孩子,家境是比普通人家好一些。

我沒打过鸡血针,但食堂里的免费小球藻却是常喝过的。不仅喝过小球藻,我还喝过“耗子汤”呢!

喝耗子汤是怎么回事?难道也是科学家发明的吗?当然不是!这是眉山中学发生的一次意外事件。

那时我们每个中学生一个月供应的一斤肉,分四次吃,逢星期六午餐就固定了要打牙祭。

所以每到星期六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同学们的心就痒痒的了,谁个老师下课的时候敢拖堂的话,大家就会用勺,筷子在下面敲洋瓷碗,“嗒嗒嗒,嗒嗒嗒……”老师其实也明白大家的意思:“下课,下课!”然后同学们以百米速度向食堂冲去!干什么?原来是要去抢肉汤喝。

喷香的回锅肉和米饭都是一盆一盆的放在桌上,八个同学到齐以后分着吃,但肉汤没办法分,只能装几个大缸里随便舀来喝,去晚了就沒了。

记得有一次,最后一个同学探下身去,一瓢舀起来,立马惊叫了起来,“啊”!“惊叫唤啥子哟?”“大家看嘛!”同学们围拢一看,原来他舀起来一只死耗子。

我们抢先喝了肉汤的同学心里一下就犯腻了,咋办?

吐也吐不出来了(哈哈哈!其实谁也舍不得吐掉那富有营养的鲜美的肉汤,因为那是喝小球藻尿水的年代啊)。大家非常担心的就是万一得了鼠疫咋办?那可是要命啊!但是后来沒有一个人得什么鼠疫,甚至沒听说过谁拉肚子。

那时候尽管营养不良,但身体免疫力可真强啊!打鸡血针没事,喝耗子汤没事!就像今天的流浪汉在垃圾桶捡东西吃也不拉肚子,新冠病毒在不讲卫生的印度人面前也溃不成军一样!人类愈进步,愈文明,身体免疫力却愈来愈差,愈来愈依赖抗生素。

肉汤里怎么会出现死耗子?对此,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当年过“粮食关”,大家都把有限的粮食保管的很严实,留着过年吃的腊肉,高高吊在梁上,还要在腊肉上方穿上一张笋壳,耗子沿着吊肉的绳滑到笋壳上的时候一下就掉下来了。

由于人民群众坚壁清野,耗子也找不到吃的,饿坏了,闻到缸里肉汤香,沿着窗台就往缸里赴汤蹈火跳下去给烫死了。

说老鼠也找不到吃的,还有一个旁证,是我亲眼所见。

在读小学时,有一天去上学的途中,我看到路旁草丛中有一只小老鼠想吃一只癞蛤蟆,咬住它的后腿往草丛中拖,没拖多远就没力气了,于是癞蛤蟆又带着小老鼠往前爬,爬不多远小老鼠又开始发力往回拖,两个小家伙就像拔河比赛一样。

我沒惊动它们,想看看究竟谁输谁赢,但是后来快到上课时间了,只好匆匆离开。

老鼠汤不好喝,但老鼠肉却是很好吃的。那个时候,用鼠夹板捕捉到老鼠后,扒皮破膛,洗净抹盐,然后吊在灶台上烟熏,熏干以后就可以煮熟,一丝一丝的扯着吃了。我也吃过的,感觉其肉质特细嫩,味特鲜,特香。

困难时期过后,至今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老鼠肉了! 


栏目主编:陈劲松

栏目编辑:李建丽


 作者简介 


文/辜堪生

辜堪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邓小平理论概论教研室主任 ;四川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哲学动态》《毛泽东思想研究》《人文杂志》《江汉论坛》《中国教育报》《社会科学研究》《天府新论》《理论与改革》《探索》《北京师院学报》,《河北大学学报》等全国十多家报刊发表论文 90 余篇 ;主编、合著、参著学术著作9部;副主编四川省统编教材1部;主编教学参考书1部。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辜堪生在线

我的“小升初”(四川|辜堪生)

杨盛龙在线

图们江边两相望(北京|杨盛龙)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核雕(江苏|王喜根)

何敏翔在线

经家门前的那颗棟树(江苏|何敏翔)

邹秉南在线

地扪:藏在贵州大山里的侗寨(江苏|邹秉南)

熊梅生在线

扬州古韵(江苏|熊梅生)

陆道夫在线

威廉·威尔逊(广东|陆道夫)


上期回顾

王中华在线

书家茅健(江苏|王中华)

杨盛龙在线

河弯弯路长长(北京|杨盛龙)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剪纸(江苏|王喜根)

何敏翔在线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江苏|何敏翔)

邹秉南在线

南京明城墙砖上铭文集民间书法大成(江苏|邹秉南)

陆道夫在线

椭圆形画像(广东|陆道夫)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

栏目编辑:zhenxi13142199(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